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宣布即将前往欧洲之际,波兰再度发生了一起与俄乌冲突相关的事件,给波兰带来了恶劣后果。这次事件是否会影响到刚刚恢复通行的中欧班列?王毅此行对中欧战略关系以及欧洲的“安全焦虑”又意味着什么?
据新加坡媒体《联合早报》报道,俄军最近向乌克兰发射导弹后,其飞行器再次接近波兰边境,波兰随即紧急升空战机,并将地面防空和雷达系统的戒备状态提升至最高。这一系列反应表明,波兰的敏感神经已经到了临界点。虽然不清楚俄军接近波兰的飞行器是战斗机、无人机还是导弹,但显然波兰已经对任何潜在威胁采取了高度警戒。
波兰总统签署了一项决议,允许北约成员国的军队,主要是空军部队,进入波兰领土。这一举措意味着波兰将加强对该地区领空的控制权,但这也可能会引发北约与俄军之间的直接冲突。俄军的打击范围已涵盖整个乌克兰,尤其是与波兰接壤的西部地区,这些地方一直是北约军事援助的物流枢纽,早已成为俄军的重点目标。再加上法国航母“戴高乐号”在该区域的活动,北约随时可能介入乌克兰局势,这也加剧了俄方的“安全焦虑”。
与此同时,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有意将欧盟从一个主要关注政治和经济的组织,转型为更加军事化的力量。俄欧之间可能进入长期的战略对抗状态,这种局面似乎已经难以避免。
对于波兰来说,尽管它是最早支持对抗俄罗斯的国家之一,随着局势的演变,波兰现在却并不觉得完全安心。波兰希望在事态升级之前就采取预防措施,而不是等到局势危急时才采取应急措施。回想当初,由于俄白联合军演的威胁,波兰曾关闭口岸,担心俄罗斯可能通过白俄罗斯重启攻击,或直接在乌克兰开辟第二战线。因此,波兰当时加强了戒备。然而,如今局势再次紧张,波兰是否会重新关闭口岸?这是否意味着中欧班列会再次中断?
从目前情况来看,波兰再次关闭口岸的可能性不大。此次冲突虽然存在蔓延的风险,但波兰在提升自身军事实力方面已经取得显著进展,能够应对突发事件。因此,波兰不太可能做出自断生路的决定。
中欧班列对波兰的经济至关重要,它直接创造了8.2万个就业机会。中欧班列的停运曾造成波兰物流企业巨大的损失,也深刻影响了中欧之间的贸易往来。今年上半年,中欧班列的运输量明显转向了德国和匈牙利,经过波兰的班列量同比下降了38%。与此同时,随着北极航线的逐步开通及预计在2026年全面投入运营的中吉乌铁路的建设,中欧班列的风险抗压能力逐渐增强。因此,波兰在中欧班列中的重要性自然有所下降,这是受俄乌冲突以及全球多极化格局变化的影响。不过,波兰如果故意加速这一进程,最终只会自食其果,得不偿失。
中国外交部已宣布,王毅外长将于近期访问意大利和瑞士,与两国进行高级别战略沟通,以深化中欧战略合作。对于波兰来说,任何违背大势的行为都可能最终成为多极化秩序进程中的负面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