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僧,手不能提,肩不能扛,妖不能识,再就是没有几个钱,甚至过分善意,带来诸多麻烦。
可是《西游记》中,为什么选择唐僧做带头大哥?
有时候一想,选择唐僧也不是没有道理,从历史上看,很多傀儡皇帝,不也是一无是处?便于被一些权臣操控。
唐僧又不一样,他不被悟空八戒沙僧操控,反而是靠紧箍咒,把三人拿捏得紧紧的。
或许,清代残梦道人澹漪子的评价,戳穿了真相:“唐僧为金蝉转生,志洁行芳,取经一事,功德宏远,故得称旃檀功德。”
唐僧可以骄傲地说:“取经,我是天选之子。”
确实,他本是状元郎陈光蕊的儿子,母亲是丞相殷开山的女儿。
加上他一出生,就遇到了巨大的灾难——父亲在赴任的路上遭遇劫匪,母亲遭到胁迫,忍辱生下了唐僧。
很多人说:“取经路上,九九八十一难,就从唐僧出生,被放入江中,任由飘零开始。”
唐僧被金山寺长老收留,并出家。
他还通过随身的物品,解救了母亲。可是母亲因为失节,选择了自尽。人生再一次遭遇重创。
人的苦难,也是天意难违。
化悲痛为力量,唐僧苦苦修行,得到了朝廷的认可,也被观音点化,以“御弟”的身份,前往西天取经。
能够和天子结拜的人,自然就承载了天地的救赎任务。
唐僧还可以说:“做人,靠德不靠钱,不靠蛮力,不靠儿女情长。”
一路西行,遇到了不少的麻烦,妖怪,妖风,奇葩的河流,乱糟糟的国家,各种美女。
不管是威逼,还是利诱,甚至是色诱,唐僧都不为所动。而悟空败给了“急躁”;八戒败给了“美色”;沙僧败给了“能力不足”。
甚至在一段时间里,三个弟子动摇了信念,要放弃取经,各自安好。
在唐僧被捉拿,误以为已经被妖怪吃掉的时候。八戒提议:“我回高老庄做女婿,师兄你也回花果山,岂不快活。”
一路上,唐僧还一直做好事,非常诚恳。
遇到蚂蚁,都不会伤害,而是放走;遇到塔,是一定要清扫的;遇到老人,分不清是妖怪还是人,第一步就是照顾好。
就是到女儿国,遇到了诱惑,他也不忍心伤害,而是把情感的焦虑,放在自己身上,用时间来证明自己的取经的决心。
一路上,唐僧也犯错了,但是他会认错。比方说,赶走孙悟空,误解孙悟空。当悟空回来的时候,唐僧是很羞愧的。
德高望重,是做带头大哥的根本,要不是这样,团队会迷失方向,会陷入人们的唾骂。
在任何团队里,都有丛林法则。也就是弱肉强食。
最强大的人,往往会占据首要位置,而其他人没有出头的机会。
可是唐僧带的队伍,不是这样的。带头大哥本事不那么好,还要各种保护;弟子们也没有机会“大树底下好乘凉”。
这恰好给了团队每个成员一展身手的机会。
悟空学的七十二变,几乎常常用。能够在变化中,脱离困境,去寻找打败妖怪的救兵。
八戒也能披甲上阵,和妖怪斗几个回合。八戒还负责化缘,给自己找吃的。
沙僧挑着担子,兢兢业业,也功劳不小。
就是白龙马,也有了托举唐僧的机会。
我们看森林里,如果有一棵巨大的树,那么树下就寸草不生。阳光、雨露、地里的养分,都被大树独占了。
什么“大树底下好乘凉”,往往是一种假象。大树下的日子不好过。
一枝独秀,不如百花齐放。这就是唐僧做带头大哥,带来的优势。
我们看《水浒传》,也有类似的情况。宋江不会功夫,但也被推到了第一把交椅。大家拼命保护宋江,就增加了团队的凝聚力。
尤其是李逵,到生命的最后,还跟随宋江,保护宋江,信任宋江。因为李逵以追随和保护宋江,成就自己的命运。
另外就是,唐僧和弟子们,形成了优势互补。
弟子们会打打杀杀,不懂得礼数,过分招摇;而唐僧却文质彬彬,待人有礼。
唐僧真实能力,就是写诗,超度,打坐。和弟子形成一动一静的格局。
很多人喜欢找同行业、同层次的人,一起混。殊不知,同行是冤家;势均力敌,也容易两败俱伤。
好的组合,是一强一弱,以柔克刚,以强扶弱;一高一低,后进赶先进,先进拉后进。
其实,我们看《西游记》最后的篇章,会发现唐僧才是善始善终的取经人。
几个弟子都做神仙去了,而唐僧却还在大唐,拜见李世民后,一心要在雁塔寺讲演经文。要不是八大金刚拉他去做佛,他连成佛的机会都不要了。
记住一句话:“带头人最高的价值在于激励和引领他人获得成功。”
想尽办法让他人有机会展示,能够功成名就的人,这才是真正的带头大哥。
如果唐僧自己非常厉害,一个筋斗云就可以到九霄云外去,那还要团队干嘛?
群体的力量是无穷的,而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这才是真实的社会。
作者:布衣粗食。
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