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元189年,汉灵帝去世,汉少帝刘辩继位,由外戚何进辅政。为了彻底消除宦官势力,何进听从了袁绍的建议,决定让董卓带兵入京。自此,近百年的汉末三国乱世便拉开了序幕。
直到公元280年,司马懿的孙子司马炎统一了三国,灭掉了东吴,结束了曹、孙、刘三家争雄的局面。司马炎的爷爷,司马懿,忍辱负重,经过多年的积蓄,终于在魏国掌权,为晋朝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司马炎作为魏国的权力继承人,最终完成了三国统一,建立了晋朝。
晋朝分为西晋和东晋,总共经历了十五位皇帝,持续了155年。然而,后人普遍认为,晋朝虽然有15位皇帝,但只有“半个明君”。这个“半个明君”指的就是司马炎。
司马炎作为晋朝的开国皇帝,在统一三国之前有过一段较为辉煌的时期。他推出了一些好的制度,使得晋朝在“太康年间”一度繁荣昌盛,这一时期也被称为“太康之治”。然而,到了晚年,司马炎的生活变得奢侈无度,后宫的佳丽多达上万人。他最终将帝位传给了自己的儿子司马衷,一个极为愚昧的皇帝,这为后来的“八王之乱”埋下了隐患。
司马衷究竟有多傻?明末清初的思想家王夫之用简洁的话语概括了他的愚蠢:“惠帝之愚,古今无匹,国因以亡。”王夫之认为,司马衷的愚昧无可比拟,最终导致了晋朝的灭亡。
司马衷从小智力低下,连父亲司马炎也早有察觉。司马炎为了测试儿子的能力,曾特意出了一些题目让他三日内完成。司马衷虽然答不出来,但聪明的妻子贾南风找来几位学者帮忙解答。当司马炎得知儿子能够解决问题时,他稍微放下心来,认为自己的儿子也许并非完全傻。但司马炎心里清楚,司马衷并非聪明,只是暂时堵住了外界的口舌。
实际上,司马炎对于儿子的愚昧心知肚明。即便如此,司马炎仍然对儿子的能力抱有疑虑,甚至担心他无法生育后代,便派宫中的妃子谢玖去教导他男女之事。谢玖出身贫贱,但貌美贤淑,被选入宫中,成为了皇帝的小妾。谢玖的到来不久后便怀孕了,为司马衷生下了儿子司马遹,这让司马炎稍稍宽慰,认为自己的儿子至少在生育上没有问题。
然而,司马炎去世后,司马衷继位,真正展现了他的愚昧。在他刚登基时,由太傅杨骏辅佐,但随着皇后贾南风逐渐掌握权力,杨骏家族遭到迫害,朝政也逐渐陷入混乱。贾南风专权,迫害朝中大臣,甚至导致了“八王之乱”,并最终引发了“五胡乱华”。
司马衷的愚昧还体现在他对百姓疾苦的漠视。曾经有一次,发生了严重的饥荒,百姓饥饿死亡。有人向司马衷上报情况,结果他冷冷回应:“没有饭吃,为什么不吃肉粥呢?”这句话成为了后人对司马衷愚笨的经典例证,足以说明他完全无法理解民间疾苦。
综上所述,历史对司马衷的评价大多是“愚昧”或“白痴”,王夫之更是直言他的愚蠢是前所未有的。正是因为司马衷的无能,才使得西晋走向了灭亡。尽管有争议,特别是在《晋书》中的记载并未完全揭示司马衷的为人,但从“何不食肉糜”这一事件来看,司马衷确实无法被视为一个明君。
历史记载中的司马衷,是一位因无知和懦弱丧失国家命运的皇帝,他的愚昧为后世留下了深刻的警示。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