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罗马历史:费边战略!避免正面对抗
迪丽瓦拉
2024-11-23 15:11:17
0

原标题:古罗马历史:费边战略!避免正面对抗

古罗马历史:费边战略!避免正面对抗

关键词:费边当选独裁官、罗马赢得第二次布匿战争

前因:费边当选独裁官

特雷比西河战役和特拉西梅诺湖战役,罗马惨败,主张采取拖延战术的费边当选独裁官,以挽救危局。

▲昆图斯·费边·马克西姆斯·维尔鲁科苏斯(约公元前280~公元前203)

后果:罗马赢得第二次布匿战争

公元前204年,大西庇阿在北非迦太基本土登陆,他在两年后的扎马战役中战胜汉尼拔,罗马赢得了第二次布匿战争。

▲第二次布匿战争

过程始末

一、费边成为独裁官

公元前217年,独裁官费边开始推行游击和骚扰战术对付汉尼拔,使汉尼拔疲于奔命。两年后,马塞拉斯利用费边战略赢得诺拉之战,瓦解了汉尼拔意大利盟友对汉尼拔的信心。

特拉西梅诺湖战役失败后,罗马形势危急,于是选择费边成为独裁官,主持抗击汉尼拔的事务。费边认为,罗马此前犯下两个错误。

首先是忽视了敌人情报,其次是急于与对手决战。同时也忽视了汉尼拔骑兵比罗马骑兵更强的事实,但费边也不能承认这一点,否则将削弱罗马公民以及盟友对抗汉尼拔的信心。

▲罗马军队

二、费边卸任独裁官

费边决定,骚扰汉尼拔的补给线,同时,不给汉尼拔骑兵出战机会,不与汉尼拔正面会战。

费边率领一支四万余人的军团,在汉尼拔军团右侧紧紧跟随。一旦汉尼拔派兵骚扰,费边立刻命所有人退回营寨。汉尼拔为了让费边出战,不断抢劫附近的罗马盟邦城市。罗马士兵义愤填膺,元老院要求费边出战,费边坚决不出战,

这年秋天,汉尼拔开始为冬季的军粮和军需做准备,罗马元老院则将费边召回,要求费边解释,为何看着汉尼拔抢劫罗马的盟友而不出战。

▲汉尼拔·巴卡(前247年—前183年)

在元老院中,费边告诉元老们,他的战术是消耗战,骚扰汉尼拔的补给线,当汉尼拔虚弱时,他会发动进攻。元老们却称费边为“拖延者”。

因为费边曾率兵团跟随在汉尼拔兵团右侧,如同汉尼拔兵团的影子,因此费边又被骂为“汉尼拔影子”。费边战略受到了元老院的抵制,费边只得卸任独裁官。

▲费边战略在当时也有很多争议

三、诺拉之战

第二年夏天,罗马以9万人兵团与汉尼拔军团在坎尼会战,结果再次惨败。这次惨败后,元老院承认,只有使用费边战略,才有机会赢得与汉尼拔的对抗。下一年,费边再次担任执政官。他决定延续自己的战略。

坎尼战役后,意大利很多南部的城邦都投降了汉尼拔,费边以“背叛罗马”为名,攻击这些城邦,不与汉尼拔会战;另一名执政官马塞拉斯,则是费边的好友,他也决定执行费边战略,在那不勒斯东侧的诺拉,对汉尼拔进行阻击。在这里,费边战略取得了重大的战果。

马塞拉斯进入诺拉城后,用金钱收买了诺拉城的贵族。同时,马塞拉斯还散播了诺拉城即将投降汉尼拔的假消息。汉尼拔得到此消息,信以为真,立刻派出少量步兵准备接收诺拉城,结果罗马骑兵从隐藏的巷道中杀出,击退了汉尼拔的步兵。

当汉尼拔再次派出大规模步兵冲入诺拉城时,马塞拉斯派出了手头所有的士兵。汉尼拔的士兵更擅长野战,在狭小的巷道中,他们根本挡不住罗马步兵的阵型,很快就败下阵来。

在这次诺拉之战后,马塞拉斯也发现了罗马军团的武器弱点,那就是罗马步兵配备的可投掷标枪不超过三根,他将每名士兵投掷标枪数提升到六根。同时,要求手中的罗马步兵,以百人队为单位,攻击正在四处搜集过冬物资的汉尼拔军。

▲布匿战争实质上是西地中海争霸战

四、费边战略撕碎了意大利半岛汉尼拔盟友的信心

在诺拉城附近,罗马士兵以百人队为单位,与汉尼拔的抢劫部队发生了一次又一次的战斗。罗马百人队第一排的标枪投完,第二排立刻顶上来投掷标枪。这个打法,一次次击溃了汉尼拔的小股部队。

一旦汉尼拔军团出现了大规模聚集的会战迹象,罗马百人队立刻撤退。在消耗战中,马塞拉斯杀死数千名汉尼拔士兵,斩杀四头战象。数百名努米底亚骑兵,竟然在战后主动投降马塞拉斯。

马塞拉斯用1万残兵创造的战果,竟然超过了坎尼战役中9万人军团创造的战果。就这样,费边战略开始一点点消耗着汉尼拔的士气、实力和运气,也撕碎了意大利半岛汉尼拔盟友的信心。费边战略,终于使罗马看到赢得第二次布匿战争胜利的曙光。

▲诺拉城之战

结论

费边战略的核心,是用罗马的长处,攻击汉尼拔的短处。罗马因此赢得了第二次布匿战争。

【参考资料】《军事大辞海·下》《非洲古代名将汉尼拔》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美... 众所周知,美国总统的一个任期是四年的时间,可是由于身体健康的原因,以及各种外界因素,一些人未能完成总...
原创 真... 2017年5月,位于美国华盛顿特区的史密森尼美国艺术博物馆举办了一场吸引眼球的展览,展出了多张珍贵的...
原创 诸... 最近在网上看到许多评论,有人认为《三国演义》中对诸葛亮的描写过于神化,其实际能力并没有传说中那么惊人...
原创 韩... 1945年8月,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按照盟国要求,日本接受通牒宣布投降,也意味着...
原创 西... 公元785年,唐德宗在长安接到一份来自蜀地的紧急密报:吐蕃的十万大军已然逼近,南诏的态度摇摆不定,西...
原创 老... 这是一组1972年的北京照片,当时还是运动后期,街上行人稀少,照片拍摄的不是景点,那时候旅游这个词还...
原创 小... 朱元璋为何选择杀害小明王韩林儿,而非像前朝那样上演禅让的戏码? 小明王韩林儿是元朝末期红巾军领袖韩山...
原创 元... 突然?你为什么觉得会突然? 元春入宫已经有好几年了。当初她是因为具备贤孝才协的品德而被选入宫中,...
原创 历...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有四位帝王尤为显赫,他们的名字如同夜空中最亮的星辰,熠熠生辉。每一位都因其独特的...
原创 三... 董卓起义是东汉末年一件非常重大的事件。很多人都知道,董卓来到京城之后,首先废除了刘辩的皇位,又立刘协...
原创 备... 变法背景: 在北宋中期,土地兼并的现象日益严重。早在宋朝建立之初,宋太祖赵匡胤就制定了一个政策,强调...
原创 孙... 历史上,江东小霸王孙策经过艰苦的斗争,最终统一了江东。然而,他的胜利并未持续太久。在一次狩猎中,孙策...
原创 在... 在中国历史上,太上皇和皇帝如果出现冲突,那么,哪一方会占据优势? 其实这个问题个人觉得不能一概而论,...
原创 就... 郑昭明,台湾前海峡促进会的理事长,曾经提到,今天中国能够跻身强国行列,逐步实现中国梦,是因为毛主席时...
原创 4... 1948年某天,位于东北营口的国民党军指挥部内,一场紧张的军事会议正在进行。会议室中,军政要员们正低...
原创 蒋... 蒋介石麾下的五虎上将,包括陈诚、顾祝同、刘峙、蒋鼎文和卫立煌,长期以来被视为能征惯战和英勇无敌的军中...
原创 周... 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有一项非常重要的习俗,那就是长辈在临终之前会留下遗言,作为对后代的最后教诲和提醒。...
原创 东... 自古以来,南方因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被称为稻米之乡。那片肥沃的土地与充沛的水源,为水稻文化的发展提供...
原创 为... 赤壁之战前,赵云虽然已经声名显赫,但仍然有很多人质疑他的武功。然而,在赤壁之战之后,关于赵云的质疑几...
原创 东... 东晋十六国,是历史上一个容易被忽视的时期。与同样处于偏安一隅的南宋相比,东晋显得更为坚韧和有骨气。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