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欢迎回到假面聊历史!在上一期中,我们聊到了五胡入华的第一位重要人物——匈奴的刘渊。
说到匈奴,大家肯定不陌生,这是一个与中原汉族政权有着复杂关系的民族。匈奴的话题可以说是无穷无尽,今天我们就简要提一提,聊一些关键的背景。回到汉初,记得白登山之围吗?那次,刘邦为了化解冲突,不得不送公主去和亲。接着,汉文帝和景帝沿用了高祖的政策,但到了汉武帝时期,情况开始有了转变。汉武帝采取了更加激进的策略,将匈奴分裂成北匈奴和南匈奴。南匈奴成了汉朝的“马仔”,常常帮助汉朝对抗北匈奴。随着时间的推移,南匈奴逐渐融入了汉族,甚至被汉化了。
进入三国时期,曹操的军事策略又带来了新的变化。当他与袁绍对抗时,顺便消除了乌桓的威胁,迫使南匈奴不得不向曹操投诚。对曹操来说,这不过是小事一桩,因为他当时的主要精力都放在了统一天下上。然而,成群的匈奴难民在他眼前游荡也不是个长久之计,于是他决定采取措施:把这些南匈奴分为五个部分,各自独立管理。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五部匈奴。
刘渊的祖先正是这五部匈奴中的一支。根据史料记载,刘渊是匈奴的首领,也是冒顿单于的后代。冒顿单于可是个大人物,他曾经让刘邦在白登山上陷入困境。而刘渊的父亲是匈奴的左贤王——刘豹。
从小,刘渊就显示出与众不同的才华。他特别喜欢读书,尤其喜欢《春秋左传》、《孙吴兵法》、《史记》和《汉书》这样的经典典籍,几乎没有他不读的书。作为游牧民族的后代,他不仅聪明,还非常高大。据记载,刘渊身高八尺四寸,约等于两米零三,这在当时简直是人中巨人!此外,他力气也很大,能拉开三百斤重的弓。他的胡须长达三尺,堪称美髯公。要知道,魏晋风度的时代,颜值可是被格外看重的。
长大后,作为匈奴贵族,刘渊来到汉朝的都城洛阳担任人质。这一举动引起了轰动。晋武帝司马炎召见了刘渊,二人交谈甚欢,司马炎还很欣赏刘渊,夸赞他容貌和仪态不亚于春秋时期的由余和汉代的金日磾。可是,即便是这样,刘渊却并没有得到重用。有人建议让他去打东吴,司马炎没有同意。甚至在秃发鲜卑叛乱时,还是有人推荐刘渊,但司马炎依然不采纳。原因其实很简单,尽管司马炎欣赏刘渊,但毕竟他们是不同民族的,他心里总是存在着距离感。不信任的情绪导致了刘渊的被忽视。甚至,司马攸还曾提出要杀了刘渊,吓得刘渊不得不四处求情,从那时起他开始低调做人。
后来,天下动荡,刘渊的亲戚——右贤王——召集了一批匈奴贵族密谋造反。起初,他们没有人能带头,最终决定推举刘渊为大单于。于是,呼延攸被派去邺城,传达这一密谋的消息。那么,刘渊会作何反应呢?敬请关注下一期,我们将继续为大家揭秘!
(插图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