统一魏蜀吴三国的为什么不是曹魏而是司马家的西晋
迪丽瓦拉
2024-11-20 23:20:57
0

原标题:统一魏蜀吴三国的为什么不是曹魏而是司马家的西晋

翻开史书,从来没有像三国时期的这么样的一段历史能让今天的人们茶余饭后津津乐道。不错,即便加上汉末黄巾起义之后也不过一百年,但正是在短短的不到一个世纪的岁月里豪杰并起、英雄辈出,无论是文臣还是武将各方不说出它十个八个来那还真不算熟悉三国那个无比让人感念的时代,而各种英雄豪杰,各种精彩片段在如此短的时间里像井喷一样的集中大爆发,这便是三国的那个时代魅力之所在。但令人不解的是前期那些叱咤风云的你我他都没有笑道了最后,魏蜀吴三国在近半个世纪的缠斗中到头来谁也不是高歌一方的胜利者。就连最有实力并且最最看好曹魏政权都没有一统天下,而继任者司马家的西晋却坐收了胜利的果实。

曹魏之所以没有实现统一,这是和曹魏的一些自身固有的缺点有关也和客观形势与现状有关。

第一,赤壁之战以后力量对比发生了改变。大体上的态势就是刘备、孙权双方处于攻势,曹操一方处于守势。赤壁之战使得曹操一方受到了一定的打击,从此曹操及后来的曹魏不敢再轻易南下,在北方还需要平定马腾、韩遂和张鲁等残余割据势力,巩固自己的后方。同时又要休养生息,发展农业生产,养精蓄锐。

另一方面,孙刘两家大肆扩张,刘备取荆州,占西川,夺汉中,攻襄阳。孙权也据交州,平土著,打合肥。正式鼎立之后,吴蜀重新联合,特别是之后蜀汉的诸葛亮和姜维连年北伐,加之吴国的偶尔挑衅,也使曹魏疲于应对,另外即便是曹魏主动发难,但是在没有压倒性优势之下,在吴有三江之固,蜀有山川之险的情况下,也没有办法有效的打击吴蜀两国,更遑论统一。

第二,曹魏政权自从统一北方以后,内部问题就十分突出。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来自忠于汉室旧臣的发难。曹魏政权的奠定阶段先后有董承、伏完等汉室老臣发动以恢复汉室为目标的宫廷政变,尽管最后都以失败而告终,但是对于曹氏的触动是相当大的。此外即便在自己的内部还有诸如荀彧等忠于汉室之人的隐蔽存在。这些都表明在真正取代东汉王朝之前,还是有一些障碍的,而且只有在彻底掌握和夺取政权才能进行下一步的统一战争,而这也必要前提。

2、来自皇室内部的倾轧争夺。这一点也得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曹魏建国前后的夺嫡之争。

尤其是曹丕、曹植的互相争夺,很多大臣也卷入其中,为此像杨修这样的个别谋士大臣还因过分参与夺嫡之争,触犯当权者的红线而丧命。

另一方面是宗室与皇室的矛盾。魏景初三年,公元239年,魏明帝曹睿去世。临终前托孤于曹爽和司马懿,但是曹爽不仅排挤司马懿,而且还架空皇室,独揽大权。之后更过分的在于幽禁郭太后,朝中安插自己党羽,凌驾于魏帝曹芳之上。而曹爽本来就不是和皇室特别密切的宗亲,他的父亲曹真也仅仅是曹操的养子。值得一提的是,曹魏皇帝自从文帝曹丕开始既不信任皇子皇兄等近亲,又不绝对信任大臣,所以为求平衡折中比较倾向于重用远亲宗室,但最终也避免不了出现内部矛盾,而各方都把大量精力都用于内部恶耗,所以抽不出时间来对吴蜀发动的统一战争。

3、地方或边疆不稳定。自曹魏建立以后,先有孟达于228年反叛后有238年辽东公孙渊自立造反,所幸都被司马懿迅速平息,但是却牵扯了曹魏的注意力,使得在对吴蜀的战事而显得力不从心。另外尽管后来又有毌丘俭、文钦和诸葛诞先后发动的以司马师、司马昭为讨伐对象的“淮南三叛”,但是毕竟本质上也是调动和削弱了曹魏的朝廷力量。因此边疆和地方的不稳定也是掣肘曹魏实现统一的重要因素。

4、来自司马家族崛起的挑战。司马懿早在在曹魏建立和发展的过程中就积累了很大的功劳和威望。249年发动高平陵兵变,诛杀曹爽势力,一举夺取大权。司马懿死后,儿子司马师和司马昭更是变本加厉,对内对外巩固司马家的势力。这样皇帝曹芳和曹髦自然不甘心当傀儡,誓死抗争,尽管以失败而告终。但是这种控制与反控制的斗争任何一方都容不得失败,这也是曹魏后期一直没法专注于统一的又一重大原因。

这四方面前后交织,共同构成了曹魏的内部问题,让曹魏政权很大程度上都把精力用于各种各样的内耗上。

第三,曹魏起步于废墟之上,恢复和积攒实力需要一定的时间。众所周知,自东汉末年天灾人祸、割据混战之下生产力遭到大面积破坏,人口断崖式锐减。进入三国时期据学者估计仅有2000万人,别忘了东汉汉章帝时期人口还有6000万左右。这样的话即便曹魏统一北方之后实力再强总体上也是弱小的,只要吴蜀两方顽强一些,短时间内曹魏还是承担不了统一大任的,没有三五十年休养生息的发展与吴蜀两国拉开差距,统一问题想都别想。

而综合以上几点反观司马家族及其后来的西晋。从外部实力对比来说,司马家高平陵之变掌权之后的吴蜀两国来看,蜀汉连年征战,外强中干;而吴国内部不是权力更迭就是胡作非为。这两国的状况都在与正常的发展轨迹渐行渐远,且并没有对北方形成根本威胁。

从内部来看,司马家经过十几年的经营,平定淮南三叛之后,朝廷内外早已变成司马氏个人天下,取代曹魏那可能只是随时而为之事。

从实力上来看,经过曹氏几代的休养生息,几十年的发展早已不是汉末时期军阀混战的模样了,田亩大片丰收,赋税收入大为增长,人口也大幅度提升。司马氏接管之后也是出台各种农业水利政策更是使得北方实力更加增强。这也就有了司马代魏的勇气以及灭蜀吞吴的决心。

可以说不是曹魏统一不了天下,而是失权过快,前期的各种准备从某种程度上不过是给他人做了嫁衣而已。加之司马氏父兄三代的努力经营,巧妙运用谋略,最后才能一统华夏,结束了汉末三国近百余年的分裂局面。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北... 南北朝时期,战乱不断,英雄辈出。在北周的皇室中,有一位杰出的将领,素有“智勇冠世,攻战如神”的美誉,...
原创 清... 清朝的御前侍卫身上佩刀,这让人不禁疑惑,皇帝难道不会担心他们会刺杀自己吗?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
考古调查与尕日塘刻石的发现 |... 作 者| 孙闻博,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授 原 载|《文史哲》2025年第5期,封二 原 题| 考古调...
原创 为... 在周朝时期,晋国是一个举足轻重的大国。在西周中期,晋的影响力就不弱了,到了春秋时代,晋更是长期作为中...
以诗为笔,写尽秦汉四百年风云—... 当历史的厚重遇见诗歌的凝练,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张元坤《古今华夏人物诗史》第四卷给出了精彩答案。这部...
原创 英... 所谓道德与公理,只有在实力相等时才能进行讨论。无论是个人之间的竞争,还是国家之间的博弈,强大的实力才...
原创 四... 古埃及、古印度、古巴比伦的国亡,伴随着它们的文明一同消失。这是梁启超先生的见解。在他提出四大文明古国...
原创 大... 历史常常给人带来深深的无奈感。许多人提到“大清盛世”时,不禁让人思考:什么才算得上是一个真正的盛世呢...
原创 红...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后,红军面临民族危机,决定从抗日大局出发,响应号召接纳国民党的改编,并将红军改...
原创 故... 飞舞的雪花如同琼花飘落在古老的宫殿上,千年的帝王权力似乎在这片雪白的世界中随风消散。故宫那红色的宫墙...
原创 战... 吴富善是我国历史上极具传奇色彩的一位开国中将。他不仅在战场上英勇作战,屡次化险为夷,还多次经历了惊险...
原创 太... 历史上,有哪位太子因未能继承皇位而令人惋惜? 谈到历史上未能继承皇位的太子,许多人会首先想到明朝...
原创 6... 1982年,军委在广州召开了一次重要会议,毛主席及解放军各大军区的负责人们都参加了。会议期间,留下了...
原创 1... 郭汝瑰,外号“郭小鬼”,是国民党陈诚土木系的“十三太保”之一,也是黄埔军校五期的学员。然而,他的身份...
原创 康... 清朝康熙四十二年,也就是公元1703年,北京城的宗人府内,曾经权倾朝野的大臣索额图,在被软禁了四个多...
韩信背水一战真相:井陉之战背后... 前言:当二十万赵军闯进太行山的死胡同 公元前204年深秋,井陉口的风跟刀子似的,刮得赵军小兵张三的脸...
原创 李... 在那艰难的岁月里,老一辈革命者如同巍峨的巨石,顶风冒雪,坚定不移地走在时代的前沿。虽然身体的疲惫已经...
原创 孝... **前言:** 1566年12月14日,嘉靖皇帝朱厚熜在紫禁城乾清宫去世,享年61岁,这一天成为了大...
原创 除... 长坂坡之战中,赵云七进七出,最终成功救出了刘备的儿子阿斗,这一壮举令天下人都为之震惊!赵云在这场战斗...
原创 伊... 在伊拉克库尔德斯坦的政治舞台上,马苏德·巴尔扎尼这个名字与权力始终紧密相连。被许多人称为“影子领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