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赵唯刚党龄问题没解决,陈赓亲自给有关部门写信:他是特科的老人
迪丽瓦拉
2025-10-23 08:03:32
0

之前我们聊过三授少将的童陆生,并提到过童陆生抗战时期在八路军总部高参室(中央军委高参室)工作的一段经历。

事实上,八路军总部高参室在当时是一个极为秘密的单位,倒不是专门为联络国民党军专设,而是负责战略研究的一个单位,其研究的范围不仅包括国内战场,还包括国外战场。

当时的高参室是受朱老总直接领导的,每逢开会也都是朱老总提出课题,然后大伙在一起进行研究,里面的成员都有军衔,其中周思诚为高参室中将参议,萧泽苍、白天、赵唯刚、李荫南、童陆生、王子玉等为少将参议。

值得一提的是,童陆生还是战略小组组长。

这里面的人绝大多数革命经历都很复杂,像周思诚就当过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的教官,教过唐生智、张治中、傅作义、白崇禧、陈诚,1940年时还代理过国民党军第二十集团军中将司令。

不过,今儿我们要聊的是,当时八路军总部高参室中唯一一个“无党派人士”——赵唯刚。

1

其实说赵唯刚是“无党派人士”并不正确,因为他实际上是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的老党员,后来抗战莫名其妙成了“无党派人士”。

解放战争时期,赵唯刚虽然重新入党,但参加革命的时间却是从1941年9月算起的。

1952年11月,陈赓负责筹建哈军工,并根据中央军委指示从全国抽调助教和学员,赵唯刚当时是作为炮兵工程系的候选人被调到哈尔滨的。

陈赓当时对这批调到哈军工参与筹建的人才十分重视,并投入了极大的关怀。

一次,陈赓与赵唯刚吃饭,问起了他的革命经历,赵唯刚说他1928年从日本回来后,与满洲省委接上了关系,后来参与过满洲特科的组建工作。

众所周知,陈赓就是中央特科的创建者之一,他对赵唯刚这段革命经历很关注。

两人聊了一会儿,赵唯刚对陈赓说:

“我听你的声音很熟悉,好像在一次秘密会议上见过你。”

陈赓大感意外,仔细想了一番后,他的思绪逐渐回到了上世纪三十年代。

图|赵唯刚与家人合影

1930年初,东北的形势异常复杂,国民党当局急需要了解东北的情况,中统特务头子徐恩曾委派自己的心腹秘书钱壮飞组一个特别情报小组潜入东北,伺机探查情报。

徐恩曾这一举动正中我党下怀,在钱壮飞操持下,这个特别情报小组组建起来,成员是胡底、陈赓,明面上钱壮飞是组长,但实际上陈赓才是这个情报小组的组长。

陈赓一行人经天津直抵沈阳,当时负责接应的满洲省委筹建满洲省特工委以及特科。

有趣的是,陈赓他们收集的情报,表面上是提供给徐恩曾,但其实也同时源源不断的提供给了中央特科。

当时,满洲省委工作的环境十分恶劣,为了保障安全,陈赓等几人一开始是被安排到中共满洲省委军事部的几名同志家里暂住。

陈赓就是被安排在赵唯刚家里暂住,只是年代久远,陈赓已经不大记得当年掩护他的人长得什么模样。

不过,也因为有这段经历,当陈赓听赵唯刚说起当年一些细节时,立马就断定,赵唯刚就是当年负责掩护他的人。

“难怪我在学院初次见到你,我就有似曾相识的感觉。”

当时,赵唯刚提及自己党籍问题多年没有得到解决,陈赓本能的皱了皱眉头,后来多次给有关部门写信,不仅自己出面证实,还积极联络当年的同志一起出面作证。

2

赵唯刚之所以遇到党籍问题,主要同他复杂的经历有很大关系。

赵唯刚原名赵石羽,满洲镶黄旗人,1905年出生于辽宁省沈阳皇姑屯,根据资料记载,赵唯刚祖上是世代为皇太极守陵的守陵人。

得益于家庭出身,赵唯刚接受过很好的教育,高中毕业后,经时任东北军总参议兼兵工厂督办杨宇霆相助,到日本去留学,在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学习(1924年至1925年)

值得一提的是,赵唯刚的同学中还包括闻名遐迩的国民党军高级将领汤恩伯。

杨宇霆在奉军中本就是“士官派”的首领,他选派有为青年到日本去留学,目的不外乎两个:

一、为奉系势力培养一批人才;二、为奉系的“士官派”培养一批人才。

当时,日本也很愿意接纳来自中国的留学生,为培养在中国的亲日派做准备。

不过,令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是,赵唯刚后来走上了第三条路。

赵唯刚很早就意识到,日本人企图侵略中国的野心,所以对这个国家并没有什么好感,后来他还在报纸上写了《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文章,发表在《奉天国民日报》上,也因为具有这一重思想,为他后来回国参加革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次,赵唯刚在同学李国琛家里看到了一本《共产党宣言》,便如饥似渴的读起来。

李国琛是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的老资格党员,是大革命时期党组织着力培养的军事干部,他还是叶帅的入党介绍人,家里有本《共产党宣言》不稀奇。

1927年,赵唯刚从日本陆士毕业,在李国琛介绍下,在中共大阪支部加入了共产党。

同一年,赵唯刚与李国琛回国,正赶上大革命失败。

李国琛奉命前往广州,不久之后参加了张太雷、叶挺领导的广州起义,起义失败以后,李国琛、叶剑英受组织委派前往苏联,被编入莫斯科中山大学特别班。

赵唯刚回国后,回到了东北,任沈阳兵工厂少校厂员。

应该指出的是,当时中共满洲省委已经成立(1927年10月),因此赵唯刚在回国以后所有的行动,都是受满洲省委指示的。

1928年2月,赵唯刚同时任中共满洲省委秘书长廖如愿接上关系。

同年,赵唯刚奉令对日军《阵中要务令》进行翻译,这份《阵中要务令》可以说是当时日军中日常行为规范的集大成者,军队各项事务的基本准则,对当时中国军队现代化建设很有帮助。

蒋介石后来还曾参考赵唯刚翻译的《阵中要务令》制定中文版的《阵中要务令》,作为各部队的标准条令。

皇姑屯事件发后,赵唯刚率领的讲武堂模范训练队是第一支赶到事发地点的中国军队,并与当时在场的日军对峙。

张学良就任东北保安司令部司令后,赵唯刚已经是奉军中上校军官。

1928年年底,中共满洲省委决定根据中央指示成立满洲特科,党中央特意派了蔡伯祥到奉天,蔡伯祥任书记、赵唯刚任秘书长,主要负责发展党员,搜集情报,营救同志的任务。

期间,赵唯刚以朋友身份,将自己在奉天南满中学时的同学、中共党员刘伯刚,安排到讲武堂炮兵队当上士班长,从事兵运和发展地下党员工作。

不到半年时间,发展了卢透云等4名新党员。

1929年7月,刘少奇出任中共满洲省委书记,他来到奉天以后,就是在赵唯刚的掩护下住在东北陆军讲武堂高研班学员宿舍。

赵唯刚一直不知道自己掩护的人是谁,后来是到延安后,才发现是刘少奇。

1930年4月,陈赓率领的情报小组来到沈阳,也是赵唯刚负责掩护,在随后几个月的时间里,他们搜集了大量的情报,并完成了中央特科交付的在东北工作的各项任务。

这些情报中,就包括了当时日本正在有计划有预谋的武装侵略东北。

为了进一步的刺探日本人在东北的动作,满洲特科在日本人盘踞密集的大连等地特设了第二科,并伺机派人打入日军司令部。

1931年4月20日,满洲特科向省委以及中央报告了(当时满洲特科受省委以及中央特科双重领导)日军在东北驻扎的情况。

1931年8月至9月初,通过日军种种动向,满洲特科已经分析出,日军已经可能要对东北行动,赵唯刚在征得组织同意后,将这一分析结果告诉了时任国民党当局辽宁省政府主席臧式毅。

尽管这一重要情报虽然没有得到东北军的上层官员的高度重视,但却为中共中央和中共满洲省委正确地把握日本的侵略动向,及时制定反对日本侵略满洲的政策和策略提供了可靠依据,从而及早地向东北民众敲响了抗日的警钟。

九一八事变后,赵唯刚撤回关内,并根据组织要求转入苏军从事情报工作。1932年,赵唯刚还曾奉令打入长春、齐齐哈尔等地伪满机关。

从此以后,赵唯刚开始了作为“苏共党员”将近十年的生涯。

3

1933年,赵唯刚才奉令撤往苏联,被安排在伯力炮兵学校学习,毕业后以远东边防军司令部参谋的身份参与了对日边境作战。

1936年,赵唯刚抵达新疆,凭借同盛世才得关系,先后担任盛世才的驻南京军事代表、中苏合办独山子炼油厂厂长。

遗憾的事,随着后来共产国际解散,盛世才对苏联的态度也急转直下,不仅挥舞起屠刀残杀中共党员,还,还试图暗杀赵唯刚。

在躲过刺杀后,赵唯刚逃到了苏联,在苏联红军参谋本部任参谋。

不过,对赵唯刚而言,苏联毕竟不是永久的家,从抗战爆发伊始,赵唯刚就有了回国参加抗战的想法,奈何始终也没有一个机会提出。

到1941年,苏联红军再派赵唯刚回国,赵借机提出了回国参加八路军抗战的想法。

出乎意料的是,苏联方面一开始并不同意,后来经再三要求虽然允准,却故意不给赵唯刚开党组织关系转移的证明。

同年,八路军总部组建高参室,赵唯刚也被调入高参室。

不凑巧的是,当时赵唯刚回到延安后,恰好赶上了延安整风运动,因为没有党组织关系转移的证明,赵唯刚受到康生刁难,在后来很长 一段时间,赵唯刚都是以“无党派人士”参加工作。

所幸有朱老总亲自出面保护,赵唯刚才幸免遇难。

也因为在苏军工作多年,赵唯刚对苏军十分了解,在参与高参室研究讨论的过程中,起到了突出作用,特别是后来苏德战争爆发后,赵唯刚针对苏军的几次分析,都极为精准的命中了战争局势走向。

因为党籍问题始终未能顺利解决,赵唯刚后来长期在延安炮校担任一名教官。

1945年8月抗战胜利后,高参室的工作任务顺利结束,成员也被调离,赵唯刚则是随八路军炮兵团一起开赴东北。

抵达东北后,赵唯刚又在东北炮校任教育长。

期间,赵唯刚通过重新入党,算是有了党员身份,但是他参加革命的年限却是从他到延安的1941年9月开始算起的。

建国前后,赵唯刚很多次提出希望党组织能够对这一问题进行审查,但因为时间间隔日久,许多当年亲身经历的人都无法寻找,这个问题就被拖了下来。

到1952年11月,赵唯刚调哈尔滨参与哈军工的筹建工作,意外同院长陈赓聊起了当年往事,这才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契机。

陈赓不仅亲自写信给有关部门,还派人专门去落实赵唯刚党龄计算事宜。

1953年1月30日,经陈赓推荐,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正式任命赵唯刚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哈军工)党委会委员。

这也标志着赵唯刚的党龄问题彻底得到了解决。

1955年9月,赵唯刚被授予了大校军衔,尽管他的军衔比之同样革命资历的人要低太多,但他并没有怨言。

卸下包袱的赵唯刚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为炮兵工程系的建设立下了汗马功劳。

1994年4月,赵唯刚在北京病逝,享年94岁。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晚... 虽然清朝已灭亡许久,但它是第一个拥有照片的时代。通过这些珍贵的老照片,我们可以一窥那个风雨飘摇的时期...
原创 此... 在历史上,曾有一些国家的地理和文化身份模糊不清,它们曾属于一个地区,后来却与另一个地区发生了联系。这...
原创 锈... 【锈舰映宫阙:美利坚版“大清”的奢华与衰败交响曲】 白宫东翼外立面正被挖掘机撕成碎片,而太平洋上美军...
原创 北... 历史上,北宋的名将并不多,除了几位开国将领和杨家将外,几乎没有什么出色的军事人物。这与北宋时期推崇文...
若他不死的话李渊就没资格称帝,... 《窦建德碑》曾提到:“看他的模样和风采,至今无人能及窦建德。”隋朝末年,国家动荡不安,英雄人物层出不...
原创 官... 许攸的背叛,确实为曹操带来了关键性的情报,但如果单看整个官渡之战的局势,许攸的叛逃并不是导致袁绍失败...
梅忠堂任中国历史研究院党委常委... 澎湃新闻记者从中国历史研究网获悉,梅忠堂已任中国历史研究院党委常委、院务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
原创 杨... 1976年4月的一天,朱德元帅病床上迎来了一位老朋友——武汉军区司令员杨得志。朱德看到杨得志到来,激...
日军败退时有多惨?一个中国农民... 日本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开始侵占东北,关东军一步步把这片土地变成他们的殖民基地。那些年,东北老百姓...
原创 秦... 秦朝的名将王翦,以八尺的身高和威武的外貌著称,年轻时就展现了非凡的军事才能,因此被誉为“兵家瑰宝”。...
原创 河... 历史学界有一种观点,认为检验一个人对历史了解的深浅,最直接的方法就是看看他如何评价隋炀帝。如果一个人...
福建文物地标丨“双世遗”武夷山... 这是一处宝藏之地 入列首批国家公园 更以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 驰名于世 “双世遗”武夷山 其世...
89年前的今天,他们走完了这样... 今天 一起回望这样一条路 —— 它长达65000余里 是人类历史上 一次无与伦比的伟大远征...
秀我中国|5000多年前的“石... 位于黑龙江省海林市石河村海浪河右岸的石人洞遗址,是东北地区迄今发现的唯一一处史前石器原料开采地。 ...
原创 郭... 郭汝瑰:从红色特工到抗战英雄,最终归属党的传奇人生 1980年,前国民党高级将领郭汝瑰收到了一个特殊...
从一个晚清知府账本上,就明白这... 账本这东西,在老百姓家是过日子的,在衙门里,却可能是一部悬疑小说。 别小看一位晚清知府的账本,翻开一...
原创 驻... 今天,小僮要给大家讲一个发生在清朝时期的悲情英雄故事。话说,在镇江这个历史悠久的城市里,有一支特殊的...
“这是一堂震撼人心的历史课” 图①:香港爱国教育支援中心。 图②:马吉使用的摄影机和胶片。 资料图片 图③:37分钟版《马吉影像》...
原创 庞... 传闻流布多年,说庞统临死前曾对刘备发出警告:你被诸葛亮忽悠了,蜀汉的灭亡就在于此。听起来像是临阵拆台...
原创 她... 在《宫锁心玉》这部剧中,除了晴川,还有一个穿越到清朝的角色,你知道是谁吗?她就是良妃。良妃原本是现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