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识张九龄:夫人墓现身西安与泽被后世的“岭南第一人”
迪丽瓦拉
2025-10-16 15:07:39
0

日前,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发布了一座特殊墓葬的考古成果简报。墓志有言,墓葬的主人名为董韶容,为“大唐金紫光禄大夫行荆州长史张氏故妻”,考古工作人员推测,这位荆州长史张氏,正是历史上第一位岭南宰相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望月怀远》中,张九龄留下了千古名句;“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开元盛世宰相任期内,张九龄以追求清操,任人唯贤的作风为文官队伍建设起到了积极作用。

南都N视频记者勾稽史料发现,张九龄在多个领域为广东留下丰厚的“遗产”。例如,他主持开凿岭南与中原之间的重要交通线路大庾岭路(梅关古道),连接故乡与中原,成为古代的“京广线”,泽被后世一千多年。直至1936年粤汉铁路开通之前,它一直为沟通南北、振兴文教、促进融合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如今,岭南各地都有张九龄的印记。“以民为本,德望为先,才杰廉明,尚直宽和”的“九龄风度”,仍然在其故乡,激励人们前行。

张九龄塑像。来源:韶关市曲江区史志办

风度得如九龄否?

近日,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在集中考古成果发布会上,发布了西安发掘的董氏家族墓地中一座特殊墓葬。墓志有言,墓葬的主人名为董韶容,为“大唐金紫光禄大夫行荆州长史张氏故妻”。

董韶容墓志志石拓本。

开元二十五年、金紫光禄大夫、荆州长史、张姓——考古人员检索史料,符合条件的只有唐朝首位岭南宰相张九龄。

张九龄乃何许人也?

史料记载,张九龄字子寿,又名博物,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市)人。武则天长安二年(702年),张九龄登进士第,此后官场浮沉,多次被召入京。张九龄历任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中书令等职。作为宰相期间,他的施政方针,缓解了社会矛盾,对巩固中央集权维护“开元盛世”起到了重要作用,被后世誉为“开元之世清贞任宰相”的三杰之一。

张九龄画像。

张九龄是唐代第一位庶族科举的宰相。他任宰相期间,坚持选贤举能,用人不看重门阀,重视德望和文才。他认为用人应视德才为先,不以个人资历功勋为标准;宜唯才取实,不以个人亲疏喜恶为依据;以实绩为重,不以个人背景名望为衡量。

担任宰相期间,他曾力阻玄宗启用牛仙客为尚书,认为其虽有地方治理的经验,但终究学识不足,“目不知书”。有研究学者认为,出身庶族、科举入仕、官至宰相的张九龄对文官制度的形成起到了积极作用。

这位从岭南远道而来的贤才给唐玄宗留下了深刻印象。开元二十四年(736年),唐玄宗迁张九龄为尚书右丞相,免去了参知政事的职务。《旧唐书》记载,宰相每次推荐公卿,唐玄宗依然必定问:“风度得如九龄否?”

南都N视频记者查阅史料获悉,除了政治上的重要影响,张九龄也是第一位在诗坛上产生了巨大影响的岭南诗人。有学者认为,“九龄风度”落于诗篇当中,是盛唐的先声。他开启山水诗“清澹”一派,在诗史上具有转型意义。

张九龄有文集二十卷,其年谱编撰者在序言中写道,张九龄学识渊博,“举凡经、史、子、集不博洽,儒、佛、道学熟稔精研。”

宋代严羽从诗史的角度提出“张曲江体”的说法,认为张九龄的诗自成一家,代表了唐诗史乃至整个诗史一个重要的阶段。张九龄留下的《曲江集》诗作《感遇十二首》《望月怀远》等,以兰桂、明月寄寓高洁志趣与家国情怀,诗风清雅,影响李白、杜甫等后世大家。其中,《望月怀远》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流传至今。

张九龄的岭南“遗产”

张九龄的曾祖父张君政曾任韶州别驾。父亲张弘愈因为张九龄显贵,被追赠为广州刺史。张九龄多次往返于中原与岭南之间,他的政绩给岭南留下颇多影响。其中一条便是开辟从岭南来到京城的道路。

开元四年(716年)秋,时任左拾遗、内供奉的张九龄告病回乡。回乡之路要翻越横跨江西与广东交界的大庾岭。路途中,艰辛的旅途、商旅运夫的劳苦,让张九龄有了向唐玄宗请求开凿新路的想法。这就是梅关古道——如今已成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梅关古道。来源:大余梅关景区

在玄宗的支持下,开元四年(716年)冬,张九龄以左拾遗内供奉身份主持筑路工程,勘测、设计路线等工作均亲力亲为。工程启动时正值农闲时节,得到了当地老百姓的踊跃拥护,不到两年即宣告完工。

它长十多公里,南通广东南雄,北接江西南安,可供五辆马车并行,沿途还设有驿亭。

张九龄为它的开凿亲笔题序,描述沿途商贸繁华景象:“于是乎鐻耳贯胸之类,殊琛绝责之人,有宿有息,如京如坻;宋与夫越裳白雉之时,尉佗翠鸟之献,语重九译,数上千双,若斯而已哉!”

这条新开凿的翻山路“坦坦而方五轨,阗阗而走四通”,向北联通了政治经济文化发达的中原地区,东南联通了新兴的经济文化重地江淮地区,被研究者称为古代的“京广线”,泽被后世一千多年。

明代学者丘濬说,自唐代张九龄主持开凿大庾岭路,“五岭以南之人才出矣、财货通矣,中朝之声教日远矣,遐陬之风俗日变矣。”直至1936年粤汉铁路开通之前,大庾岭路一直为沟通南北、振兴文教、促进融合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张九龄雕像。

南都N视频记者查询获悉,有论文表示,大庾岭路开通后,成为唐以后中国古代内地通往岭南持续发挥作用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陆上交通通道。北方人口的南迁,把内地先进的生产经验和文化带到了岭南,到了宋代岭南的发展逐步赶上全国发展水平。

据论文统计,北宋时广东的居民户数是唐代的2.8倍,粤北的人口密度已非常接近全国的平均人口密度。随着岭南的发展,唐宋在岭南东部特别是粤北地区密集设立州县地方机构,充分反映了岭南东部政治经济地位的上升。

张九龄留下的诗文也在后世的岭南文学中不断激起典范的回声。有论著总结,前人整理岭南诗文总集,大多以张九龄为始祖,如清代的《广东文献》《粤东诗海》《岭南风雅》《岭南诗存》等均自张九龄起。

岭南诗论家普遍把张九龄推到了岭南诗宗地位,是公认的陶冶一方风气的文学先辈。被誉为岭南三大家之一的屈大均把张九龄尊为广东诗人鼻祖:“吾粤诗始曲江……千余年以来……作者彬彬,皆谨守曲江规矩。”

张九龄的精神新内涵

“所不卖公器,动为苍生谋。……感激有公议,曲私非所求。”为政不求名位爵禄,而在乎民生福祉,王维、孟浩然、杜甫、王昌龄、苏轼等文坛大家都曾为张九龄的高风亮节所动容,以诗文相颂。在他的垂范激励之下,韶关从唐至清,共涌现进士近200名,凭人杰地灵而闻名遐迩。

千年之后,“九龄风度”增添新意。广东省纪委监委在纪念张九龄的专文中写道,新时代的九龄风度是“以民为本,德望为先,才杰廉明,尚直宽和”的精神,为其注入了崭新的时代内涵。

如今,韶关处处都有张九龄的印记。遍布辖区三江六岸的网红打卡地点——“风度书房”,其灵感同样来源于“九龄风度”。

在韶关北侧,安静坐卧着张九龄的家族墓地。这座墓葬是一座典型的关中形式与南方形式相结合的壁画墓:弧方形穹窿顶墓室是关中形制,而甬道中的耳室和棺床设于墓室中央以及壁画布局均为南方式样。1960年,广东省文物管理委员会与华南师范学院历史系对张九龄墓葬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后来,这里成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张九龄纪念公园。

2020年1月,张九龄辞世1280周年。占地面积超1.4万亩的韶关张九龄纪念公园和韶州历史文化博物馆同时宣布动工。公园坐落于北江河畔的回龙山,地处三区交界,总面积近万亩。仿唐风格的韶州历史文化博物馆,高81米,主楼明五暗九,红墙黑瓦、飞檐斗拱,尽显古朴雄浑。登上博物馆顶层,凭栏俯瞰,三江蜿蜒、城市繁华尽收眼底,风从江面来,似携着张九龄的诗意与豪情。

在韶关南侧,风度楼静静伫立着。从北宋天禧年间到如今,它见证着韶关的风雨变迁,见证着张九龄的故事、精神和文脉在这片土壤上被传承讲述、赓续相传。

粤剧《张九龄》剧照。

2024年3月22日至23日,一连两个晚上,以张九龄在梅岭开凿山路为故事原型的新编历史题材粤剧《张九龄》首次“回乡”在韶关剧院公开演出。

全剧共有“请旨开岭”“相约救民”“面圣呈果”“阿吉掉崖”“月下问佛”“九龄独锹”和“感召百姓”七折。当千年前的故事在充满水墨意蕴的浪漫舞台上点点铺开,张九龄排除万难开凿梅关驿道的故事走出文本,走出画像,走回了家乡的观众面前。

今年“5·18国际博物馆日”期间,“风度得如九龄否——张九龄和他的时代”在韶关市博物馆第二展厅开展。展览以韶关罗源洞山麓张九龄墓葬早年考古信息为线索,汇聚来自广东多地博物馆的百余件唐代珍贵文物,其中,一批出土于韶关唐代张九龄、张九皋(张九龄弟)墓的珍贵文物首次“回乡”,在韶关与公众见面。

在此10天前,一批来自香港马景灿纪念英文中学的学生来到韶关的张九龄纪念中学,重走张九龄的成长轨迹。

校园内,张九龄雕像岿然屹立,诗词长廊墨香萦绕,红砖青瓦间镌刻着“草木有本心”的哲思。学生们看着用3D技术“复活”的张九龄,聆听张九龄的千年独白。在这位岭南宰相成长、读书、入仕、长眠的土地上,又有一代代新时代的青年学子,在“九龄风度”的熏陶中,走向他们的人生之路。

出品:南都即时

统筹:南都N视频记者 向雪妮 马辉

采写:南都N视频见习记者 李思涵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抗... 众所周知,蔡廷锴将军在1932年“一二·八”淞沪抗战时期担任十九路军的军长兼副总指挥,是广为人知的抗...
原创 皇... 在清朝,每位皇帝(除宣统帝外)都有五个不同的称号:名字、年号、庙号、谥号和入葬前的称号。这些称号有严...
原创 西... 作为西汉开国的第一功臣,萧何的善终经历了很多波折,但最终的原因可以归结为他的聪明、谦逊和适时的应对。...
原创 唐... 安史之乱持续了八年,是大唐由盛转衰的关键转折点。事实上,朝廷曾多次有机会提前结束这场动乱,但由于唐玄...
“老邓你不能去,你的命比我值钱...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张国 10月15日,“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邓稼先之子邓志平在一场传承弘扬“两...
原创 被... 1965年12月,湖北荆州的漳河水库在进行灌溉工程施工时,意外地发现了一座距今2500年的楚墓。墓中...
原创 贾... 《红楼梦》第六十三回通过描写贾敬的“宾天”,暗示了皇帝的死亡,这个“宾天”实际上是在隐喻明朝嘉靖帝的...
原创 越... 在开始讲述这个故事之前,作者先来做一个简单的科普——关于明朝第十二位皇帝明穆宗,也就是隆庆皇帝朱载坖...
原创 他... 唐玄宗李隆基通过“唐隆政变”和“先天政变”成功登上皇位,然而,许多参与政变的功臣们,最终都遭遇了悲惨...
原创 冈... 在战败的阴霾中,日本曾经的野心被深深的悔恨所笼罩。石原莞尔曾提出过一套被称为“石原设想”的战略,他设...
原创 浅... 人类的权力始于阶级社会,提到权力的行使,就离不开廉洁与腐败的问题。而要有效打击腐败,最好的办法就是通...
原创 张... 在历史的长河里 两个人物以不同的轨迹抵达同一个光亮 曲啸 这位中国当代著名的教育家 心理学家 与演讲...
原创 自... 在之前的文章中,作者和大家分享了一些苏联时期的历史故事,比如苏联军队的规模、外交策略等。今天,我们要...
原创 “... 阅读本文前,如果您喜欢这类内容,记得点击“关注”,这样不仅方便您参与讨论与分享,还能让您感受到更多独...
原创 郑... 自古帝王多薄情,尤其是权力的争夺往往使兄弟姐妹反目成仇。历史上,无数王朝的更替都伴随着血腥的斗争,夺...
原创 铁... 从1908年2月赵尔丰开始担任西藏驻藏大臣起,他便踏上了长达六年的征战道路。这一时期,英国开始干涉西...
原创 朱... 朱棡:从暴戾藩王到贤王的传奇一生 在明朝的历史上,朱棡这个名字总是伴随着各种复杂的评价。他曾是那个暴...
原创 严... 引言: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人建立的朝代,其盛衰成败常成为后人热议的话题。许多人为明朝的覆...
原创 孙... 1965年10月29日,一架飞机缓缓降落在台湾松山机场。这架飞机上坐着的,正是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为...
原创 1... 1957年的一天,周总理突然收到消息,李克农外出的时候不慎摔倒,伤势非常严重。总理十分着急,立即指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