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宫里的太监,活得比纸还薄。别以为伺候主子只是端茶倒水,就说给慈禧梳头这事儿,多少人脑袋都没保住,也就李莲英能混到最后。
老辈人传下来的说法,李莲英给慈禧梳头时,眼神得跟猫似的,余光得盯着梳子尖。万一掉根头发,绝不能让慈禧看见 —— 赶紧趁递发油的空当,手指头一捻就塞嘴里咽了。你说这得多心惊?头发丝儿细得跟棉线似的,可在宫里就是掉脑袋的罪证,说是 “扫了主子的兴”。
这可不是瞎编的。之前有个小太监,梳头发时掉了两根,手忙脚乱去捡,反而让慈禧瞅见了。老太太当时没说话,当天下午就让人把这太监拉去慎刑司了,后来再也没人见过他。宫里的规矩就是这样,不起眼的小事,转眼就能要了命。
李莲英能活下来,还不是靠这点小心思。他不光藏头发,伺候慈禧吃饭都得记着菜名,第几道菜是红烧肘子,第几道是清蒸鸭子,下次慈禧想起来,得立马报出来。宫里那些瓶瓶罐罐放哪儿,节庆典礼的规矩怎么来,他比内务府大臣都门儿清。大臣家有喜事想请慈禧去,都得提前找他请教布置,生怕错了半分。
可光细心还不够,得懂藏拙。当年安德海跟李莲英是一个师傅带出来的,起点比他高多了。辛酉政变时帮慈禧传消息,成了大红人,娶媳妇慈禧都赏钱赏绸缎。结果呢?借着采办龙衣的由头南下,船上挂龙旗,还跟地方官要银子,闹得人尽皆知。山东巡抚丁宝桢一上奏,朝廷立马就准了斩立决,暴尸三天,多惨。
李莲英就精多了。后来他陪醇亲王去看北洋水师,慈禧给了他二品顶戴,他自己偷偷换成四品的,一路跟在亲王后面伺候,连话都不多说。地方官想巴结他,送礼都不敢收。你说他傻吗?这才是聪明。安德海就是太把自己当回事,忘了顺治爷立的铁牌 —— 太监不许出皇城,不许交外官。
宫里的太监,说白了就是主子的影子,不能有自己的脾气。李莲英伺候慈禧五十多年,慈禧再生气,他都能笑着接话。有次慈禧把砚台摔了,墨汁溅了他一身,他还跪着说 “奴才笨,没接住主子的宝贝”。换别人早吓傻了,他倒能顺嘴给个台阶下。
不过这智慧也换不来好下场。后来挖开李莲英的墓,棺材里全是金银珠宝,可就剩个脑袋,身子骨哪儿去了至今没人知道。有人说他得罪了太多人,出宫后让人杀了;也有人说他是病死的,家里人故意藏了身子。不管怎么说,伺候人一辈子,最后连个全尸都没有。
想想也是,太监这行当,哪儿有什么真智慧?不过是在刀尖上找活路罢了。藏头发、装孙子、守规矩,每一步都是拿命换的。安德海张扬死了,李莲英低调活了,可到头来还不是落得个不明不白?这宫里的生存法则,听着是智慧,细想全是心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