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大阅兵后,日本真的开始慌了
迪丽瓦拉
2025-10-13 00:03:04
0

如今人们常拿德国和日本对二战的态度做比较,为什么两国差别这么大?可以用三点来解释:

第一,日本在二战后并没有像德国那样遭到彻底的“挫败感”。日本长期把自己的失败归因于苏联和美国的军事打击,而不是像德国那样在国内进行深刻的反思和自我批判。这种对失败原因的不同认知,是两国历史态度分歧的核心。

第二,战后日本经济迅速起飞,短时间内从战败国变成发达国家。这种快速复兴让日本在很多人心目中有了不同的形象,也使得外界(特别是曾经受日寇之苦的国家)对日本产生更复杂、带偏见的情绪。

第三,美国的强力保护让日本在安全上形成了依赖。日本把大量安全事务交给了美军,认为有美国“罩着”就可以放心行事。这种“畏强而不畏德”的心态,使得日本在面对历史责任时并不容易像德国那样彻底忏悔。

换句话说,只要周边国家(比如中国)还没有强大到让日本感到真正的威慑,日本就不太可能彻底改变态度,这也是它长期对华政策紧张、甚至干预我国统一事务的根本原因之一。

这一次我国举行的大阅兵,让日本感到明显不安。根据外媒报道和日本政要的公开言论,阅兵之后日本高层迅速强调“绝不重蹈战争覆辙”、坚持和平路线——这种快速表态,外界可以解读为某种程度的警惕和收敛。为什么日本会如此紧张?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海空力量的赶超与展示。近年来我国海军、空军装备发展迅速,从无到有组建起航母战斗群和大量新型水面舰艇、两栖舰艇;空军方面也相继服役了多型战机并投入隐身战机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牛鉴:《牛鉴自供辞的修辞与忠诚... 牛鉴 引言 大清帝国官僚体系中,大臣向皇帝上奏时,常常采用典型的谦抑、忠诚、表功与自警并行的修辞方...
原创 不... 明朝外交政策的独特性与坚守 明朝的外交政策在中国历史上占有独特地位。与许多国家通过婚姻、赔款、割地...
原创 为... 东亚国家在工业化进程中的成功,绝非偶然,而是历史、文化和现实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日本、中国和韩国这几...
原创 当... 谁说八旗不能“反清复明”?这虽然听起来有些荒谬,但它确实发生在康熙元年。 当时,南明最后一位皇帝永历...
原创 战... 1951年,黄朝天担任58师师长,在抗美援朝第五次战役中,取得了显著的战功。然而,在总结会议上,黄朝...
朱元璋最痛恨的儿子,19岁丧命... 在历朝历代的皇帝里,朱元璋并不是子嗣最多的,但却是对孩子们最好的“慈父”,这一点是公认的。 朱元璋一...
原创 林... 在梁山接受招安之前,梁山军曾两次打败童贯,三次击败高俅。童贯麾下的八位兵马都监几乎全员被斩杀,但十节...
原创 “... 提起一级军士长,许多人第一时间会想到老兵王忠心。但其实,还有一位同样令人敬佩的士兵——他来自山东,一...
原创 为... 在1960年,英国陆军元帅蒙哥马利访问中国时,曾高度赞扬毛泽东指挥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认为这...
原创 东... 在东汉末年,中央政权的衰弱让中原大地进入了群雄逐鹿的时期,曹操、刘备、孙权等英雄人物纷纷崭露头角,逐...
原创 三... 在东汉末年,国家动荡不安,三国鼎立的局面使得各地军阀争斗不断。按理说,外敌的入侵应该是个不容错过的机...
原创 爱... 2025年9月,乌克兰首都基辅的夜空再次响起了防空警报,但这次,曾被寄予厚望的“爱国者”防空系统却几...
原创 二... 日本偷袭珍珠港的背后:动机与历史考量 1941年12月7日,日本对美国珍珠港发动了突袭,震动了整个...
跏趺药师佛:慈悲之光与信仰之形 跏趺药师佛:慈悲之光与信仰之形 在佛教造像艺术的璀璨星河中,跏趺药师佛像是极为闪耀的存在,它承载着深...
原创 二... 1949年,第二野战军(简称二野)组建了三个兵团,分别是3兵团、4兵团和5兵团。每个兵团都有自己的指...
原创 他... 钱谦益,作为中国历史上颇具争议的人物,其一生既充满了文学光辉,也夹杂着复杂的政治选择。他是大明文坛的...
原创 三... 在《三国演义》中,兵器可以轻易获得,但良驹却难以得手。这一点在吕布死后尤为明显,尽管他拥有威名赫赫的...
原创 隋... 在《三国志》中,程昱曾对曹操说过:“关羽、张飞皆万人之敌也”,意思是这两位将领足以一人抵挡成千上万的...
原创 历... 好的,我将用更通俗、流畅的语言改写你的文章,适当增加细节,同时保持原意并提高可读性: --- 自...
原创 大... 《前言》 明朝和清朝,这两个王朝都曾创造辉煌历史,但它们的兴衰轨迹却截然不同。一个走向终结,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