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开三国历史,诸葛亮和司马懿这两个名字总是被放在一起比较。
一个是蜀汉丞相,羽扇纶巾指挥千军万马;一个是曹魏权臣,最终让司马家族夺取了天下。
很多人觉得他们旗鼓相当,你来我往斗了几十年。真实情况真是这样吗?
如果我们仔细查阅正史记载,会发现一个让人意外的真相——这两个人压根就不在同一水平。那么,到底谁的能力更强呢?
曹操这个人疑心特别重,看人很准。
司马懿年轻时确实有点本事,尚书崔琰、南阳太守杨俊这些当时的名人都夸他,说这人将来不得了。
曹操心里很清楚,知道司马懿有野心,就想了个办法——把他弄来给儿子当家教!
208年左右,司马懿被强行征召进曹操的府邸。表面上看这是重用,实际上就是软禁。
曹操让他教曹冲和曹丕读书,听起来体面,做起来憋屈。
司马懿整天待在府里,教两个公子哥认字写文章,哪有机会施展才华?朝廷里的大事轮不到他参与,军队里的征战更是想都别想。
这段日子司马懿过得相当煎熬。他出身河内司马家,那是顶级世家大族,从小接受的教育就是要建功立业。
现在倒好,成了个高级家庭教师,每天面对的就是两个少爷和一堆竹简。外面天下大乱,各路英雄争霸,他只能听听传闻,干着急。
这种边缘化的状态一直持续到220年前后。
期间司马懿只有一次机会露脸——关羽北伐襄樊的时候,他给曹操献了个计策,建议联合东吴对付关羽。
这招确实管用,孙权派吕蒙偷袭荆州,关羽最后败走麦城。
司马懿总算证明了自己还有点用处,这也是他在曹操手下为数不多的高光时刻。
再看诸葛亮这边,人生轨迹完全不同。他小时候命苦得很,三岁母亲去世,八岁父亲也没了。
跟着叔叔诸葛玄到处流浪,后来叔叔也死了,他只能带着弟弟妹妹在南阳隐居。那时候的诸葛亮就是个普通农民,在卧龙岗种地度日,没人知道他是谁。
207年到208年间,刘备三次上门拜访。
第一次去,诸葛亮不在家;第二次去,还是不在;第三次去,诸葛亮在睡午觉,刘备就在门外等着。
这个故事大家都听过,就是著名的《三顾茅庐》,关键是刘备的态度——他是真心实意请人才,不是做做样子!
诸葛亮出山后,刘备给了他什么?军师的位置、实权、信任,几乎是放手让他干。
赤壁之战前后,诸葛亮去东吴谈判,刘备完全不担心他跑路或者背叛。
夺取荆州后,诸葛亮负责后方内政,刘备带兵打仗,两人配合得天衣无缝。
更关键的是隆中对这个战略规划。诸葛亮见到刘备第一面就提出来了:先占荆州,再取益州,然后从两路出兵北伐中原。
这个计划听起来很疯狂,刘备当时就是个到处流浪的败军之将,手里没地盘没兵马。诸葛亮敢提,刘备敢信,这才是最难得的。
刘备去世前,把儿子刘禅和整个蜀汉都托付给诸葛亮。这不是客套话,是真的放心。
诸葛亮从此成了蜀汉的实际掌权者,军政大权一把抓。这种信任和权力,司马懿在曹操手下连想都不敢想。
220年曹丕称帝,建立曹魏政权。司马懿的日子突然好过起来。
曹丕对他的戒心没有曹操那么重,给了一些官职,司马懿总算不用再当家教了。
这段时间他过得挺舒坦,朝会参加参加,政务处理处理,没有太大压力。
诸葛亮这边完全是另一个状态。刘备病逝后,蜀汉内忧外患。国家小,资源少,人才也不多。
诸葛亮既要管内政,又要管外交,还要筹划北伐。他把自己当成三个人用,每天工作到深夜。
蜀汉的朝政大小事情,诸葛亮都要亲自过问。有人犯了错,该罚就罚,该杀就杀;有人立了功,该赏就赏,该升就升。
连军队里打军棍这种小事,超过二十杖的他都要批准。这么搞下去,身体怎么受得了?
北伐更是耗费心力。蜀汉要打魏国,就像小孩跟大人打架,本来就不占优势。
诸葛亮必须把每一步都算好,粮草运输、行军路线、兵力部署、战场指挥,哪个环节都不能出错。
他连续发动了几次北伐,每次都是亲自带兵,亲自制定作战方案。
这种工作强度持续了十几年。诸葛亮本来身体底子就不算好,年轻时隐居种地,生活清苦。出山后整天操劳,饮食起居都不规律。
到了五十岁左右,身体明显撑不住了。走路都费劲,说话也没力气,整个人瘦得不成样子。
234年,诸葛亮在五丈原病逝,年仅54岁。蜀汉失去了主心骨,从此一蹶不振。
司马懿活得比诸葛亮长多了。诸葛亮去世的时候,司马懿还能再活十几年。这十几年里,他慢慢爬到了曹魏的权力顶峰。
能力上说实话,司马懿确实不如诸葛亮。诸葛亮北伐的时候,司马懿几次被调去抵抗,每次都采取守城不出的策略。
不是他战术高明,是他知道自己打不过,只能拖时间。诸葛亮想速战速决,司马懿就是不出来,耗着你的粮草,耗着你的精力。
这招看起来窝囊,其实很管用。蜀汉国小,粮食有限,每次北伐都要算着日子打。
司马懿躲在城里不出来,诸葛亮再厉害也没办法,只能撤军。几次三番下来,诸葛亮被活活拖垮了。
司马懿赢在哪里?就是两个字——能活。他保养得好,心态也好,不跟你硬拼,就是“拖”。
你诸葛亮再聪明,身体垮了就什么都没有了。司马懿等到诸葛亮死,等到曹魏内部出现权力真空,然后一步步把司马家推上去。
后来司马懿发动政变,控制了曹魏朝廷。他的两个儿子司马师、司马昭继续掌权,最后他孙子司马炎建立了晋朝。
这个结果不是因为司马懿比诸葛亮厉害,是因为他活得长,等到了机会。
历史有时候就这么残酷。能力强的人不一定笑到最后,活得久的人才有机会改写结局。
诸葛亮如果再多活十年,整个三国的格局可能都要重新写。可惜历史没有如果,只有结果。
看完这段历史,答案已经很清楚了。诸葛亮和司马懿根本不是一个级别的对手。
诸葛亮从出山开始就掌握实权,制定战略,统领全局,是真正的顶级人才。司马懿前半辈子被压制,后半辈子靠守成和等待。
真要比能力,司马懿差了一大截。只是诸葛亮把命都搭进去了,司马懿活得更长一些,最后捡了“便宜”!
信息来源: 《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陈寿著,西晋史学家) 《三国志·魏书·司马懿传》(陈寿著,西晋史学家) 《资治通鉴·汉纪》(司马光编撰,北宋史学著作) 《后汉书》(范晔著,南朝宋史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