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玉配不上黛玉,宝玉的人设只是一个原因,倘若林如海尚在的话,贾家根本比不上林家,换句话说,林如海有健在的一天,他是不会将女儿送到贾家,更不可能让贾宝玉当自己的女婿。
另外,黛玉的离开让很多人意难平,认为是宝玉彻底辜负了黛玉。殊不知,黛玉的死,才是她最好的结局。
林如海是什么形象?初读《红楼梦》给人的感觉,他只是一个落寞的侯门子弟。林黛玉进贾府后,接受了薛宝钗一包燕窝,顺便示弱哭了个穷。很多人觉得林黛玉穷得连一顿燕窝都没得吃?果真如此吗?
林黛玉穿的可是顶配的珍稀白狐鹤氅,这样的高档皮草从贾府找不出第二件来;北静王都喜爱的贡品鹡鸰香串珠,黛玉甚至看都懒得看一眼,随手扔一边;5岁就请了进士出身做过知府的贾雨村当老师,陪读丫鬟就有两个;吃饭时就开始吃药,也请了无数名医;6岁进贾府,待人接物处处妥当,琴棋书画无所不能,通身的贵族小姐气派……
再看看黛玉“书架上磊着满满的书”,如果这些书是古籍孤本,别说一包燕窝,一箱燕窝轻松换得。这且不说,林家的实力你们搞清楚了吗?
《红楼梦》第二回中这样介绍林如海:这林如海姓林名海,表字如海,乃是前科的探花,今已升至兰台寺大夫,本贯姑苏人氏,今钦点出为巡盐御史,到任方一月有余。原来这林如海之祖,曾袭过列侯,今到如海,业经五世。起初时,只封袭三世,因当今隆恩盛德,远迈前代,额外加恩,至如海之父,又袭了一代;至如海,便从科第出身。虽系钟鼎之家,却亦是书香之族。
也就是说,林家可是世袭罔替的贵族大地主,四代列侯,是结结实实的官宦世家。林如海探花出身,任职兰台寺大夫、巡盐御史,到了林黛玉这一代已经是绵延一百多年的贵族世家了。
而且林家人丁不旺,庶支不盛,仅有几门堂族。正因为子孙不多,所以林家的家产基本都集中在嫡系林如海手里。
那么,管盐务的是低级官吏吗?并非如此。
巡盐御史这个重要的职位,在朝堂之上实有一番地位,并非谁相当就可以当的。林如海德才兼备,是从侯门子弟成功转型为文官子弟的一员,当上钦差之后,兼具功勋贵族和百家诗书大族双重显赫身份的林如海,简直如日中天。
那么,这个职位有何特别之处?据史料记载:
两淮巡盐地方,自江西、湖广以至河南,延袤千里,巡盐一差,驻札扬州。
由此可见,巡盐御史的权力之重和利益之大。事实上,盐政自古以来都是朝廷垄断行业,被老百姓视作白色黄金。所以,林如海才会携带家眷前往赴任,不敢有半点怠慢。
林如海既为肱骨大臣,其隆盛程度可想而知,他和林家历代列侯祖先相比,不遑多让,乃至犹有过之。
贾府曾经煊赫一时,但到了贾政贾敬这一代,早已金玉其外败絮其中。贾府人才凋零的现象已经显现,不仅没有能担当重任的才干,贾府子弟还流连于声色犬马、夜夜笙歌,这样的贾府与林家有可比性吗?
而且我们知道,在清朝,除了铁帽子王,其他爵位每过一代都要降低一等。
顺治六年,复定为亲、郡王至奉恩将军凡十二等,有功封,有恩封,有考封。惟睿、礼、郑、豫、肃、庄、克勤、顺承八王,以佐命殊勋,世袭罔替。其他亲、郡王,则世降一等……若以旁支分封,则降至奉恩将军,迨世次已尽,不复承袭。
从曹公笔下得知,贾赦是“现袭一等将军”,贾政为”现任工部员外郎”,贾珍则代父世袭“三品爵威烈将军”,因为爵位的不断降低,所以荣宁二公才会对贾家后继无人的局面表现出忧心忡忡。
遗之子孙虽多,竟无可以继业。而且贾府跟林家还有一个区别,那就是荣国府没有完成从勋贵世家到文官世家的转型。说白了,贾府子弟只知啃老,没有能凭借科考走上仕途的后生。所以我们可知为什么贾政总是逼着儿子贾宝玉好好读书,为的就是有朝一日他能考取功名,光耀门楣。
而小说描写的局面,已经到了贾府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只可惜,那个纨绔子弟只是把老子的话当成了耳旁风。
如此看来,林如海科举探花与钦差大臣的双重身份,岂是贾府草字辈的第五代可以比肩的?
《红楼梦》第25回凤姐打趣黛玉时这样说道:
你别做梦!你给我们家做了媳妇,少什么?指宝玉道:“你瞧瞧,人物儿配不上?门第配不上?还是根基家私配不上?哪一点儿玷辱你?”
凤姐是不甘示弱,所以才有此一说。其实通过王熙凤的言语我们早已看出“正话反说”,无论是门第、家私、根基其实都配不上林家,包括宝玉他这个人都配不上黛玉。一荣一枯显而易见。
不过因为此时的林如海已经病逝,加上贾府还有一个在宫里的元妃,所以王熙凤说出这话很硬气,貌似林家早已不如贾家,这也让很多读者觉得林黛玉迁居贾府就是攀附,就是寄人篱下。也有人会疑问,为什么“护官符”里只有“贾史王薛”,而没有“林”?原因很简单,贾雨村所在应天府所属金陵,而“护官符”就是当地的豪门贵族,而林家籍贯在苏州,林如海仕宦于扬州,跟金陵也不挨着,所以“护官符”上不会有林家。
所以,当黛玉初入贾府时,贾府根本没法跟林家比,不过随着林如海的去世,加上元春封妃,所以贾家又将林家甩在了后面。
自进了大观园之后,很多读者便期待宝黛之间能携手走完此生,这既符合绛珠仙草报恩的情节设定,也让人觉得“有情人终成眷属”。那么,黛玉嫁给宝玉真的是她最好的结局吗?
黛玉在林家是独女,是林如海的掌上明珠,不过在父亲去世之后,她却变成了一只孤雁,此生尽数“报恩”来了。但自进了贾府之后,她“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敢多说一句话,不敢多行一步路”。
而一句“刀风霜剑严相逼”真真道出了她在贾府的辛酸苦楚。
按照曹公的设计,前世,林黛玉是一株绛珠仙草,宝玉是神瑛侍者,为报神瑛侍者的灌溉之恩,绛珠仙草追随入世以泪还恩。不曾想,仙草还了泪,居然还搭上一条性命,着实让人为之遗憾。
小时候读《红楼梦》时,当看到贾府热热闹闹办喜事而黛玉的死无人问津时,让人义愤填膺,然而,长大后再读时,你会发现“玉带林中挂”的黛玉才是最好的结局,因为宝玉根本配不上黛玉,黛玉若不死嫁给宝玉的话,才是一生痛苦的开始。
贾宝玉是一个标准的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纨绔子弟。他不去研究经济治世之道,整日与那些姨娘、丫鬟打打闹闹,没个正形,也压根没有觉察到贾府所面临的危机,是一个典型的啃老“巨婴”。凭黛玉那才华横溢、性情率真的性格,是不可能与宝玉心灵相通的。黛玉用情专一,自始至终心里只有宝玉,但宝玉已知自己与黛玉相爱之时,依然有了袭人,对宝钗之丰腴而神魂颠倒,其他丫鬟他甚至都想去惹一下。你是我的全部,而我不是你的唯一,这样的“顽石”心中自有污浊,与品性高洁的黛玉是无论如何也融不到一起的。就算黛玉嫁给宝玉,也不会有幸福,甚至说生计都是问题。
且木石前盟因还泪而起,为宝玉,黛玉过早流尽了一生的泪水,当恩情已还时,因还恩而牵扯出的这一段情缘自然随之消亡。如若再见,两人必然形同陌路。
一场人间“炼狱”,绛珠依然是绛珠,神瑛却真的成了尘世间的宝玉,平淡且无奇。
离开的黛玉依然是高贵圣洁的九天仙子,红尘走过却不染尘埃,以往的种种经历,不过是成仙之前的场场劫难罢了。
如此说来,黛玉的死虽然让人意难平,不过仍不失是最好的结局。有了遗憾才最动人,这句话用在黛玉身上再贴切不过了。
(图片源自网络,侵权必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