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梁山接受招安之前,梁山军曾两次打败童贯,三次击败高俅。童贯麾下的八位兵马都监几乎全员被斩杀,但十节度使中,只有清河天水节度使荆忠被呼延灼用双鞭击中致死。其他九个节度使,除了河南河北节度使王焕和林冲大战七八十回合,未分胜负外,其他人都被击败或生擒,最终都保全了性命。
荆忠在兰陵笑笑生所写的书中,是西门庆的“好友”,他被呼延灼击死,算不上令人遗憾。但从八都监与十节度使的不同命运中,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梁山好汉更倾向于杀都监,却不愿意杀节度使?
答案在《水浒传》的描写中已有明确表现。首先,我们来看八都监的结局。睢州兵马都监段鹏举被李逵斩杀,郑州兵马都监陈翥被秦明斩杀,陈州兵马都监吴秉彝被史进斩杀,唐州兵马都监韩天麟被董平斩杀,许州兵马都监李明被杨志斩杀,邓州兵马都监王义被索超斩杀,汝州兵马都监马万里被林冲斩杀,嵩州兵马都监周信则被丁得孙和龚旺斩杀。值得注意的是,段鹏举是在被呼延灼打败后,趁机被李逵砍死。整体来看,八位兵马都监的死,几乎都与曾为“官军”的梁山好汉相关。但在这些战斗中,梁山马军的五虎将之一——关胜几乎没有什么表现。
再来看十节度使的结局:河南河北节度使王焕与林冲战斗七八十回合,未分胜负;清河天水节度使荆忠则死于呼延灼的双鞭之下,其他如上党太原节度使徐京、京北弘农节度使王文德等则被生擒。所有被俘的节度使,都受到了较好的待遇,《水浒传》明确提到,俘虏们都被妥善安置,甚至在梁山的忠义堂上列席。除荆忠外,其他节度使几乎都未遭杀害。
那么,梁山好汉为什么偏偏对都监下手这么狠,而对节度使却手下留情?高俅在《水浒传》中曾提到:“十节度使,多曾与国家建功,或征伐鬼方、击败西夏、大金、大辽等国,武艺精湛。”这些节度使曾为国家立下赫赫战功,而且大多有绿林背景。因此,梁山好汉与他们有某种“惺惺相惜”的情感,能活捉的节度使都不杀,能打平的则不求必胜。比如,林冲与王焕的对战,虽然长达七八十回合,但因为王焕有绿林背景,林冲并未彻底取胜。
然而,对于都监,梁山好汉则毫不手软。以林冲与汝州兵马都监马万里的对决为例,林冲在几合过后,毫不犹豫地将马万里一矛刺死。此时,段鹏举见状,才选择撤退。可以看出,梁山对都监的态度显然更加冷酷无情。
至于呼延灼,他对都监与节度使的态度更具对比性。对于都监,他似乎采取了一定的宽容态度,未曾直接杀戮,但对于节度使,尤其是荆忠,他则显示出无情的一面。呼延灼对节度使的狠辣,正是因为这些节度使大多数都有绿林出身,而他们的背景让他更难容忍。
从这两位好汉的表现来看,我们可以总结出梁山好汉对待敌人的态度有很大差异。关胜忠于朝廷,对节度使保持一定的敬意;林冲因为被陷害而走上绿林之路,虽然心有怨气,但依然有所克制;而呼延灼作为朝廷命官出身,对节度使则毫不手软。这些差异,反映了不同背景和心态的梁山好汉们对待“官军”的不同情感。
总的来说,梁山好汉对都监与节度使的态度,正好揭示了他们之间微妙的心理差异,而这种差异,也正是他们各自个性与立场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