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一魏蜀吴三国的为什么不是曹魏而是司马家的西晋
迪丽瓦拉
2024-11-20 23:20:57
0

原标题:统一魏蜀吴三国的为什么不是曹魏而是司马家的西晋

翻开史书,从来没有像三国时期的这么样的一段历史能让今天的人们茶余饭后津津乐道。不错,即便加上汉末黄巾起义之后也不过一百年,但正是在短短的不到一个世纪的岁月里豪杰并起、英雄辈出,无论是文臣还是武将各方不说出它十个八个来那还真不算熟悉三国那个无比让人感念的时代,而各种英雄豪杰,各种精彩片段在如此短的时间里像井喷一样的集中大爆发,这便是三国的那个时代魅力之所在。但令人不解的是前期那些叱咤风云的你我他都没有笑道了最后,魏蜀吴三国在近半个世纪的缠斗中到头来谁也不是高歌一方的胜利者。就连最有实力并且最最看好曹魏政权都没有一统天下,而继任者司马家的西晋却坐收了胜利的果实。

曹魏之所以没有实现统一,这是和曹魏的一些自身固有的缺点有关也和客观形势与现状有关。

第一,赤壁之战以后力量对比发生了改变。大体上的态势就是刘备、孙权双方处于攻势,曹操一方处于守势。赤壁之战使得曹操一方受到了一定的打击,从此曹操及后来的曹魏不敢再轻易南下,在北方还需要平定马腾、韩遂和张鲁等残余割据势力,巩固自己的后方。同时又要休养生息,发展农业生产,养精蓄锐。

另一方面,孙刘两家大肆扩张,刘备取荆州,占西川,夺汉中,攻襄阳。孙权也据交州,平土著,打合肥。正式鼎立之后,吴蜀重新联合,特别是之后蜀汉的诸葛亮和姜维连年北伐,加之吴国的偶尔挑衅,也使曹魏疲于应对,另外即便是曹魏主动发难,但是在没有压倒性优势之下,在吴有三江之固,蜀有山川之险的情况下,也没有办法有效的打击吴蜀两国,更遑论统一。

第二,曹魏政权自从统一北方以后,内部问题就十分突出。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来自忠于汉室旧臣的发难。曹魏政权的奠定阶段先后有董承、伏完等汉室老臣发动以恢复汉室为目标的宫廷政变,尽管最后都以失败而告终,但是对于曹氏的触动是相当大的。此外即便在自己的内部还有诸如荀彧等忠于汉室之人的隐蔽存在。这些都表明在真正取代东汉王朝之前,还是有一些障碍的,而且只有在彻底掌握和夺取政权才能进行下一步的统一战争,而这也必要前提。

2、来自皇室内部的倾轧争夺。这一点也得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曹魏建国前后的夺嫡之争。

尤其是曹丕、曹植的互相争夺,很多大臣也卷入其中,为此像杨修这样的个别谋士大臣还因过分参与夺嫡之争,触犯当权者的红线而丧命。

另一方面是宗室与皇室的矛盾。魏景初三年,公元239年,魏明帝曹睿去世。临终前托孤于曹爽和司马懿,但是曹爽不仅排挤司马懿,而且还架空皇室,独揽大权。之后更过分的在于幽禁郭太后,朝中安插自己党羽,凌驾于魏帝曹芳之上。而曹爽本来就不是和皇室特别密切的宗亲,他的父亲曹真也仅仅是曹操的养子。值得一提的是,曹魏皇帝自从文帝曹丕开始既不信任皇子皇兄等近亲,又不绝对信任大臣,所以为求平衡折中比较倾向于重用远亲宗室,但最终也避免不了出现内部矛盾,而各方都把大量精力都用于内部恶耗,所以抽不出时间来对吴蜀发动的统一战争。

3、地方或边疆不稳定。自曹魏建立以后,先有孟达于228年反叛后有238年辽东公孙渊自立造反,所幸都被司马懿迅速平息,但是却牵扯了曹魏的注意力,使得在对吴蜀的战事而显得力不从心。另外尽管后来又有毌丘俭、文钦和诸葛诞先后发动的以司马师、司马昭为讨伐对象的“淮南三叛”,但是毕竟本质上也是调动和削弱了曹魏的朝廷力量。因此边疆和地方的不稳定也是掣肘曹魏实现统一的重要因素。

4、来自司马家族崛起的挑战。司马懿早在在曹魏建立和发展的过程中就积累了很大的功劳和威望。249年发动高平陵兵变,诛杀曹爽势力,一举夺取大权。司马懿死后,儿子司马师和司马昭更是变本加厉,对内对外巩固司马家的势力。这样皇帝曹芳和曹髦自然不甘心当傀儡,誓死抗争,尽管以失败而告终。但是这种控制与反控制的斗争任何一方都容不得失败,这也是曹魏后期一直没法专注于统一的又一重大原因。

这四方面前后交织,共同构成了曹魏的内部问题,让曹魏政权很大程度上都把精力用于各种各样的内耗上。

第三,曹魏起步于废墟之上,恢复和积攒实力需要一定的时间。众所周知,自东汉末年天灾人祸、割据混战之下生产力遭到大面积破坏,人口断崖式锐减。进入三国时期据学者估计仅有2000万人,别忘了东汉汉章帝时期人口还有6000万左右。这样的话即便曹魏统一北方之后实力再强总体上也是弱小的,只要吴蜀两方顽强一些,短时间内曹魏还是承担不了统一大任的,没有三五十年休养生息的发展与吴蜀两国拉开差距,统一问题想都别想。

而综合以上几点反观司马家族及其后来的西晋。从外部实力对比来说,司马家高平陵之变掌权之后的吴蜀两国来看,蜀汉连年征战,外强中干;而吴国内部不是权力更迭就是胡作非为。这两国的状况都在与正常的发展轨迹渐行渐远,且并没有对北方形成根本威胁。

从内部来看,司马家经过十几年的经营,平定淮南三叛之后,朝廷内外早已变成司马氏个人天下,取代曹魏那可能只是随时而为之事。

从实力上来看,经过曹氏几代的休养生息,几十年的发展早已不是汉末时期军阀混战的模样了,田亩大片丰收,赋税收入大为增长,人口也大幅度提升。司马氏接管之后也是出台各种农业水利政策更是使得北方实力更加增强。这也就有了司马代魏的勇气以及灭蜀吞吴的决心。

可以说不是曹魏统一不了天下,而是失权过快,前期的各种准备从某种程度上不过是给他人做了嫁衣而已。加之司马氏父兄三代的努力经营,巧妙运用谋略,最后才能一统华夏,结束了汉末三国近百余年的分裂局面。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凭...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 ,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六国论》 苏洵在《六国论》中详...
原创 毛... 1917年8月16日,两个落魄青年来到长沙,虽然他们穿得破破烂烂,但却依旧气度不凡,谈吐颇为大气。后...
原创 大... 纵观春秋时期秦国历史发展的方向,我们不难看出秦国的逐渐强大,以及他所走过的艰辛历程。他从一个西部无名...
原创 汉... 自西晋八王之乱后,实力大损,匈奴,鲜卑,羌,氐,羯入住中原,形成多个非汉族小国,自公元304年成汉和...
原创 玩... 曹操、曹丕父子目的何在呢? 首先我们来捋一捋这其中复杂的关系,曹操把女儿嫁给汉献帝,这样曹操是汉献...
原创 秦... 春秋战国是历史上一段大分裂时期,在这时候,天下大乱,此时的秦国经过商鞅变法后,开始走向强大。到了秦王...
原创 五... 东汉末年,大汉王朝400多年的天下已经岌岌可危,群雄并起,一时间涌现出了无数的英雄人物,这可真是应了...
原创 卢... “末代皇帝”溥仪被特赦出狱,是20世纪50年代震惊世界的重大事件之一。关于溥仪被特赦的原因,学术界和...
原创 清... 谈及姓氏,相信有的人很快就能说出这个姓氏的代表人物。比如,谈到“武”,有人会想到武则天;谈到“曾”,...
原创 晚... 冯子材,别名冯宫保,字南干,号萃亭,是我国晚晴抗法将领、民族英雄。一提到冯子材,了解历史的朋友们,可...
原创 离... 影视剧中的成吉思汗 源义经是日本平安末期的悲剧英雄,其在日本的地位有点像中国的项羽。源义经战功卓著,...
原创 清... 《孝经》有云:“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在清朝以前,历朝历代的古人对头发都是非常看...
原创 手... 在抗战时期,国共进行了第二次合作,期间有不少国民党反动派企图动摇统一战线,自然也有国民党将领积极支持...
原创 斯... 在人类的文明史之中,似乎很多的发现,其实都是无意而为的这么一种情况,在很多人看起来很偶然的一件事,其...
原创 清... 我们知道清朝是我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不过这个王朝灭亡的却非常耻辱。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清朝进入了半殖...
原创 苏... 二战结束以后,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当属美国和苏联,两个国家由于社会形态不同,导致两个国家水火不容,拉帮...
原创 贝... 在苏联,贝利亚可以说是一个具有传奇色彩的人物。他是对斯大林模式改革的急先锋,还是苏联的原子弹之父。除...
原创 溥... 清朝末年的皇帝日子过的都不怎么好,光绪帝没有实权,空有救国之心,由于力量不足被慈禧软禁,随后死亡。清...
原创 清... 在现实生活中,一般身高超过1米8的我们就感觉挺高了。如果身高超过1米9,感觉这个人就是非常高了。提到...
原创 清... 看过很多古装剧的朋友,可能会发现一个看上去有点奇怪的现象,那就是在历朝历代的古装剧中,只有清宫戏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