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时期的霸主,为何总是攻打郑国?郑国一直被迫充当列强代理人
迪丽瓦拉
2024-11-22 02:07:41
0

原标题:春秋时期的霸主,为何总是攻打郑国?郑国一直被迫充当列强代理人

我是棠棣,一枚历史爱好者。欢迎大家【关注】我,一起谈古论今,纵论天下大势。君子一世,为学、交友而已!

为什么春秋时期的郑国兵祸连年、受侵不止呢?主要原因在于两周之际的中国社会形势发生了剧变,新的政治地理格局使郑国所在区域的战略价值陡然增升,从而引起了争霸诸侯们的觊觎。

犬戎攻陷镐京、平王被迫东迁后,周朝王畿局限于洛邑附近,方圆不过数百里,“而属弱不振,日朘月削”,实力和影响一落千丈。

一、霸主的崛起

原来封地偏狭、国力弱小的齐、晋、秦、楚等诸侯,由于境内封建经济的迅速发展,势力不断扩张,在政治舞台上称霸扬威,号令天下;春秋时期的政局,基本上是由这几个大国更迭主宰的。

它们的领土自齐国所在的山东半岛向西延伸,经过晋国的东阳、河内(今河北省中南部)、河东(今山西省南部),到达秦国的关中平原;然后折向东南,经商洛、浙川进入楚国的南阳盆地、江汉平原,至大别山以东、与吴国交界的淮南,在东亚大陆上构成了一个巨大的弧形地带。

其中齐晋、秦晋、秦楚之间都有疆界相连,但是受到黄河、秦岭山脉等复杂地形、水文条件的局限,难以展开兵力、运输给养不利于军队的运动和作战。四大强国彼此又势均力敌,相互在边境攻打会遇到强烈的抵抗与反击,很难吞并对方的领土。

像秦曾逾武关灭鄀,越崤函灭滑,渡黄河取王官,最后仍被迫放弃,为楚、晋所有。强国之间的边境战争虽有胜负,但未给接壤地区的疆界和领土带来大的变动。齐、晋、秦、楚的扩张主要是靠“内取诸夏”和“外攘夷狄”,即选择境外边远地区的少数民族和内地中小诸侯做兼并对象。

特别是被四强领土半包围的黄淮平原(今豫东、鲁西南、苏北、皖北),境内地势平缓,河流纵横,交通便利;气候温暖湿润,土质肥沃,是三代以来农业发达、资源丰富的区域,物产远远胜过夷狄所居的蛮荒之地。

在政治上,那里分散着数十百计的华夏、东夷诸侯,处于小国寡民的状态,没有形成强大的军事力量。因此,对列强来说,向这个地区用兵损失较小,却能获得最大的收益。在大国争霸的角逐中,靠近它们的小国如谭、遂、莱、莒、虞、虢、申、息、吕、江等,纷纷被其吞并;而距离稍远或国力略强的中小诸侯,像郑、卫、宋、鲁、曹、邾等,列强暂时无力消灭,但也不断蚕食其领土,千方百计地控制和支配它们,使之成为自己的属国,就可以得到许多好处。和平时期向它们勒索财物,使“职贡不乏,玩好时至”。战争时期责令它们供应军需,出兵助阵,借以增强军力,击败对手。

二、霸主争夺郑国的原因

向中原(豫东、鲁西南、苏北平原)发展势力,降服那里的众多诸侯,是春秋列强争霸的主要战略任务;而位于东亚大陆核心的郑国,由于地理位置的重要,更成为各国瞩目的焦点,深受兵灾之害,其具体原因有以下几点:

1、郑国处于东西、南北陆路干线汇合的十字路口,属于交通枢纽。

春秋时期中国东、西两大经济区域——华北平原和关中平原之间的交通往来,主要依靠横贯豫西山区的狭窄通道。自秦国所在的渭水流域东行,沿着黄河南岸,穿越桃林、崤函的险要峡谷,到达周朝王室所居的伊洛平原;由洛邑东过偃师,出虎牢天险,至郑国境内,便开始进入平坦辽阔的黄淮海平原。

沿着济水、濮水、睢水,向东有数条大道直通曹、卫、宋、鲁,远抵齐国和淮北、泗上,东方诸侯和周王室的朝聘往来都要经过郑国。秦国要想向中原进兵,最直接的路线也是这条途径,如能占领郑国,即控制了豫西走廊的东边门户,不仅能够自由出入,还将王室置于肘腋之下,可挟天子以令诸侯。秦穆公就是出此目的,才冒险派兵马远涉千里袭郑。

有人评论此举:

“盖乘文公之没蕲,灭郑而有之,其地反出周晋之东,使衰绖之师不出,秦将包陕洛,亘崤函,其为患且十倍于楚。......秦得郑则周室如累卵,三川之亡,且不待赧王之世”。

南方大国荆楚与北方交通的陆路干线,也和郑国有密切关系。楚国北进的主要道路是自郢(今湖北江陵)出发,逆汉水而行,经襄阳进入南阳盆地;盆地的西北为伏牛山,东南为桐柏山,两条山脉相对的丘陵地段有著名的方城隘口,在今河南省方城、叶县之间。

楚国军队、商旅的北行,以经过这条通道最为方便,历史上称其为“夏路”,《史记索隐·越王句践世家》解释道:“楚适诸夏,路出方城,入向北行。”方城隘口以北是郑国疆界,车马直登坦途,沿着豫东平原的西缘前进,穿越郑国境内,北渡黄河,便进入晋国的(修武)南阳、河内。

楚国北进中原的另一条路线,是出方城隘口往东,横穿汝、颍流域,经过陈都宛丘(今河南淮阳东),向宋都商丘,再到鲁都曲阜,最后抵达泰山以北的齐国。公元前634年,楚军伐宋,又接受鲁国的请求伐齐,占领谷邑(今山东东阿),留兵戍守,就是经由此道。如卓尔康所言:

“陈、郑、许皆在河南为要枢,郑处其西,宋处其东,陈其介于郑、宋之间,得郑则可以致西诸侯,得宋则可以致东诸侯。”

郑、宋两国的地理位置均处于交通要冲,不过郑国更具有战略价值,首先因为楚国的春秋争霸对手是黄河以北的晋国,郑国隔在两大强国之间,“其距晋、楚道里俱各半”。

晋军伐楚,或由河东渡过孟津东行,出虎牢后南下;或由南阳(今河南济源至安阳一带)由延津渡河,抵郑国北郊后南下,两条道路都要经过郑境。楚国若能控制郑国,可以利用它做缓冲区域,屏障自己的北部边境,阻碍晋军进入中原。

其次,郑国南郊诸邑紧迫方城隘口,威胁着楚国北进中原的门户。楚若不能服郑,非但无法饮马黄河,兵临晋境;亦不敢轻易出方城,越陈、蔡而攻宋,向东北方向发展势力。

春秋历史上楚国几次攻宋,围城数月,都是在服郑以后,以郑屏晋,确保方城隘口至陈这条交通线的侧翼安全,才敢放心出师,越千里而取宋。否则大军孤悬在外,敌兵若从郑境南下,封闭方城隘口,切断其粮道、归途,形势便岌岌可危了。

正是因为这个缘故,清代学者王葆认为在中原列国里,“郑之要害,尤在所先,中国得郑则可以拒楚,楚得郑则可以窥中国”。

再次,郑国傍靠王畿,其西境要塞虎牢扼守京师洛邑通往东方的孔道,距伊洛平原近在咫尺;列强如果控制了郑国,就能有效地对周王室造成威胁,迫使它承认自己的霸权,并利用其政治影响来拉拢中小诸侯,加强己方的势力。齐桓公越过鲁、卫、宋等国,再三出兵与楚争郑,也是由于他考虑到这个问题。

顾栋高曾对此评论道:

“当时北方多故,桓公之为备者多,而未暇以楚为事,以为王畿之郑能不向楚,则事毕矣,故终其身竭其力以因之。”

2、郑在中原诸侯内属于国力较强者,其归属对战略格局举足轻重。

郑国在春秋初期经武公、庄公两代的扩张,其疆域北越黄河,东括汴梁,西据虎牢,南抵汝、颖,纵横二百余里。国内的农业、手工业均有较高水平贸易也很发达,郑国商贾遍行天下,闻名于世。

在中原的众多邦国里,郑国是比较富裕强盛的。五霸未兴之时,郑庄公东征西讨,连连获胜,甚至打败过周桓王率领的联军,被史家称为“小霸”。公元前548年,郑子展、子产曾率兵车600辆伐陈,有关学者估计其兵力总数不少于兵车千乘、士众四万人,相当于同时期晋国总兵力的四分之一,可见郑国有一支不容忽视的军事力量。

春秋时郑国常单独抵御晋、楚等优势兵力的进攻,有时还取得过胜绩。齐、晋、秦、楚虽然都没有足够的力量来吞并郑国,但如果能打败它,迫使它听从号令,利用郑国可观的兵力、财力,无疑会在列强对抗的天平上为自己加上一颗沉重的砝码,从而打破原有的平衡状态。反之,要是连郑国都征服不了,又怎么能战胜更强的大国对手来称霸天下呢?

综上所述,郑国不仅具有一定的经济、军事实力,而且处在东西、南北交通干线汇合的十字路口,又迫近王畿,因此具有很高的战略价值,成为列强图霸的必争之地。

(正文完)

如果有其他关于历史领域的话题或观点可以【关注】我私聊,也可以在下方评论区留言,第一时间回复。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从... 文|柯静 编辑|柯静 前言 齐景公的治国成就,对齐国地发展地影响有多大? 齐景公是春秋时期齐国的一位...
原创 李... 隋朝末年,李渊太原起兵,仅用3万军队就攻破了隋朝的都城,建国大唐,平定了各地叛乱。李建成被立为太子,...
原创 曾... 长安,自西周至大唐,两千年的时间,先后成为十三朝的都城。很显然,将长安作为首都,自然有着不可不说的优...
原创 揭... 我是狼君,一个陪您读历史的工科小伙儿 1944年底,无论是欧洲战场还是太平洋战场,战争形势都已经明朗...
原创 美... 1991年圣诞节,克里姆林宫上空的苏联红旗缓缓落下,俄罗斯的红白蓝三色国旗,重新升起,戈尔巴乔夫宣布...
原创 杨... 杨坚原名叫普六茹坚,李渊原名叫大野渊,李世民叫大野世民。虽然这是事实,但这一结论仍然值得商榷,其理由...
原创 毛... 桓温(312—373),字元子,谯国龙亢(今安徽怀远县龙亢镇)人,东晋时期政治家、军事家、权臣,晋明...
原创 历... 关注新闻的都知道,近几年来印度常常在我们的中印边界地区搅起事端,很大一部分原因要归咎到当年划分出来的...
原创 原... 徐福明明找到长生不老药了,只是不敢给嬴政,此物现在到处都是!你知道吗? 在当时,其实有一个说法说是徐...
原创 明... 明代的学者冯梦龙曾经在《广笑府》中记载这样一段诗词:“来时萧索去时丰,官帑民财一扫空。只有江山移不去...
清亡后,14万皇室去哪了?有人... #百家说史# 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每一个王朝的兴衰更替都如同一场盛大的戏剧,而清朝作为中国封建社会的...
原创 关... #历史开讲# 关羽,字云长,是三国时期蜀汉名将之一,为人忠诚仁义,武艺高强。他曾在汉室灭亡后,投靠了...
三国耗尽英雄气,两晋南北朝尽是... 汉朝的惯性在三国终结。 一 司马家给两晋南北朝带了个“好”头。 司马家集四代之力,通过洛水之誓、当街...
原创 老... #头条创作挑战赛# 1934年,我红军在王明的错误路线指挥下,遭遇巨大损失,而蒋秃子正是意气风发。这...
原创 东... 东汉初年迁都之争,大概分为两个派系 。一派主要是以关中贵族为主,主张西迁长安,可以称之为“西迁派”。...
原创 西... 三国之后,司马懿的后人在司马懿的基础上建立了历史上统一的西晋王朝。西晋王朝到了晋武帝司马炎的手中之后...
原创 此... 三国时期,各路诸侯争相上场,武将刀光剑影,文臣谋略不断。这一个个形象鲜明的人物,演绎出一幕幕脍炙人口...
原创 朝... 一、20世纪10年代南满地区朝鲜族反日运动 (一)、朝鲜族迁入及聚居区的形成 中国朝鲜族迁入中国东北...
原创 抗... 魏忠贤的阉党把明朝朝政,闹得乌烟瘴气腐败不堪,后金大汗努尔哈赤迅速崛起,正不断在辽东进攻明军。 萨...
原创 清... 历朝历代封建帝王为了加强专制统治,都会设立一些特务机构,便于自己直接指挥。像西汉时的绣衣直指,宋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