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阅读史源历史专栏第3662期。在1955年进行全军军衔评定前,负责军官管理的部门曾对评定规则做出过一些解释。虽然一些将领具备授衔的大将资质,但因其主要工作已从军队转移至政府部门,暂时未授予军衔,其中就包括滕代远。当时滕代远已经是新中国政府中的正部级领导干部,担任铁道部部长。
滕代远错过授衔,实际上有一定的偶然性。解放战争期间,我军能够控制大量铁路,特别是在东北地区。东北曾是张作霖的军阀根据地,且在日本的殖民时期,铁路和工业相对发达。东北野战军成功打压了蒋军,控制了大部分铁路线,并专门成立了铁道纵队,这在全国范围内是独一无二的。 当时的铁路,具有显著的战略意义。无论是兵员调动、军火运输,还是后勤补给,都离不开铁路的支持。1949年,中央决定充分利用这一宝贵资源,成立了中央军委铁道部,并组建了“铁道兵团”,滕代远被任命为铁道兵团的司令员和政委。 按照当时的惯例,兵团司令员是有资格晋升为大将的,例如许光达和陈赓在解放战争期间分别是第二和第四兵团的司令员。然而,随着战争的胜利,滕代远所领导的铁道兵团逐渐转型,最终演变成了政府下属的铁道部,归属于国务院管理。他也因此从军队干部转为政府干部,长期担任铁道部长,也因此未能获得军衔。不过,滕代远在军中的威望依然非常高。作为彭德怀的早期政工搭档以及红一方面军的副政委,滕代远的资历比许多开国大将还要深厚。 滕代远不仅在履历上堪称卓越,品德也十分高尚。1959年,彭德怀在庐山受到批判,滕代远被要求公开表态。尽管两人有多年的合作关系,滕代远依旧表现得十分谨慎。他看到了大跃进中的问题,但不愿硬着头皮去批评彭德怀,生怕因此被贴上“右派”标签。他的发言中提到,彭总脾气大、爱骂人,这种个性可能对领导工作有不良影响,表面上是批评,但其实言外之意并不完全是这样。滕代远的态度得到了彭总的理解,后者对他的为人十分感动。 另外,滕代远与彭总、宋任穷等战友的关系也很深厚。1960年代,宋任穷在东北工作时遭遇诬陷,滕代远坚决为老战友辩护。对这种打压战友的行为,滕代远毫不妥协,写下条子明确表示宋任穷是好同志,绝不是叛徒。他的坚定立场和为人正直赢得了大家的尊重。 滕代远在铁道部工作多年,直到因为健康问题病休,由吕正操接替其职位。吕正操是四野的将领,也是东北的军旧部,个性刚直,与四野的高层关系并不融洽。此时,部分人试图让滕代远揭发吕正操,但滕代远并未这样做,尽管他与吕正操曾有过争执,但始终认为这是正常的工作分歧,且有助于铁道建设。他坚决表示,如果吕正操有问题,他自己也有领导责任,愿意和吕正操一同接受批评。 滕代远在多个关键时刻选择了站在战友一方,而非明哲保身。尽管这些行为让他曾受到打击,但在周恩来等领导的保护下,他度过了难关。最终,滕代远的这些坚定决定证明了三位将领并没有实质性问题,他们的名誉得以恢复。滕代远在这一过程中展现出的品德与深思熟虑的决策,为后人树立了榜样,值得我们学习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