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在一次军委会议上,邓公推翻了毛主席制定的一条规定,遭到众人反对,担心他这样做,会和毛主席制定的路线背道而驰。
没想到邓公站来说道:“放手去干,有什么事我一人负责!
毛主席制定的这条规定是什么?邓公又为何要推翻呢?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
事情要从1955年新中国第一次大授勋说起,这一年9月27日,经过三年的衡量和评选后,新中国第一次大授勋在中南海隆重举行,毛主席、周总理等中央领导人亲自为各位功勋授衔。
军衔是对各位功勋功绩的肯定和认可,也是我军向正规化迈出的一大步。虽然在授勋过程中,因为军衔高低发生了一些争论,但整体来说结果还是好的。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军衔制度暴露出了一些弊端,逐渐出现了一些对“军衔等级”执着追求的人。
原本军衔是为了更好地管理部队,但是个别人却把更多的精力用在敛财升迁、拉帮结派上。
这是有违军衔制设立初衷的,也是毛主席等老一辈革命人所不能容忍的。
毛主席还在一次会议上批评这种行为,说搞脱离人民群众这一套的,和当年的国民党就没有什么区别!
最终,经过毛主席和党中央长时间的认真讨论后,于1965年,在全军取消了军衔制度。
从此不管是普通士兵,还是军事将领,肩上都不再戴“花”,而是统一穿着只有一颗红星和一面红旗的军装。
不得不说,此举在当时直接根除了攀比之风。
但是前面也说了,军衔制度本身对于军队的管理还是非常有效的。军衔制取消后,解放军的管理混乱问题又再次出现了。
和平时期尚未显现,不过1979年中国发起对越自卫反击战把这个问题暴露了出来。
官兵们平常的训练活动,基本都集中在自己的连队中,对于上下级比较熟悉。可等上了战场后,各单位混合作战时,各级指战员就蒙了,很多人都不认识,也没有军衔,根本无法区分哪个是官,哪个士兵,给指挥作战带来了不小的麻烦。
于是,邓公在1982年的军委会议上明确表示,有必要恢复军衔制。结果却遭到了众位军委领导的反对。
大多数人都认为,推翻毛主席生前制定的规定,违反了毛主席的思想路线。
邓公据理力争地说道:“我们不是完全照搬过去的军衔制度,而是在符合国情的基础上,重新制定一套军衔制度,更加适合我们,也更加科学!未来我们的国家会长期处在和平时期,最高军衔只到上将就可以了!”
邓公的这个提议相当有远见,没有战事后,部队里立功的机会少了很多,军衔晋升的速度自然也慢了下来,很多人终其一生也没有机会晋升,缩减军衔分级,更符合国家情况。
最后,邓公给大家吃了一颗定心丸:“放手去干,有什么事我一人负责!”
邓公经历“三起三落”,什么大风大浪没见过,国家建设不能因为害怕犯错就不去尝试,照这样下去国家还如何向前发展?
有了邓公这句话,中央军委很快推出了新的军衔制度,1988年9月,授勋大典再度在怀仁堂举行,与1955年大授衔相比,此次授衔取消了元帅与大将军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