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姜维自杀殉国后,仍然被人剖腹取胆?
迪丽瓦拉
2025-10-17 14:06:32
0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在袭取天水的时候,采用了“调虎离山”之计,自以为魏军中无人能破,结果被姜维识破,诸葛亮于是看中姜维的才华,设计让姜维投降蜀汉。

可以说,姜维在《三国演义》中出场就给人感觉很厉害的人设。

其实,真实历史上姜维本是曹魏政权中因为父亲的军功而赐官的参军,没有啥话语权,后来诸葛亮出祁山的时候,郭淮逃走,把姜维等人扔下,别人担心姜维已经叛变,等姜维回城的时候,不给他开城门,最后不得已投降诸葛亮。

此时蜀汉紧缺军事人才,类似姜维这样在曹魏阵容不受重视的将领,到了诸葛亮的手上就当成了宝,在姜维27岁的时候,封其为当阳亭侯,我以前讲过蜀汉上层的侯爵,几乎就是很难封侯,姜维能够27岁被封侯,是取得诸葛亮相当信任的。

诸葛亮死后,由于杨仪与魏延发生矛盾,虽然杨仪杀死魏延,但是杨仪后来也并未受到重要,反而是从曹魏投降而来的姜维逐渐掌握蜀汉的军事大权。

姜维继承诸葛亮遗志,继续主持北伐大业,前后北伐十一次,总体上来说是胜多败少,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军事人物。

然而为何蜀汉胜多败少,最后还会走向衰亡呢?主要原因就是,姜维胜仗都打在前面小规模的战役上,而败仗都在后面邓艾出世后的大规模战役上。

另一方面,姜维相对于诸葛亮谨慎的军事思想来说,采取比较冒进的策略,想要取得更大的战国,比如在汉中的防守策略上,诸葛亮时期一直采取谨慎的防守策略,在各个关口派大军把手,纵使你千军万马,想要进入汉中也费劲。

但是姜维采取放弃外围据点,以图吸引曹军主力军队进入汉中,然后实施围歼的军事思想,即使不能取得围歼,也会极大的消耗魏军的经济,最后不得已的情况下选择退军。

在司马昭取得蜀国政权后,鉴于姜维屡次北伐,绝对讨伐蜀国,派遣钟会与邓艾两路军队进攻蜀国。

在姜维的“冒进”的防御政策下,魏军得以进入汉中,结果就是蜀军不断被突破,差点就进入蜀地。

最后,姜维和廖化退守剑阁才算抵挡住姜维的进攻,假如姜维能够采取谨慎的防御策略,局势也不会这样恶化。

但是蜀地毕竟易守难攻,钟会与姜维对峙很长时间,最后已经在商议撤退,但是这个时候的曹魏名将邓艾却从景谷道直取绵竹,刘禅在成都本来有充足的粮草能够再战,但是却选择了投降,并且下令让姜维也投降。

姜维无奈之下,只能含恨向钟会投降,显然,在姜维蜀国输的不甘,是属于偶然性事件,因此姜维密谋了一次大阴谋。

当时的钟会心态是有点飘的,伐蜀之后,朝廷直接封钟会为司徒,封县侯,俩儿子为亭侯。

于是姜维就利用钟会这个心理劝钟会造反。

当时姜维给钟会讲了几个小故事,分别是韩信和文种因为功高震主被杀,只有范蠡功成身退,然后说钟会自出道以来,功劳无数,现在正是归隐的时候。

姜维这一番话,直接说到钟会的心坎里面了,干了这么多的事,立了这么大的功,竟然要归隐,谁能接受得了。

在这个时候,姜维在劝钟会据蜀地而自立,以图霸业,钟会于是开始策划谋反。当时钟会最忌惮的是邓艾,于是先实名举报邓艾要造反,司马昭随即压邓艾回京,邓艾走后,钟会开始执行,结果他的部下不听从他想要造反的命令,最后爆发兵变。

结果钟会、邓艾、姜维等人都死于这场兵变。

关于这场兵变,我倒是认为可能是司马昭早就计划好的,由于邓艾和钟会都有功劳,而且手中掌有兵权,假如真的造反,那后果肯定很严重,等到钟会诬陷邓艾的时候,在没有证据的情况下就抓邓艾回京,然后给钟会写信说:“我担心邓艾不服命令,今派遣中护军贾充率步兵和骑兵万余人入斜谷,驻扎在乐城。我亲自率十万大军驻扎在长安。我们不久就可以相见了。”

钟会心里清楚,如果要捉邓艾,钟会一个人就能摆平,现在司马昭要亲自来,很可能是要对钟会动手,所以逼得钟会不得不造反。

我们再来看钟会造反之可笑,这边没动手,那边就发生兵变,很明显中层将领都接到钟会将要造反的信息,所以才会发生兵变。

从这一点来说,姜维给钟会讲的那几个小故事,还是很有预见性的,也比较符合司马昭腹黑的人设。

其实,不止是姜维被乱军砍死,钟会死后,乱兵将原蜀汉太子刘璿、左车骑将军张翼、汉城护军蒋斌、太子仆蒋显、大尚书卫继等全部杀害。就连关羽家也被庞德子庞会灭门。

可以说,这就是一次借兵变对蜀汉政治力量进行一次大清洗,从此之后,蜀汉再也没有自立的机会。

至于姜维被“剖腹取胆”应该是出自《三国演义》中的桥段,事实上只是死于乱军之中。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溥... 溥仪,清朝的最后一任皇帝,一生经历了五段婚姻。然而,他曾说过,每一次结婚几乎都只是匆忙地看过照片,便...
原创 朱... 在古代封建社会,能够白手起家成为皇帝的例子非常少,刘邦和朱元璋是其中最为人知的两位。他们都出生贫寒,...
原创 刘... 刘伯温究竟有多聪明?他临终前送给朱元璋一筐活鱼,这个举动让朱元璋百思不得其解,直到17年后才恍然大悟...
原创 西... 张学良领导的东北军,除了蒋介石的中央军外,是中华民国时期唯一拥有海、陆、空完整编制的军队。这个部队最...
原创 颠... 隋唐帝国是继秦汉之后,第二个建立起完整体制的帝国。这一体制的形成,与北魏的积累有着紧密的关系。如果没...
原创 东... 熟悉中国历史的人都知道,周武王创建了西周,开启了一个持续了800年的王朝,这也是中国历史上最为长久的...
原创 三... 看过《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曹操在赤壁之战中大败,从而未能实现统一天下的梦想。那么,曹操为什么在这场...
原创 年... 年羹尧是清朝时期的名将,关于他的家产一直是大家关注的话题。尤其是在他被雍正皇帝抄家时,究竟抄出了多少...
原创 曹... 在中国历史上,篡权者通常被视为乱臣贼子,他们的行为往往让他们在历史中遗臭万年。最为人所知的篡位者是王...
别被 “远古外星人” 骗了!伪... 打开短视频,总能刷到“埃及金字塔是核工厂”“美洲毒蛇土墩是外星人杰作”“远古文明掌握反重力技术” 的...
原创 日... 日俄战争与清朝的隐秘策略:表面中立,暗中扶日 在1904至1905年间,为了争夺中国东北及朝鲜的控制...
原创 清... 清代是由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这一历史背景使得后代对清朝政权产生了不少偏见。特别是在清朝初期,统治者对...
辽上京遗址皇城内有新发现→ 10月23日,记者从辽上京考古队获悉,经过5个多月的考古发掘,辽上京考古队在遗址皇城内西南部新发现并...
原创 是... 导语: 吴三桂拒绝康熙皇帝的削藩旨意,背后隐藏着复杂的权力斗争、个人野心以及部下的强烈反抗情绪。表面...
原创 中... 在中国历史上,使用“仁宗”庙号的皇帝通常被认为是宽厚仁爱、富有仁德的君主。共计四位皇帝曾使用这一庙号...
原创 俄... 曾几何时,俄罗斯的权贵阶层与最高权力者坐在同一张牌桌上,他们共享同一套游戏规则。那时,只要克宫发出一...
台湾青年:“台独”遮掩不了历史... 台湾学生林景茂接受媒体采访。中国网记者 李智 摄 中国网10月25日讯(记者 李智)台湾自古以来就是...
原创 李... “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这个词,来自北大教授钱理群的定义。按照他的说法,精致的利己主义者通常具备高智商,...
珍贵画面!80年前台湾光复影像... 今天是首个台湾光复纪念日。1945年10月25日,在日本宣布投降2个多月之后,中国战区台湾省受降仪式...
原创 三... 2021年,四川三星堆遗址又有了新的考古发现,迅速吸引了人们的关注。这些新发现的六个祭祀坑中,出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