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两天,朝鲜国产驱逐舰的发展,再次引发了大家的关注。因为,朝鲜国产驱逐舰,在已经下水、舾装的情况下,出现了中途修改方案的情况。换而言之,之前的设计方案,甚至需要重新开始。与之前的版本相比,垂发单元可能锐减了30个。那么,朝鲜的国产驱逐舰,到底出现了多大的问题?今天,我们就聊聊这个问题。
朝鲜崔贤级驱逐舰,早期版本
首先,我们聊聊朝鲜国产驱逐舰的发展情况。从目前的信息分析,大约2023年,朝鲜开始建造国产5000吨级驱逐舰,国外称之为崔贤级驱逐舰。两艘崔贤级驱逐舰,2025年先后下水。关于第2艘出现倾斜、进水、打捞、扶正的问题,几个月之前,大家都非常清楚。目前,朝鲜已经开工建造第三艘崔贤级护卫舰,预计总计有4—6艘。
作为5000吨级驱逐舰,其实,吨位并不是非常大,与中国054B型、俄罗斯22350型、日本最上级、法国阿基坦级等护卫舰,吨位大体相当。但是,作为朝鲜吨位最大、战斗力最强的舰艇,崔贤级驱逐舰,承担了一系列的重要任务。在舰桥四周,安装了4面中型有源相控阵雷达阵面,与22350型护卫舰上的配置,非常接近。
俄罗斯22350型护卫舰,5000吨级
崔贤级驱逐舰,刚刚下水的时候,进行了公开报道,出现了一系列的高清图片。按照朝鲜官方报道的各种图片,进一步计算,崔贤级驱逐舰,前后安装了4套不同的垂发单元,合计达到了74个垂发单元。请注意,这个数字也是非常吓人的。中国7000吨级的052D型驱逐舰,前后也只有64个垂发单元。韩国12000吨级正祖大王级驱逐舰,前后也只有88个垂发单元。
但是,为了安照74个垂发单元,朝鲜崔贤级驱逐舰,也付出了很多负面问题。舰艇空间被严重挤占,甚至后部的机库也被占用。整个舰艇密密麻麻,都是垂发单元。容易出现重心不稳、适航性下降、续航力不足等实际问题,作者曾经认为,崔贤级驱逐舰,属于“小号的武库舰”,并不追求远洋作战能力。
日本最上级护卫舰,5000吨级舰艇
结果,在朝鲜最近两天的公开报道中,崔贤级驱逐舰,已经出现了几个非常明显的变化,朝鲜海军堪称“听劝”。首先,崔贤级驱逐舰的早期版本,前后有4套不同的垂发系统,合计74个垂发单元。目前,已经改进的版本,前甲板上的44个垂发单元,已经优化为24个。换而言之,仅仅前甲板上,已经一口气减少了20个单元。
按照国外媒体之前的报道,崔贤级驱逐舰机库内的10个大直径垂发单元,也会拆除。如果这个推测成立,那么,崔贤级驱逐舰上的74个垂发单元,直接锐减到了44个。请注意,垂发单元数量下降的同时,兼容性进一步提高。4套不同的垂发单元,对后勤保障能力,造成了极大的压力。
054A型护卫舰,4000吨级舰艇
通过优化、减少垂发单元,朝鲜驱逐舰的适航性、稳定性、居住空间等各个方面,都得到了保障。同时,通过朝鲜的公开报道,作者发现,崔贤级驱逐舰的局部,已经出现了升级,而且有“似曾相识燕归来”的感觉。首先,崔贤级驱逐舰的近防武器,从俄制AK230机关炮,进一步更换为朝鲜版的“630”近防炮。此外,舰桥上方的探测雷达,也进行了更换。
而且更换的型号,非常“眼熟”。崔贤级驱逐舰,在下水、舾装阶段,直接中途修改方案,而且是大面积修改,作者认为,有两个方案的原因。第一,朝鲜确实缺乏大中型舰艇的设计、研发、配套能力,很多工作并不到位。第二,崔贤级驱逐舰的发展,很有可能有“两个师傅”。第一个师傅,有一定的水平,但是在海军造诣上,水平比较一般,自己都是“一瓶不满”的装填。
朝鲜新版的探测雷达
因为,崔贤级驱逐舰下水以后,很多设计非常奇怪。第二个师傅“中途接手”以后,崔贤级驱逐舰出现了明显的变化。更加注重舰艇的综合性能,而不是增加垂发单元,垂发单元过多,并不是好事(这是一个误区)。通过减少垂发单元,提升了其他各个方面的能力。同时,进一步加强了近防能力、中近距离的探测能力。
朝鲜新版本的近防炮
换而言之,在历经中途修改之后,崔贤级驱逐舰上,垂发单元数量,下降到了44—54个之间。对于5000吨级驱逐舰,也算是符合实际情况的水平。之前的74个垂发单元,舰艇各个方面的“牺牲”太多。在经过“第二个师傅”的指导以后,崔贤级驱逐舰,各方面的性能也更加均衡。在很多方面,进行了取舍和调整。对于5000吨级舰艇来说,不可能面面俱到。
朝鲜驱逐舰,最新的版本
由于朝鲜崔贤级驱逐舰的三号舰,刚刚开工。如果三号舰,出现比较明显的升级改进,与之前的两艘,出现明显区别,大家丝毫不用意外,毕竟很有可能“换了师傅”。两个师傅的舰艇设计理念、系统配置、框架布局,完全是两个体系。崔贤级驱逐舰的三号舰、四号舰,越来越像“第二个师傅”,也是非常正常的事情。毕竟,“第一个师傅”,在海军方面,水平确实一般。
055、052D、052C、054A同框
关于朝鲜武装力量发展、变化的一系列故事,还有很多。作者在以后的文章中,和大家慢慢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