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8年,李密被王世充击败后,瓦岗军解散,许多原本的瓦岗军将士选择归顺唐朝。然而,他们在唐朝的待遇并不相同。李密虽然被封为邢国公,但担任的光禄卿职务却没有实际权力;而秦琼、程咬金等人则被唐朝重用,晋升为国公。而其中有一位将领格外特殊,不仅被封为国公,还被赐姓李氏,户籍也纳入了皇室之中——他就是徐懋功。
一、瓦岗名将——徐懋功
在影视作品中,徐懋功常被描绘为一位善于谋划的军师,但实际历史上,他不仅勇武过人,还非常擅长指挥作战。徐懋功的原名是徐世勣,山东菏泽人,懋功是他的字。隋朝末年,徐家迁居河南浚县。徐懋功的父亲名叫徐盖,家境富裕,拥有数千钟的粮食积蓄,而且乐于帮助穷困的人,“拯济贫乏,不问亲疏”,因此在当地有很好的声誉。
在隋朝大业年间,17岁的徐懋功拜访了翟让,并劝说他:“东郡的我们彼此熟识,不应该侵掠。可以去荥阳、梁郡,那里有水道,可以掠夺商船,足够自给自足。”翟让听从了建议,带领徐懋功和单雄信等人转战荥阳、梁郡的交界地带,劫掠商船,迅速积累了财富,队伍人数也迅速壮大,达到了万余人。此时,翟让根据李密的计策,击败了隋将张须陀,徐懋功亲自斩杀张须陀,赢得了声誉。
二、瓦岗散将——内乱与瓦解
随着瓦岗军的发展,徐懋功和王伯当劝说翟让退位,让李密成为瓦岗军的首领。李密自称魏公,迅速壮大瓦岗军的力量,攻克了黎阳仓后,仅一个月便击败了二十万敌军。他任命单雄信为左武候大将军,徐懋功为右武候大将军,成为李密最得力的助手。
然而,瓦岗军内部爆发了内讧,李密在一次宴席中杀害了翟让,导致了军中的分裂。徐懋功差点被杀,幸得王伯当和单雄信相助,才保住性命。李密为了安抚人心,命令扶持徐懋功,亲自教导他,但此时的瓦岗军已经四分五裂。之后,李密与宇文化及交战失败,接着又被王世充击败,瓦岗军彻底崩溃。
三、归顺唐朝
尽管李密失败,瓦岗军的力量仍然存在。李密控制的地区从东海到江南,西至汝州,北至魏郡,领土依然广阔。然而,有人提醒李密:“当初杀翟让时,徐世勣差点丧命,现在他的心能安稳吗?”李密觉得此言有理,决定放弃与徐懋功合作,直接投降唐朝。徐懋功得知李密投降后,也决定通过李密向唐朝投降。
于是,徐懋功带领黎阳的军队及河南十郡归顺唐朝。唐高祖李渊听闻此事非常高兴,因为他没有动用一兵一卒,就获得了广阔的领土和数万军队。李渊立刻任命徐懋功为黎阳总管、上柱国,并封为莱国公。不久后,又加封他为右武候大将军,并将其封为曹国公,赐姓李氏,还赐予他50顷良田和一座豪宅。
由此可见,徐懋功归顺唐朝时,所带来的利益远远超过李密、秦琼和程咬金等人。他不仅获得了李渊的高度重视,还得到了极为丰厚的赏赐和权力。
参考资料:
1. 《隋书》
2. 《旧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