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东京奥运会期间,美国女运动员苏尼莎·李在女子个人体操项目中夺得了金牌。因为她姓“李”,很多中国网友猜测她可能是华裔。然而,经过了解,大家才发现,原来苏尼莎·李并不是华裔,而是美国的苗族人。
从历史上看,苏尼莎·李的祖籍可以追溯到老挝。其实,在美国的苗族人口已经超过了三十万,而这些苗族人大多有着复杂的历史背景。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了解苗族的历史,尤其是苗族如何从中国迁移到美国。
在古代,苗族是中国中原地区九黎族的后裔。大约五千多年前,九黎族和其他部族一起生活在中原。随着九黎首领蚩尤在黄帝之战中失败,苗族的祖先撤退到中国的长江中下游一带。经历了几百年的战乱,苗族人最终定居在今日的湘西、云南、贵州等地区,形成了独特的文化。
但是,苗族人如何从中国迁移到美国呢?这个故事要从中国古代的“羁糜政策”说起。古代中国的中原王朝常采用这种政策管理边疆少数民族,通过朝贡和经济手段维持与边疆地区的联系和控制。西南地区的苗族政权往往拥有较高的自治权,土司制度更使苗族社会较为封闭,很多苗族人无法接受外界教育,文盲率较高。
直到清朝雍正时期,中央政府为了加强对西南的控制,推行“改土归流”政策,取消了土司制度。一些不愿融入汉文化的苗族土司开始带领部族迁往老挝定居,形成了老挝境内的苗族社群。
进入20世纪后,苗族人移居美国的故事与美国在越南战争中的介入密切相关。在1960年代,越南战争爆发,美国为了阻止越南的统一,支持了包括老挝在内的多个东南亚国家的亲美势力。老挝的苗族王宝等人也支持美国,甚至与老挝的敌对势力进行战斗。然而,随着美国在1975年从越南撤军,老挝的苗族军队遭到报复,很多苗族人被迫逃离,前往泰国避难。
在联合国的帮助下,这些苗族人最终得以移民美国。尽管移民过程非常缓慢,第一批苗族人在80年代末时已经定居美国,至2000年,移民数量增至18万人。如今,美国的苗族人口已经突破30万。
然而,移民进程缓慢的原因之一是,苗族的文化和教育程度普遍较低,尤其是第一代移民,大部分人不懂英语,很多人甚至连汉语都不会说。随着时间的推移,第二代苗族人普遍只会英语,苗语和汉语逐渐被遗忘。
尽管如此,很多苗族人仍然努力维护自己的传统文化。例如,在美国的苗族社群中,常有文化沙龙、传承协会和苗文学校等组织,帮助后代保持苗族语言和文化。然而,由于语言和文化的差异,很多苗族人并不认同自己是华人。即使他们的祖先是中国的苗族,但他们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已经与中国有了很大的区别。
这种现象不仅仅发生在苗族身上,类似的情况也出现在其他南方民族中。例如,云南的傣族曾经从北方迁徙到云南,并在南宋时期建立了大理国。后来,一部分傣族人迁移到了泰国,逐渐形成了泰族。而越南的京族,虽然与中国的越南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但他们的文化和语言已经发生了显著变化。
总之,美国的苗族人和中国苗族的祖先有着相同的血脉,但他们的文化和认同感已经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尽管如此,今天的美国苗族依然在努力保持自己的传统文化,并通过教育、社群活动等方式,将这些文化传递给下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