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我读过最硬核的一本书:陶鲁笳的《毛主席教我们当省委书记》
迪丽瓦拉
2025-10-13 18:31:40
0

不知各位读没读过这本硬核的书——曾任中共山西省委书记的陶鲁笳写的《毛主席教我们当省委书记》。

我是江西老表,说实话对新中国成立之后在江西当过省委书记的领导多少有些耳闻,比如杨尚奎、刘俊秀和白栋材。

以前学生时代还读过江西省委第一书记杨尚奎的夫人水静写的《特殊的交往:省委第一书记夫人的回忆》,披露了她和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刘少奇等开国伟人和革命前辈的交往,让我们看到了日常生活和工作状态下的高层人物的精神风貌,令人印象颇深。

但对于新中国成立之后山西省委书记姓甚名谁,如果不是看了这本《毛主席教我们当省委书记》,我还真不知道陶鲁笳为何许人也。

用陶鲁笳在书中的自序所言,他是“吾生也晚”。1917年出生的陶鲁笳,没有赶上跟随毛主席爬雪山、过草地。看得出来,跟随毛主席爬雪山、过草地,这在以前的中共高层一直是个非常值得夸耀的、非常光荣的经历。

陶鲁笳参加革命工作后,在整个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都一直在华北的太行山革命根据地工作,没有机会去到当时的革命圣地延安,自然也就没有办法实现自己早日见到党的最高领袖的这个夙愿。

直到1949年4月北平解放以后,陶鲁笳作为太行区党委书记,去北平香山双清别墅向毛泽东汇报工作,这才第一次见到毛主席。那一年陶鲁笳32岁。

从1953年1月到1965年8月,陶鲁笳担任中共山西省委第一书记期间,有幸直接接触毛主席不下40余次,参加毛主席主持的小型会议就有20多次,同桌进餐也有八九次。

左二为陶鲁笳

查阅中央文献研究室出版的《毛泽东年谱》,陶鲁笳的名字前后出现的次数也多达五十多次。

陶鲁笳回忆,最难忘的是1957年夏季参加青岛会议那次。会议结束时,山东省委宴请与会同志。陶鲁笳因事迟到了,走进餐厅时,除中央领导同志那桌还有空座外,其余餐桌均已座无虚席。

陶鲁笳一眼看到,敬爱的周总理在招呼他,便坐到了他身边。一会儿,毛主席来了,正好坐在我右边。毛主席似乎发现陶鲁笳有些紧张,就边说笑,还一边为他夹菜。

陶鲁笳回忆,在两位伟人之间吃的这顿饭,那种既兴奋又拘谨的心态,仿佛就是昨天的事。回想起来,这十多年的历程和机遇是我一生中最幸运、最难忘的美好时光。

陶鲁笳从领导岗位退下来之后,时常回忆起毛主席对他的谆谆教诲,情动于衷之余,便陆陆续续写了一些回忆文章发表。并专门写了一篇《毛主席教我们当省委书记》的长文,后来陶鲁笳把自己多年写的回忆文章交由中央文献出版社结集出版,书名用的就是《毛主席教我们当省委书记》。

陶鲁笳回忆,毛主席为了教我们当省委书记,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寄予了深情的厚望,他有责任、有义务把这笔宝贵的精神遗产整理记录下来,传之后代,传之子孙。

左一为陶鲁笳

为此陶鲁笳重新翻阅自己担任山西省委书记以来,聆听毛主席教诲时所作的工作笔记,并从中总结出了十二条要点。

这十二条要点分别是:

1.省委书记第一要抓理论工作

毛主席教育我们,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对立统一学说,观察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的新问题,观察和处理国际斗争中的新问题。

2.“在路线问题上要戒‘左’戒右”

“在路线问题上要戒'左’戒右”。这是毛主席在1955年3月全国党代表会议上说的。他说,什么叫“左”?超过时代,超过当前的情况,在方针政策上在行动上冒进,在斗争的问题上,在发生争论的问题上乱斗,这是“左”。这个不好。落在时代的后面,落在当前情况的后面,缺乏斗争性,这是右。这个也不好。

我们党内有喜欢“左”的,也有喜欢右的,或者喜欢中间偏右,这都是不好的。我们要进行两条战线的斗争,既反对“左”,也反对右。

3.“一定要防止特殊化、贵族化”

1956年11月,毛主席在党的八届二中全会上的讲话中说,鉴于国际教训,党和国家的各级领导人有很多特殊权利,可能形成特殊阶层而脱离群众。列宁说过英国工人中有一部分成为贵族工人,离开了工人党,离开了工人群众,成为社会沙文主义。

社会主义国家如果出现特殊阶层,那就和英国的贵族工人一样,也将成为社会沙文主义,因而就将产生大国主义(对外)、大民族主义(对少数民族)、专制主义(对人民群众)的错误。在我国也有可能出现新贵族。所以要警惕干部生活上的特殊化、贵族化。县委以上全国有几十万人,一定要防止特殊化、贵族化。

4.对原则性问题要有明确态度

在1955年3月党的全国代表会议上,有些高级干部对高饶反党联盟的活动有所知情但态度沉默。毛主席讲话时,对他们不指名地批评说,在党内的路线斗等中,应当表示态度,应当坚持原则。

有些同志在原则性的问题上不表示意见,不批评,批评也不尖锐,是害怕同志间不好相处,害怕丧失选举票。为什么坐在凳子上不发言凳子也还要有折旧费嘛!害怕丧失选举票,恰恰丧失了共产党员的品质。在原则性的问题上,在同志之间,对于违反党的原则的言论、行动,应当保持一个距离。就是说,要划清界限,立即挡回去,不能因为老朋友、老上司、老部下、老同事、同学、同乡等而废除这个距离。

5.“不是书记一个人说了算”

1962年1月,在北京召开的七千人大会上,毛主席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深刻地阐述了党的民主集中制问题。他说:我们党实行的民主集中制,不是书记一个人说了算,而是少数服从多数的民主集中制。在中央常委也经常有这样的事,我的意见对或不对,看多数同志是否赞成,我服从多数嘛!在一个省,哪有省委第一书记一个人说了就算的呢!那是霸王。现在我们的省委第一书记连封建时代的刘邦都不如,我看你总有一天要“霸王别姬”的。我这样说,就是要触动你一下,使你三天睡不着觉。

6.“要反对官气”

毛主席说,要反对官气,这对中央和省市自治区两级的领导同志来说,尤其重要。官气是从哪里来的?是从清朝、国民党那里学来的。以为我们胜利了,也应该是他们那个样子。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土壤最容易滋长官僚习气。有些官气,甚至超过国民党。

7.“教育干部是一个战略问题”

在1961年5月和1962年6月先后两次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上,毛主席大讲教育干部的问题。他说,不教育干部没有出路,教育干部是一个战略问题。省委第一书记要亲自抓,要办好党校,办好各种训练班。

8.第一书记挂帅,办好报刊

1958年在中央先后召开的南宁会议、成都会议、武昌会议上,毛主席多次谈到省委第一书记要亲自抓好党报、党刊问题。他说第一书记挂帅,动手修改一些最重要的社论,是必要的。一张省报,对于全省工作,全体人民,有极大的组织、鼓舞、激励、批判、推动的作用。

9.“开会要注意抓思想动向”

毛主席提倡,开会要虚实并举,先虚后实或先实后虚都可以。总之要有一定的时间,只务虚不务实。就是说,让大家敞开思想,各抒己见,展开争论或辩论。经过这样思想交锋,然后集中正确的意见,去说服不正确的或动摇的意见,达到统一认识就比较好办了。

10.文件、文章、讲话要准确、鲜明、生动

毛主席在1958年1月南宁会议上谈到工作方法时说,纠正中央和省委主要领导干部在搞文件、写文章、讲话时的缺点,也是一个重要的工作方法问题。

他说,无论是搞文件、写文章和讲话,都要做到材料和观点的统一。材料和观点互不联系是最坏的方法。有的人只讲观点,但无材料,不好。有的人只讲材料,不讲观点则更坏。材料是为了说明观点的。反对什么,主张什么,要旗帜鲜明。说明问题只需要个、两个典型材料。啰啰嗦嗦一大堆材料压死人。一个人研究问题要掌握丰富的材料。但会上发言只需要典型材料,解剖一两个麻雀就行了。开会用的材料和大著作用的材料要有区别。

11.对犯错误者的态度和方法

1956年11月,毛主席在八届二中全会上说,凡是人民内部的事情,党内的事情,都要用整风的方法,用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方法来解决,而不是用武力来解决,我们主张和风细雨。当然这中间对个别的人也难免稍微激烈一点,但总的倾向是要把病治好,把人救了,真正达到治病救人的目的,不是讲讲而已。

我们对犯错误者的态度和方法是:第一条保护他;第二条批评他。首先要保护他,因为他不是反革命。这就是从团结的愿望出发,经过批评和自我批评,在新的基础上达到新的团结。在人民内部对犯错误的人,都用保护他而又批评他的办法,这样就很得人心,就能团结六亿人口中的一切积极因素来建设社会主义。

12.受到冤屈时应有的正确态度

1956年9月,毛主席在“八大”预备会议上讲到一个共产党员在党内受到冤屈时,往往有两种不同的态度。一种是,从此消极不满,一蹶不振;另一种是,把它当作有益的教育,发奋读书,继续寻求真理,坚定信心。第一种态度,显然是错误的,不可取的,应该采取第二种态度。

毛主席说,我过去受打击、受处分共有20次之多。人家批评我说,“枪杆子出政权是错误的”“山上没有马克思主义”,我被封为“狭隘经验主义”,就是说,一点马克思主义也没有了。撤了职,没事干,逼得我只好读书。读书当然就要联系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从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到王明的“左”倾机会主义给中国革命造成的血的教训中,寻求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使我得到很大的益处。

毛主席说,一个人受到冤屈,就是说,你本来是正确的,但被人封为机会主义者,错误不在你,而在封你为机会主义的人。在这种情况下,你就要相信一条真理,叫做,白的说不黑,黑的说不白。或者叫做,坏的说不好,好的说不坏。要相信我们的党是掌握真理的党,是实事求是的党。

过去受到过冤屈的好同志,往往十年二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得不到平反,但是终究是会得到平反的,生前得不到平反,死后也会得到平反昭雪的。否则我们的党就不是讲真理、讲实事求是的党了。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张家口“玩转”研学新花样 研学老师讲解保护鸟类的相关知识 供图/受访者 泥河湾人类起源研学基地内,学生们在进行“考古” ...
原创 战... 有朋友曾经问我,能不能聊聊“闯关东”这段历史。其实,“闯关东”这个词对很多东北人来说并不陌生,像我一...
芜湖这里,新发现9处文物 记者日前从繁昌区获悉,在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中,该区孙村镇新发现9处文物。这些文物涵盖古遗址、古墓葬等...
原创 6... 8月15日——历史的转折点 如果问你8月15日是什么日子,大多数人会回答:“日本投降日。” 没...
原创 赫... 二战结束后,苏联遭受了极大的破坏,许多城市变成废墟。战后,苏联的住房紧张情况非常严重。大多数居民没有...
宁夏考古获进展:建立完整新石器... 中新社银川10月12日电 (记者 李佩珊 于晶)中国考古学会第二十二次年会12日在宁夏银川开幕。记者...
原创 汉... 古代女性与月事的奇妙历史 在古代社会,女性的生活常常非常艰难。除了要忍受社会对女性的压制,还要面对...
原创 战... 1302 陈赓把战壕挖到2米深,刘帅怒斥其不懂战术,陈:这就是我的战术 作为黄埔军校的新生,陈云中将...
原创 为... 琉球(如今的冲绳)为何曾举办清朝的册封仪式?这背后有着深远的历史原因。琉球曾是中国中原王朝的朝贡国,...
陕西考古发现 || 西安马腾空... 马腾空遗址青铜器之一 图源:陕西省考古研究院 文化艺术报讯(全媒体记者 任俊丞)10月10日记者在...
原创 孙... 在三国时期,魏、蜀、吴三个国家中,吴国往往是较少被关注的一个。蜀汉自视为正宗的汉王朝延续,且刘备是“...
原创 蒋... 蒋介石是如何赖掉日本一亿四千万日元的 蒋介石是如何成功“赖掉”日本一亿四千万日元的债务?这个故事其实...
原创 投... 我是棠棣,一位历史爱好者,欢迎大家和我一起探讨历史,谈论天下大势。君子一生,学习和交友是最重要的事!...
原创 晋... 从今天开始,我们继续关注春秋战国的历史。齐桓公虽然被称为“春秋第一霸主”,但实际上,他并没有能够完全...
原创 赵... 刘备,三国时期的英雄人物,是白手起家的典型代表。从最初的织席贩履,到后来建立起强大的蜀汉政权,他的人...
原创 8... 萨沙历史上的今天 1983年8月25日,中共中央发布了《关于严厉打击刑事犯罪活动的决定》,正式启动...
原创 为...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有许多为国家和民族英勇奋斗的英雄人物。他们为保家卫国,不惜献出生命,有的甚至被自己...
原创 三... 《——【·前言·】——》 三国时期,英雄豪杰辈出,能人异士更是数不胜数。 战场上刀剑无眼,死个人实属...
原创 历... 阜新,位于辽宁省西北部,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地级市。这个地方的历史可追溯到数百年前,曾多次归中原王朝直接...
原创 春... 从整体实力上来看,吴国和越国显然比不上晋国、楚国、齐国和秦国等四大传统强国。但如果我们回顾阖闾和夫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