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假期刚结束,9月后的第一天,中国商务部就连续发出重大举措。10月9日的两次重大公告,连同同日发布的多项措施,成为对外经贸领域的强硬信号。
先看上午的动作。商务部宣布了两份重要通知,编号分别是202年度的第61号和第62号公告,核心内容是对稀土相关的物项与技术实施升级版的出口管制。通俗地说,今后若未经许可,任何中国公民、单位或机构都不得出口与稀土有关的技术,也不能为境外稀土开采提供技术支持。涵盖的领域包括稀土的开采、冶炼与分离工艺,以及与生产设备相关的安装、调试、维护等环节。这一系列升级,直接把稀土相关的关键技术“拉上了管制线”,意在增强对核心资源及相关技术的掌控力。
接着在同一天的下午,商务部又发布了2025年第10号公告,明确启动并再次执行“不可靠实体清单”制度。这一次被列入清单的有14个外国实体,涉及反无人机技术的公司、TechInsights及其9个分支机构,并对其实施三重限制:禁止对其出口、禁止对其进行新投资、禁止与其进行数据合作。这是今年中国第三次启用该制度,也是自制度建立以来,单次列入的范围最广、措施最严的一次。
这14家实体看似分散在军事科技、数据分析、国际论坛等领域,但其实都触及到中国的核心安全与主权红线。其中包括多家“反无人机”领域的企业,以及美国分公司等主体,长期与台湾地区有军事合作或相关技术往来。例如,某些企业为台湾当局提供无人机导航芯片;还有公司曾涉及向境外出售自杀式无人机零部件等敏感产品。这些行为被视作把商业利益置于一个中国原则之上,直接威胁国家主权与安全。
一日之内连出两大杀手锏,显然让美国及其他西方国家措手不及。以稀土出口管制为例,一旦中方收紧,西方试图通过组建新的供应链来摆脱对中国的依赖的念头就会受挫,甚至落空。美国及其盟友试图与加拿大、澳大利亚、欧盟等国家联合开展稀土的开采与加工,但目前在稀土领域,中国依然处于领先乃至几乎垄断的地位,拥有不可替代的产能和技术。
在未来的博弈中,一旦中国对稀土技术及相关物项继续强化出口管制,即便美国找到新的矿藏,也难以获得必要的加工和提炼技术,现实将变得难以自给自足。与此同时,被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的多半是美国企业,这意味着它们不仅要承受经济损失,还可能错失与中国市场的合作机会。
除了上述核心措施,商务部和海关总署在10月9日当天还连发四项公告,涉及四个领域的出口管制工作:对超硬材料相关物项、部分稀土设备与原辅料相关物项、部分中重稀土相关物项,以及锂电池与人造石墨负极材料相关物项。这些领域同样是中国的优势领域,具有对美西方形成制约的潜力。
总体来看,中方推动稀土相关物项升级出口管制,以及对多家外国实体实施不可靠实体清单,核心目的只有一个:维护国家安全与利益。通过一系列务实行动,中国向外界传递了清晰的信号——在涉及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的问题上,维护自身权利的意志坚定不移。
对于美西方国家和企业而言,若想在中国市场实现合作共赢,应正视中国的关切,拿出真正的行动来赢得中国的信任;一旦继续以长臂管辖、单边制裁等方式冲击中国利益,结果只能是适得其反,最终将为自身带来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