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信被誉为“兵仙”,他的军事才华让人赞叹,几乎可以说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堪称难得的将才。然而,刘邦统一天下后,却对韩信失去了信任,甚至在匈奴的威胁下,韩信也未能派兵出征,导致当时匈奴问题一直拖到了汉武帝时期才得以解决。更令人惋惜的是,在刘邦平定叛乱时,韩信图谋造反,最终被吕后和萧何联合起来陷害致死。刘邦得知韩信死讯后,居然感到高兴。那么,为什么刘邦如此不信任韩信呢?笔者认为,韩信犯下了一个不容忽视的大错。
当时,韩信与项羽正处于关键时刻,而他已成功击败了楚国。在他的谋士挑唆下,韩信竟然派人向刘邦请求封为齐王。这个举动,实在是让人感到不地道。刘邦听到这个消息时,愤怒地骂道:“我被项羽包围了,而你竟然想自立为王!”这时,张良和陈平赶紧给刘邦出主意,安抚了刘邦的情绪,让他改变了口风,改口称:“什么假齐王,立下如此大功,理应封为齐王。”可以想象,当时气氛应该很有趣,而刘邦的反应也让人称赞,机敏且足智多谋。更值得一提的是,刘邦让张良去传达旨意,这无疑是最合适的人选,因为只有张良能巧妙化解之前的尴尬。
随后,韩信亲自出兵讨伐项羽,并最终通过十面埋伏的计策,使得项羽在乌江自刎。这一胜利虽大,但却深深刺痛了刘邦。许多人认为,韩信要求自立为齐王,仿效了秦始皇时期的王翦,但笔者觉得这种说法并不准确。王翦当时只是为财富而战,而韩信所争取的则是权力。一个皇帝,对财富并不十分看重,因为天下的财富都在他手中,但他最为看重的无疑是权力。而韩信,不是那种能轻易被摆布的人。假如他受到煽动,很可能会起兵谋反。而刘邦明白自己打不过韩信,尽管他能对付项羽,但与韩信相比,他知道自己的差距。因此,当韩信提出封王时,尤其是刘邦处于困境之中,他不仅未必会立即出兵援助,反而可能会感到威胁。于是,刘邦果断剥夺了韩信的兵权,为自己的安全以及后代的稳定做了保障。
不过,韩信并不甘心被贬为淮阴侯,他仍心怀叛乱之心,结果却被萧何和吕后联合打击,最终失去了剿灭匈奴的机会,令人惋惜不已。韩信本可成为一位伟大的将领,但他的情商和权谋不足,最终让自己陷入了死局,也让中国历史失去了一个有可能改变局势的军事才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