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朝历代的皇帝里,朱元璋并不是子嗣最多的,但却是对孩子们最好的“慈父”,这一点是公认的。
朱元璋一共生有26个儿子,16个女儿,在他登上大明皇位后,儿子们封亲王,女儿们封公主,一个个鸡犬升天,共享富贵。
众所周知,朱元璋是历史上绝无仅有的“乞丐皇帝”,幼年父母双亡,靠讨饭活命的朱元璋是真正的草根阶层逆袭的典范。他的成功是中国历史上的奇迹,正因为江山来之不易,朱元璋才格外重视老朱家的这份“泼天富贵”。
为了守住老朱家的万年基业,他甚至恢复了早已被历代抛弃的“分封制”,分封儿子们到全国各地做藩王,藩屏王室共保朱家江山。同时又把女儿们嫁给功臣子弟,结成最牢固的利益同盟,希望打造固若金汤的大明江山,万年不变。
自从西晋“八王之乱”后,历代都吸取教训不搞分封,皇子们虽然也顶着王爷的帽子但是没有兵权、没有封地、没有用人权和财权,只是笼子里的金丝雀而已。
然而到了朱元璋这里,他认为只有自己的儿子们最可靠,别的功臣都包藏祸心。于是恢复了早已断绝的分封制,大肆分封诸王,遍布全国各地。
朱元璋的26个儿子里,除了长子朱标立为太子以及幼子朱楠出生后夭折外,剩下的24子全部封王。
24王大致分为边塞王和内地王两类。
边塞王主要是朱元璋年长的几个儿子,分封到靠近蒙古的边塞重镇,手下有军队、封地。这些边塞王经常协同边疆的大将一起出兵讨伐蒙古人,既锻炼了边塞王的能力又打击了蒙古人的气焰,对于朱元璋而言实在是一举多得。
内地王远离边疆,分布在全国各地,这些小王爷基本都是朱元璋那些年幼的儿子们。
朱元璋分封的24王里,第四子燕王朱棣后来称帝,这一支也就不能名列藩王了。剩下的23王里,第九子赵王朱杞于分封当年夭折,没有子嗣没有谥号,国除。
22王里有6家无子绝嗣,国除,传承下去的只有16家。
赵王朱杞之后,紧随其后英年早逝的是第十子鲁王朱檀,殁年仅仅19岁。
朱檀是朱元璋最宠爱的郭宁妃所生,这个女人在马皇后死后代管后宫事,是当时的后宫之主,可见她在朱元璋心中的地位。
爱屋及乌,朱元璋对朱檀这个儿子也非常喜爱,出生两个月就封为鲁王,洪武十八年就藩山东兖州。
年轻的朱檀深受上天眷顾,他好文能诗,谦恭下士,原本可以有一番作为,像五哥周王朱橚那样在历史上留下一笔。
可惜这个好苗子年纪轻轻位高权重,很快就误入歧途了。
他到兖州后,远离朱元璋的监管,没人能管住这位年轻的鲁王爷,平日里也没有什么事可做,痴迷于服用丹药。结果就是毒发伤目,洪武二十二年(1389)在19岁的大好年华中毒而死。
噩耗传回南京,朱元璋大怒,对朱檀的荒唐行为极为痛恨,破天荒给了个“荒”的谥号,这是一个恶谥,在唐代以后就极少使用了。
朱檀死后,葬于山东邹城的九龙山麓,称为鲁荒王陵。
鲁荒王陵
陵墓于1970年发掘,出土了众多珍贵文物,包括鲁王金印等国宝。朱檀的棺椁开启后发现了保存完好的朱檀遗骨,一座鲁荒王陵出土的文物撑起了山东博物馆的半边天,可见朱元璋对这位荒唐儿子的复杂感情。
鲁荒王王冠
鲁王王玺
朱檀虽然19岁就死了,但是他的家族却人丁兴旺,一口气传到了明朝灭亡。
这要归功于他的王妃汤氏,汤氏是功臣信国公汤和的女儿,在朱檀死后抚养他的独子朱肇煇。
朱肇煇于永乐元年袭封鲁王,他深受永乐帝朱棣的喜爱,每次路过兖州都要去看望这位新鲁王。
朱檀只活了19岁,留下一个独生子,按说这样的家族是很难做大做强的。然而就是他的独生子朱肇煇让鲁王家族人丁兴旺,成为明朝诸王里的大家族之一。
朱肇煇活了79岁,留下六个儿子,长子袭封鲁王,其余五个儿子封郡王,从此开枝散叶,壮大了起来。
鲁王家族一直传到明朝灭亡,共传了12代鲁王,这个家族的命甚至比明朝还硬。
第十代鲁王朱以派在崇祯年间清军南下时遇难,他的弟弟朱以海袭封鲁王。北京陷落后,朱以海逃往南方,在浙江被群臣拥立为监国,这就是南明历史上的鲁监国。
监国是皇帝缺位情况下代理朝政的职务,类似于代理皇帝。朱以海始终没有正式称帝,一直以监国自称。他深受浙江群臣的拥戴,与福建群臣拥立的唐王隆武帝明争暗斗,双方为了争夺正统你来我往,耗费了南明大量精力来搞内斗。
清军消灭唐王隆武政权后,鲁监国流浪于沿海地区,甚至在大海上漂了几个月,史称“海上行朝”。后来被迫依附于郑成功,郑成功的立场是忠于隆武帝,对鲁监国这位昔日的竞争对手很冷淡,爱搭不理的态度。
失去军队和地盘的鲁监国被迫取消监国称号,回归鲁王,寄居于郑成功控制下的金门岛。清军消灭南明永历政权后,朱以海哮喘发作病逝于金门岛,就地葬于岛上。
监国鲁王墓
郑成功死后,他儿子郑经放弃金门岛退回台湾,朱以海的遗腹子朱弘桓也跟随撤退。在台湾朱弘桓因父亲兄长都已去世,遂自立为世子,被郑经的小朝廷封为鲁王。
他也是末代鲁王,此时在大陆上已经是康熙大帝的天下了。
朱元璋的子孙坚持到现在的只剩鲁王朱弘桓,以及出身辽王一脉的宁靖王朱术桂这两家了。
康熙二十二年,清军收复台湾,郑克塽率百官投降。鲁王朱弘桓和四个儿子被迁回大陆,安置于河南开封府下属的许州。长子朱振烈留在许州袭父职,三个弟弟返回兖州故土,他们改姓宋在兖州定居下来,转了一大圈又回到了祖先生活二百多年的兖州。
在朱弘桓启程回大陆前夕,岛上的另一位皇族宁靖王朱术桂自刎而死,至此朱元璋的子孙只剩下鲁王朱弘桓这一家还挺立在历史舞台上。
19岁早死的朱檀,留下的一根独苗朱肇煇却衍生出明代“命最硬”的一支皇族,绵延不绝传承292年,共产生13位鲁王(含追封)、23个封国70多位郡王,镇国将军、奉国中尉多达数百人。另外还有数量众多的君主、县君、宗女及庶人等,构成了一个庞大的鲁王家族。
这是明代历史上的一个奇观,令人不得不感叹朱元璋家族的繁殖能力,从一口破碗到百万人丁全靠国家养活,大明朝就是金山银山也得山穷水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