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是一个吃苦耐劳且充满开拓精神的民族,历史上不乏许多中国人走出国门,勇敢地在海外打拼,创造出属于自己的天地。在民国时期,就有一位中国人前往非洲,尝试在这片陌生的土地上开创事业,他的名字叫程志平。
程志平出生在清朝末年的浙江温州。随着时局动荡,家乡发生了严重的饥荒,程志平为了谋生,决定离开故乡,搭乘一艘货船远赴他国。
他最终来到了法国,在这里他了解到了殖民地的概念,并意识到,与其在法国从事底层的工作,不如到法国的殖民地去拼搏一番。于是,他决定将目光投向非洲,选择了加蓬作为自己的新起点。
抵达加蓬后,凭借着坚韧的毅力和吃苦耐劳的精神,程志平迅速扎根下来。他开始在一家面包店打工,渐渐积累了经验,并发现蒂尔港有倒卖瓷器的商机,于是转行做起了瓷器生意,不久便赚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有了资本后,程志平租下一艘渔船,成为了渔贩,继续拓展生意。通过不懈努力,他又开设了一家伐木场,将非洲的大木材运往世界各地。通过这几番经营,他不仅在当地赚得盆满钵满,身家也超过了千万美元,成为加蓬的富商。
程志平的成功不仅得到了商界的认可,还赢得了当地酋长的青睐。酋长主动上门提亲,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了程志平。1942年,程志平与这位非洲姑娘结婚,并迎来了他们的儿子,取名“让·平”。
让·平从小非常聪明,几岁时就能够清楚地理清工厂账目,程志平也对他进行精心培养,为他请来了法国教师,还亲自教他中国文化。在程志平的心里,中国一直是一个无法割舍的故土,而让·平也始终将自己视为温州人,深深渴望有一天能去看一看父亲的家乡。
在加蓬完成了高中学业后,让·平前往法国巴黎继续深造,并最终获得了经济学博士学位,这在非洲是非常罕见的成就。虽然程志平希望让儿子回加蓬接手自己的生意,但让·平的心思却不在商场上。他毅然选择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希望在国际舞台上有所作为。
在联合国工作多年后,让·平回到加蓬,进入外交领域,逐渐在政界崭露头角。他利用父亲的影响力和自己建立的人脉关系,成功担任了新闻部长、矿业部长和财政部长等职务,成为加蓬政坛的新星。
让·平的出色表现引起了当时加蓬总统邦戈·翁丁的注意,邦戈非常看重他,几乎每次出国访问都带着他同行。为了进一步拉拢让·平,邦戈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了他,并给予了他极大的权力。然而,不久后,邦戈去世了。
根据邦戈的安排,他的儿子阿里·邦戈应该接替父亲的位置,而让·平则帮助阿里稳固政权,但没想到让·平逐渐展现出更大的野心。当时,程志平的儿子,作为浙江温州的后裔,竞选加蓬总统的消息引起了广泛关注。遗憾的是,最终让·平未能击败阿里·邦戈,竞选失败。
心情低落的让·平决定暂时放下政治梦想,前往中国,亲自走访父亲的故乡温州。他回到家乡后,见到了许多亲戚,也深深感受到了中国人民的热情和友好。这段旅程让他更加认同自己的华裔身份,而如今的让·平,也以自己是华裔为傲。
程志平和让·平的故事,不仅展现了中华民族的坚韧和奋斗精神,也反映了在海外华人的艰辛与成就。尽管他们的足迹遍布世界各地,但始终未曾忘记那片曾经滋养他们的故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