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李世民称帝前,厉害的人物基本都在太子身边,为何李世民得胜了?
迪丽瓦拉
2025-10-22 23:03:46
0

玄武门之变一直是一个历史热点话题,关于李世民为什么能胜出,很多分析都集中在他的军事才能和军队影响力上,然而,这只是表面原因。事实上,事件的另一关键因素常常被忽视,那就是秦王李世民的精心谋划和主动出击。

我们先回顾一下玄武门之变的全过程。这起事件发生在武德九年六月初四,即公元626年7月2日的早晨,但李世民的筹谋从两天前就开始了。六月初二的晚上,李世民派遣长孙无忌和尉迟敬德手持秦王剑,去“邀请”房玄龄和杜如晦回秦王府商讨“大事”。李世民特别吩咐尉迟敬德,如果两人不来,就用秦王剑取他们的首级带回来。房玄龄和杜如晦一直在暗中支持李世民争夺太子之位,听说李世民要大展拳脚,自然会应召回秦王府。那晚,除了李世民的亲信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尉迟敬德,还有侯君集等重要人物,都参与了这一密谋。

当时,太子李建成的实力远超李世民,不仅掌握着朝廷配置的太子卫队,还秘密招募了长林卫。然而,李世民只有数百人的秦王府卫队,直接对抗几乎是自杀行为。因此,李世民的谋士们提出一个策略:先挑选一个李建成无法发挥全部实力的地方动手。这个地方最终定在了太极宫。太极宫是唐朝的皇宫,李建成和李世民进入时只能带少量随侍,更多的卫队要留在宫门外,这给李世民提供了战斗的机会。

但要做到这一点,李世民必须在太极宫内提前埋伏大批人马,且不能让李渊和李建成察觉。这个难题最终由李世民解决,他通过常何,这位曾是齐王李元吉部下的守门将领,成功安排了伏兵。常何因为深受李世民的军事才干吸引,暗中归附李世民。李世民巧妙地安排常何提前打开玄武门,让自己的部队悄悄进入。

接下来的情节按照李世民的剧本展开。六月初三,李世民向李渊奏报,说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与后宫的嫔妃有染,甚至计划在出征突厥的酒宴上杀害他。李渊听后大为震惊,立即要求兄弟三人次日一早到宫中对质。

六月初四清晨,李世民披甲上马,带领尉迟敬德、侯君集等秦王府的将士,连同长孙无忌、房玄龄等文臣,一共约八十人,悄无声息地抵达玄武门。为了避免打草惊蛇,李世民派人模仿布谷鸟的叫声作为信号,而玄武门的守门人常何也响应了这个信号,缓缓打开了城门。李世民带领队伍顺利进入,埋伏在临湖殿周围的树林里。

当时,李建成和李元吉早已在玄武门外等待,他们留下卫队,轻骑进入,正好进入了李世民的“伏击圈”。随即,伏兵四起,李建成被射杀,李元吉也在尉迟敬德的刀下丧命。事态已定后,李世民派尉迟敬德去见李渊,向他报告了变故。面对无可回旋的局面,李渊无奈地接受了李世民的要求,任命李世民为太子,所有朝廷事务均需由李世民决议,几个月后,李渊甚至直接禅位给李世民。

从密谋到伏兵埋伏,再到最后的迅速打击,李世民完美地执行了自己的计划,避开了与李建成直接对抗的劣势。那为什么李建成拥有如此强大的资源和实力,却没有在事变初期就扼杀李世民的计划呢?

其实,李建成早已察觉到了李世民的威胁,他一直在想办法削弱李世民的实力,主要有两个方向。首先,他对秦王府的幕僚进行打压,试图削弱李世民的支持力量。他通过金钱收买尉迟敬德,然而尉迟敬德对李世民忠心耿耿,拒绝了他的贿赂。而对房玄龄、杜如晦等人,李建成通过李渊施压,成功将他们调离秦王府,削弱了李世民的文官支持。

其次,李建成通过谗言和幕后操作,逐渐让李渊对李世民产生疑虑,甚至李元吉直接建议李渊杀掉李世民。然而,李渊始终难以下决心,因为李世民的军功和声望在朝廷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最终,李元吉不惜动手下毒,试图在宴席上毒死李世民,所幸李世民得到警示,幸免于难。李渊得知后,严厉警告了李建成和李元吉。

李建成虽然名为太子,拥有广泛的支持力量,但他清楚,若激怒李渊,自己作为太子的地位可能不保。因此,李建成并没有主动发动对李世民的攻击,而是在朝堂上通过削弱李世民的实力,步步紧逼。直到李世民主动出击,李建成才意识到自己面临的真正危机。

在这场权力斗争中,李建成的过于保守与李世民的果敢决定了胜负。李世民通过提前布局、巧妙伏击,最终赢得了玄武门之变的胜利,成功走上了皇位。而李建成,虽然实力强大,但未能及时采取有效行动,最终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如... 李自成和洪秀全分别领导的明末和清末农民起义,无疑是中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之一。然而,这两场起义...
原创 皇... 朱元璋曾问过一个看似简单却充满深意的问题:“天下什么最大?”这个问题像一把无形的剑,割开了宫廷的层层...
原创 周... 今天我们来聊聊周朝的第二任君主——周成王姬诵。虽然他当时年纪轻轻就登上了王位,但他的能力绝对不容小觑...
原创 原... 博尔济吉特家族有四位著名的女性,她们的命运各不相同,其中最后一位的遭遇尤其悲惨。 首先是博尔济吉特...
原创 原... 说到明朝,大家一般都知道它是历史上最有骨气的王朝之一,因为它坚持不割地、不纳贡,直到明朝灭亡时,依然...
原创 此... 1004年,辽国的萧太后和辽圣宗耶律隆绪率领数十万大军进攻北宋,直接抵达黄河边的澶州。宋真宗亲自带兵...
“共铸中华 光阴为证” (来源:衢州日报) 转自:衢州日报 新华社北京10月21日电 (记者 王承昊) 21日,“共铸中华 ...
原创 清... 在清朝近300年的历史中,许多封疆大吏曾在各自的领地上叱诧风云,有的才智出众,有的则能力有限。然而,...
原创 他... 自从李世民登基后,唐朝进入了一个空前繁荣的时期,成为了历史上的“盛世”典范。人们称赞李世民的治国之才...
两岸学者驳“终战”论:莫将历史... 南京大学2025年两岸关系学术研讨会19日至20日在南京举行。多位两岸学者表示,台湾光复是两岸同胞共...
原创 楼... 楼兰:沙漠中的繁华与命运的悲歌 在古代历史的长河中,有一个名字因其命运而深深刻印在人们的心中,那就...
原创 曹... 老天津卫谝三国:曹操为啥没要貂蝉?(天津腔版) 要说三国里的曹操,那可是个响当当的人物,打仗有一套...
原创 经... 现在不少年轻人吐槽找工作难,有人一头扎进考公考研大军“避世”,老家的房价也没了前些年的冲劲,这场景,...
原创 古... 有句话说得好:“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中国的封建历史中,朝代更替频繁,几乎成了一种常态。每...
原创 玄... 玄武门之变发生在唐朝建立初期,时间是武德九年(公元626年)六月初四,这次政变是由李渊的二子、当时的...
原创 贺... “天上九头鸟,地上湖北佬”,这句俗语用来夸赞湖北人聪明机智,而“旋风司令”韩先楚正是这位聪明的湖北人...
原创 给... 在许多影视剧中,我们常常看到太监为皇帝梳头、剃头的场景。许多人可能会好奇,既然太监手中拿着刀,万一心...
原创 如... 凤雏(庞统)与卧龙(诸葛亮)是东汉末年的两位杰出人物,他们不仅是同门师兄弟,还在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
原创 被... 在《三国演义》中,关羽的阵斩大将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三位应该是华雄、颜良和文丑。这三位将领无论在战斗...
原创 商... 秦国在秦孝公时期通过商鞅变法加强了国力,这一系列改革的一个重要成果便是“军功爵制”,即士兵凭借在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