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展讯|在世界各地探索古埃及
迪丽瓦拉
2025-10-22 10:02:14
0

上海的埃及大展刚刚结束,艺术爱好者可继续在世界各地探索埃及文明。在荷兰的莱顿,五百件展品,以十位跨国跨时代学者的视角,揭示5000年文明如何被不断再发现;纽约大都会博物馆探索“埃及神祇”在古埃及日常生活中扮演的多种角色;而意大利都灵埃及博物馆的巨大馆藏,则更像一部埃及历史的百科全书。此外,中国的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也将于11月展出一系列古埃及文物。

2021年“日本北部绳文遗址群”列入世界遗产,京都文化博物馆展览以“土偶中的女神”为主线,呈现一万年狩猎采集文明。它证明人类文明的发展道路是多元的,而非单一的。

发现古埃及

展期:2025年10月16日 – 2026年3月15日

地点:荷兰莱顿国立古物博物馆

新华社图

展览汇集500余件精选文物,包括十余具彩绘木乃伊棺椁、动物木乃伊、黄金珠宝及首次公开的手稿,部分展品与卢浮宫借展文物“重聚”。展览以十位跨国跨时代学者的视角,串联古埃及人、阿拉伯旅者、欧洲探险家到现代考古学家的“埃及热”,揭示5000年文明如何被不断再发现。沙漠气候封存了木材、颜料与织物,使古埃及的生活、信仰与艺术细节得以罕见地保存;从俄罗斯套娃式棺椁到象形文字,从圣经记载到流行符号,展览追问“埃及魔力”为何历久弥新。展览最后几间展厅展示了包括猫和鳄鱼在内的动物木乃伊,以及大量彩绘木乃伊棺椁。一段视频中,不同研究者探讨了为什么埃及如此吸引人,以及古埃及人对灵性、生命与死亡的深刻人性表达。

“埃及神祇”主题展

展期:2025年10月12日 - 2026年1月19日

地点: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迈步的托特神》,公元前332-前30年,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

展厅

展览旨在揭示古埃及宗教艺术中神秘且常带有超现实意味的特质。在古埃及人看来,神像不仅仅是艺术品,更是神灵降临人间的载体,是连接凡人与神界的重要媒介。

这是大都会博物馆十多年来规模最大的古埃及艺术特展,汇集了约210件珍贵文物。展品来源广泛,除了大都会自身丰富的馆藏(约140件),还汇集了来自卢浮宫、波士顿美术馆等世界顶级机构的借展品,

观众将在展览中了解25位古埃及的重要神祇,如鹰头人身的法老守护神荷鲁斯、战争女神塞赫麦特、创世神拉、冥王奥西里斯等,探索这些神祇在古埃及日常生活中扮演的多种角色,以及如何帮助人们应对生活的不确定性与永恒的死亡。

尼罗河的回响:都灵埃及博物馆珍藏展

展期: 常设陈列

地点: 意大利都灵埃及博物馆

拉美西斯二世及阿蒙神、哈索尔神雕像,公元前1213年

展厅

都灵埃及博物馆始建于1824年,是除埃及本土以外全球最大、历史最悠久的古埃及专题馆,收藏约4万件跨越前王朝至科普特时代的文物。常设展以“时间轴+主题沉浸”双线推进:地下一层回顾建馆史,展出《都灵王表》莎草纸、伊西斯雕像等镇馆之宝;地面一层矗立拉美西斯二世巨像,并1:1迁移重建公元前15世纪埃勒西亚神庙;二至三层完整还原1906年出土的“卡与梅里特”贵族夫妻墓,棺椁、珠宝与最古老《亡灵之书》按原貌摆放,观众可步入墓室感受三千年前彩色浮雕与香料气息。新规划的儿童互动区通过AR解码象形文字、沙盘整墓小游戏,让家庭观众在趣味中理解古埃及生死观。

另外,博物馆还设立了物质文化展厅。“物质文化”是指人类劳动的所有产品,例如城市文物、日常生活工具和生产活动。展柜里摆满了物品,按材质(石头、木头、陶土、金属)或类型(陶俑、供桌、雕塑、卡诺匹斯罐)分类,参观者可以沉浸在古埃及的物质文化中,更广泛地了解博物馆的藏品。

古埃及文明大展——埃及博物馆珍藏

展期:2025年11月20日-2026年8月31日

地点: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展厅

河马像

将展出由埃及最高文物委员会借出的250件珍贵文物,展品来自其下属的七间博物馆,包括埃及国家博物馆、古尔代盖博物馆、苏伊士博物馆、卢克索博物馆、索哈杰省博物馆、马特鲁省博物馆及谢赫村省博物馆。展品年代横跨近4000年,种类丰富,包括巨型雕像、石碑、木乃伊棺椁和面具、首饰、日用品,以及动物木乃伊等;当中不少更是首次在埃及境外巡展,极具历史与学术价值。

世界遗产“绳文”

展期:2025年10月4日 – 11月30日(分阶段展出国宝)

地点:京都文化博物馆

中空土偶,日本国宝,函馆市藏,11月1日-11月30日展出

继2021年“日本北部绳文遗址群”列入世界遗产后,京都首次迎来横跨北海道、青森、岩手、秋田四地17处遗址的250件精品,于京都文化博物馆呈现一万年狩猎采集文明的立体回望。展览以“土偶中的女神”为主线:10月4–19日率先展出山形县立博物馆藏日本国宝“绳文女神”,11月1–30日再迎函馆市藏国宝“中空土偶”,并汇聚文化厅“遮光器土偶”、彩纹漆涂土器、鹿角腰饰等珍贵文物,揭示绳文人对生命诞生、自然循环与死后世界的独特想象。展厅依时序分为“草创–早期–前期–中期–后期”五大单元,通过最新碳十四测年、CT扫描与3D复原模型,让观众近距离观察绳文纹的滚印技法、低温无釉陶的烟熏光泽及立柱式住居的智慧。11月8日在三楼电影院还将放映《痴迷于绳文时代的人们》(2018年,101分钟)带领观众深入了解。

北欧黑色艺术:从爱德华·蒙克到玛玛·安德森的纸上作品

展期:2025年10月9日—2026年3月22日

地点:大英博物馆

《黇鹿》(The Fallow Deer),Mamma Andersson,2016年

百年来北欧的寒夜与极昼孕育出独特的“黑色”美学。

展览汇集来自北欧五国(丹麦、芬兰、冰岛、挪威、瑞典)100位艺术家的150余件作品,以爱德华·蒙克(1863-1944)的两幅经典版画开篇,探讨版画艺术如何在他之后继续蓬勃发展。具体内容包括20世纪40年代挪威彩色木刻版画流派、丹麦战后焦虑和冷战威胁主题作品,以及20世纪70年代挪威“GRAS”团体以丝网版画为媒介的政治艺术。贯穿其中的核心主题是自然——保护峡湾、山林与森林已刻不容缓。

大英博物馆版画素描部门近年陆续购入约400件北欧纸上艺术作品。本次展览为北欧纸上作品藏品计划五年成果的汇总。

莫奈与威尼斯

展期:2025年10月11日 - 2026年2月1日

地点:美国纽约布鲁克林博物馆

本次展览作为纽约近25年来规模最大的莫奈主题展,共展出超过100件艺术品、书籍和照片等,汇集了莫奈整个职业生涯中的代表性作品以及19幅威尼斯系列画作,例如布鲁克林博物馆收藏的《总督宫》和旧金山美术博物馆收藏的《威尼斯大运河》。部分作品为1912年以来首次公开展出。

展览中的莫奈威尼斯系列画作将与卡纳莱托、保罗·西涅克、约翰·辛格·萨金特、皮埃尔-奥古斯特·雷诺阿等人的作品进行对话。

大太子(1661-1711):国王之子,国王之父,未成国王

展期:2025年10月14日–2026年2月15日

地点:法国凡尔赛宫

《“大太子”路易》,Hyacinthe Rigaud,1708年

《大太子路易一家》Pierre Mignard,1687年

这场特展纪念的是法国历史上极具影响力却未能登基的王储——“大太子”路易(Louis de France,1661–1711)。他是“太阳王”路易十四的长子,自幼被当作王位继承人培养,却在1711年先于父亲去世,最终由他的孙子继位为路易十五。展览通过250余件油画、雕塑、宫廷家具与手稿,首次系统梳理这位“未成国王”的教育、宫廷生活、艺术收藏与政治遗产。尽管从未登基,大太子的政治野心和治国决策却在波旁家族长久绵延,持续影响着后来的多位君主。

爱德华时代:优雅时代

展期:2025年4月11日 - 11月23日

地点:英国国王画廊

《舞会后》,Charles Baugniet,约1860-1866年

展览汇集了超过300件来自英国王室收藏的藏品,近半数展品是首次向公众展出。展览以爱德华七世与亚历山德拉王后,以及他们的儿子乔治五世与玛丽王后这两对王室夫妇为核心。通过他们的家庭生活、私人收藏、社交圈及盛大的王室活动,全方位地介绍了英国王室的生活与时尚品位。

萨金特:璀璨巴黎

展期:2025年9月23日 - 2026年1月11日

地点:法国奥塞博物馆

展览汇集了约90件作品,包括油画、素描等,其中多幅是首次在法国展出。核心亮点是萨金特的标志性作品——曾引发巨大争议的《X夫人的肖像》。这幅画被誉为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美国艺术收藏中的“蒙娜丽莎”。

除了经典的肖像画,展览还展示了他描绘的巴黎城市风光及上流社会社交圈的作品。萨金特的作品以其精湛的技艺、对光影的敏锐捕捉以及对人物心理的深刻刻画而闻名,你能看到他如何吸收委拉斯开兹、马奈等大师的影响,并融合印象派的某些特点,最终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

毕加索戏剧

展期:2025年9月17日 - 2026年4月12日

地点:英国泰特现代美术馆

《哭泣的女人》,1937年

西班牙画家毕加索(Picasso)曾以其立体主义肖像画而闻名,他还为俄罗斯芭蕾舞团设计过服装,并热爱斗牛的激烈场面。此展览汇集约45–50件毕加索的作品,包括绘画、雕塑、纺织品与纸上作品,其中不少是首次在英国亮相。探索了这位不妥协艺术家的戏剧性一面。1925年创作的经典作品《三名舞者》作为泰特美术馆的珍藏之一,成为此次核心展品。

激进的和谐:Helene Kröller-Müller 收藏中的新印象派艺术家

展期:2025年9月13日 - 2026年2月8日

地点:英国国家美术馆

《安娜·博赫》,Théo van Rysselberghe,约1892年

德国艺术收藏家 Helene Kröller-Müller(1869-1939)生前拥有世界上最全面的新印象派绘画收藏。本次展览以 其收藏为核心,集中展出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法国、比利时和荷兰新印象派艺术家的作品,从绘画方式和政治基础两个方面,探讨新印象派运动的激进性。

寓言与抽象:素描与版画部选集

展期:2025年9月4日 - 12月9日

地点: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仿老彼得·勃鲁盖尔《农民婚礼舞蹈》,Pieter van der Heyden,1570年后

这个展览的核心在于探讨艺术家们如何通过两种不同的路径——寓言(象征) 与抽象(形式),为作品赋予复杂而多层次的含义。大都会博物馆的素描与版画部收藏有超过一百万件珍贵的纸质作品。由于这些作品对光线非常敏感,无法长期展出,因此博物馆特别策划了“馆藏素描与版画展”,每年更换四次展品,本次《寓言与抽象》就是其中一期,每次展出约100件作品。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徐...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四季文史 在《三国演义》中,有一个非常精彩的情节:刘备送别徐庶时,徐庶...
原创 刘... 三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充满英雄传奇的时代。这个时期,天下分为三个势力,刘备、曹操和孙权三方争霸,烽...
华容道上,若曹操不求饶,关羽真... 在《三国演义》中,华容道关羽义释曹操的故事一直是经典桥段,展现了关羽的忠义和曹操的机智。但许多人会好...
原创 明... 在1400年,越南(当时称安南)爆发政变,局势动荡,开始对中国云南和广西的边界构成威胁。为了应对这一...
刘备临死前对诸葛亮说:万不可用... 引言 《萧氏续后汉书》中记载:“云虽虎臣,其所建明通达国体,如还田宅以系民心,留军资以须冬赐,舍...
原创 长... 长平之战是中国历史上最惨烈的一场战役之一。这场战争中,赵括被任命为赵国主将后,急于展开反击,却中了秦...
晚清第一高手:打平太极宗师“杨... 欢迎大家阅读这篇关于晚清时期一位顶尖武术高手的文章,如果这篇文章能够给大家带来共鸣和乐趣,那便是我最...
原创 这... 提到中国历史上的清官,很多人能轻松列举出一些名字。但如果谈到贪官,许多人可能会立刻想到一个人——和珅...
明朝特务组织,锦衣卫、东西二厂... 引言 每个人都渴望权力,想要站在巅峰。但一旦拥有了权力,从那一刻起,人就开始发生变化。没有时想着拥有...
原创 清... 晚清时期,清朝面临的困境不仅源于外部的西方列强侵略,还有内部的腐败政治和社会动荡。人民在这一时期经历...
原创 他... 在古代皇宫中,妃嫔众多,而皇帝只能宠爱其中一些,因此难免有一些被冷落的妃子。尤其是当这些妃子遇到心怀...
原创 孝... 历史上有很多杰出的女性政治家,而孝庄太后绝对是其中的佼佼者。在整个清朝,她无疑是最耀眼的女性之一。尽...
原创 直... 这组图片展示了清朝入关后直到灭亡期间,10位皇帝原配皇后的画像,基本呈现了她们的真实容貌,并附有简要...
他是历史上活的最久的人,享年4... 在古代,许多皇帝都极力追求长生不老的秘诀,渴望自己的统治能够持续千年万年。为了延长寿命,他们尝试了各...
区区赵国就能把匈奴打趴下,为什... 当赵国在春秋战国时期击败匈奴,甚至让他们不敢再南下牧马时,我们不禁会产生疑问:为什么一个地方性的小国...
原创 明... 回顾历史,我们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宋朝和明朝这两个大朝代都曾经历了对其统治极具威胁的重大事件,分别...
原创 朱... 朱元璋是明朝的开国皇帝,他的形象在历史上备受争议。有人认为他是一个勤政爱民的明君,因为他特别关注民生...
明朝“恐怖组织”:锦衣卫和东西... 标题一提到“恐怖组织”,许多人可能会感到诧异,因为通常我们理解的恐怖组织是指那些极端主义分子通过暴力...
清政府灭亡后,清皇室为何不学元... 清朝和元朝都是由北方的少数民族建立的王朝,并且都在历史的进程中被推翻了。那么,为什么在元朝灭亡后,元...
项羽乌江自刎以后,他手下的部将... 刘邦的手下多是勇猛的将领,在与项羽的战争中,他也吃了不少苦头。无论是出于公私情感,刘邦都不可能放过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