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罗马历史:费边战略!避免正面对抗
关键词:费边当选独裁官、罗马赢得第二次布匿战争
前因:费边当选独裁官
特雷比西河战役和特拉西梅诺湖战役,罗马惨败,主张采取拖延战术的费边当选独裁官,以挽救危局。
▲昆图斯·费边·马克西姆斯·维尔鲁科苏斯(约公元前280~公元前203)
后果:罗马赢得第二次布匿战争
公元前204年,大西庇阿在北非迦太基本土登陆,他在两年后的扎马战役中战胜汉尼拔,罗马赢得了第二次布匿战争。
▲第二次布匿战争
过程始末
一、费边成为独裁官
公元前217年,独裁官费边开始推行游击和骚扰战术对付汉尼拔,使汉尼拔疲于奔命。两年后,马塞拉斯利用费边战略赢得诺拉之战,瓦解了汉尼拔意大利盟友对汉尼拔的信心。
特拉西梅诺湖战役失败后,罗马形势危急,于是选择费边成为独裁官,主持抗击汉尼拔的事务。费边认为,罗马此前犯下两个错误。
首先是忽视了敌人情报,其次是急于与对手决战。同时也忽视了汉尼拔骑兵比罗马骑兵更强的事实,但费边也不能承认这一点,否则将削弱罗马公民以及盟友对抗汉尼拔的信心。
▲罗马军队
二、费边卸任独裁官
费边决定,骚扰汉尼拔的补给线,同时,不给汉尼拔骑兵出战机会,不与汉尼拔正面会战。
费边率领一支四万余人的军团,在汉尼拔军团右侧紧紧跟随。一旦汉尼拔派兵骚扰,费边立刻命所有人退回营寨。汉尼拔为了让费边出战,不断抢劫附近的罗马盟邦城市。罗马士兵义愤填膺,元老院要求费边出战,费边坚决不出战,
这年秋天,汉尼拔开始为冬季的军粮和军需做准备,罗马元老院则将费边召回,要求费边解释,为何看着汉尼拔抢劫罗马的盟友而不出战。
▲汉尼拔·巴卡(前247年—前183年)
在元老院中,费边告诉元老们,他的战术是消耗战,骚扰汉尼拔的补给线,当汉尼拔虚弱时,他会发动进攻。元老们却称费边为“拖延者”。
因为费边曾率兵团跟随在汉尼拔兵团右侧,如同汉尼拔兵团的影子,因此费边又被骂为“汉尼拔影子”。费边战略受到了元老院的抵制,费边只得卸任独裁官。
▲费边战略在当时也有很多争议
三、诺拉之战
第二年夏天,罗马以9万人兵团与汉尼拔军团在坎尼会战,结果再次惨败。这次惨败后,元老院承认,只有使用费边战略,才有机会赢得与汉尼拔的对抗。下一年,费边再次担任执政官。他决定延续自己的战略。
坎尼战役后,意大利很多南部的城邦都投降了汉尼拔,费边以“背叛罗马”为名,攻击这些城邦,不与汉尼拔会战;另一名执政官马塞拉斯,则是费边的好友,他也决定执行费边战略,在那不勒斯东侧的诺拉,对汉尼拔进行阻击。在这里,费边战略取得了重大的战果。
马塞拉斯进入诺拉城后,用金钱收买了诺拉城的贵族。同时,马塞拉斯还散播了诺拉城即将投降汉尼拔的假消息。汉尼拔得到此消息,信以为真,立刻派出少量步兵准备接收诺拉城,结果罗马骑兵从隐藏的巷道中杀出,击退了汉尼拔的步兵。
当汉尼拔再次派出大规模步兵冲入诺拉城时,马塞拉斯派出了手头所有的士兵。汉尼拔的士兵更擅长野战,在狭小的巷道中,他们根本挡不住罗马步兵的阵型,很快就败下阵来。
在这次诺拉之战后,马塞拉斯也发现了罗马军团的武器弱点,那就是罗马步兵配备的可投掷标枪不超过三根,他将每名士兵投掷标枪数提升到六根。同时,要求手中的罗马步兵,以百人队为单位,攻击正在四处搜集过冬物资的汉尼拔军。
▲布匿战争实质上是西地中海争霸战
四、费边战略撕碎了意大利半岛汉尼拔盟友的信心
在诺拉城附近,罗马士兵以百人队为单位,与汉尼拔的抢劫部队发生了一次又一次的战斗。罗马百人队第一排的标枪投完,第二排立刻顶上来投掷标枪。这个打法,一次次击溃了汉尼拔的小股部队。
一旦汉尼拔军团出现了大规模聚集的会战迹象,罗马百人队立刻撤退。在消耗战中,马塞拉斯杀死数千名汉尼拔士兵,斩杀四头战象。数百名努米底亚骑兵,竟然在战后主动投降马塞拉斯。
马塞拉斯用1万残兵创造的战果,竟然超过了坎尼战役中9万人军团创造的战果。就这样,费边战略开始一点点消耗着汉尼拔的士气、实力和运气,也撕碎了意大利半岛汉尼拔盟友的信心。费边战略,终于使罗马看到赢得第二次布匿战争胜利的曙光。
▲诺拉城之战
结论
费边战略的核心,是用罗马的长处,攻击汉尼拔的短处。罗马因此赢得了第二次布匿战争。
【参考资料】《军事大辞海·下》《非洲古代名将汉尼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