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课】烽火岁月里的浙南“重要枢纽”
迪丽瓦拉
2025-10-24 11:03:10
0

古鳌头海关的历史,是鳌江作为浙南重要通商口岸的“活档案”。早在唐代,这里就已成为对外交流的节点,历经宋元明清的政策更迭,逐步形成系统的海关管理体系,为抗战时期的战略作用埋下伏笔。

唐 代

江口镇的起源——中日交流的“早期驿站”

唐宣宗大中七年(853年),鳌江港古称“江口镇”,作为军镇首次见于史料记载。日本求法僧圆珍随商船入唐,经江口镇抵达横阳县(今平阳),这段记录被《圆珍入唐传》详细留存,印证了当时鳌江已纳入中日民间交流航线,成为浙南沿海对外沟通的“早期驿站”。

圆珍求法行历示意图

明 清

海关机构的雏形与演变——从分钞关到常关

明代税收与贸易管理的起步

明景泰元年(1450年),朝廷在平阳江口(今鳌江江口渡)设立“分钞关”,隶属户部杭州北新钞关,主要征收船税;明正德六年(1511年),分钞关职能扩展,开始兼管商税与海外贸易,这是鳌江地区开展外贸监管的最早官方记录。

清代从分口到瓯海关管辖

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浙海关署(驻宁波)在平阳设立“古鳌头海关分口”,正式管理鳌江港往来贸易船舶;咸丰十一年(1861年),分口改称“平阳分口常关”;同治四年(1865年),划归瓯海常关管辖;光绪三年(1877年),温州海关(后称瓯海关)建立,古鳌头常关逐步纳入瓯海关体系,1913年起,50里外的平阳分口正式由瓯海关兼管,海关职能进一步规范化。

民 国

古鳌头分卡的设立——近代海关的定型

1931年6月,国民政府撤销50里内常关,古鳌头常关改组为“瓯海关古鳌头分卡”,1943年12月又改称“古鳌头支关”,负责出港船舶丈量、签证、税收等核心工作。截至1937年抗战爆发前,瓯海关仅保留古鳌头和海门2个分卡,足见古鳌头在浙南沿海贸易中的重要地位。

1933年平阳古鳌头海关旧照

鳌江原北港埠码头旧址(蔡新祥提供照片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温州港三次沦陷(1941年4月、1942年7月、1944年9月),沿海口岸多被日军封锁,瓯海关古鳌头分卡所在的鳌江港,因仍能通航,成为抗战大后方的战略通道,海关也随之承担起重要使命。

日军铁蹄下的鳌江

——轰炸与封锁中的坚守

1939年6月至1942年7月,日军对平阳发动30次空袭,其中20次直指鳌江镇,古鳌头几乎被彻底摧毁,百姓流离失所。日军不仅空袭,还多次窜犯鳌江,烧杀抢掠,同时封锁沿海航线,试图切断浙南与外界的物资联系。

即便如此,瓯海关古鳌头分卡仍未停摆。1940年8月,义商罗可治洋行“常德轮”从上海驶往鳌江,中途遭日舰扣留,经义籍船主交涉后才获释;德商远东公司“哈纳轮”此前驶往古鳌头被阻折返,损失惨重,仍坚持再度试航——这些商船的冒险航行,背后有海关的协调与支持,也是鳌江人对抗战的默默贡献。

上海《大美周报》1940年8月11日第八版

战略转运港的核心作用

——物资与人员的“生命线”

抗战期间,鳌江港成为浙南闽东北与上海、台湾等地的“秘密通道”

物资转运:上海的药品、布匹、机械零件等紧缺物资,经古鳌头海关监管后,通过鳌江港转运至温州、闽北乃至内陆大后方;同时,鳌江的茶叶、明矾、渔货等特产,也经此出口,为抗战筹集外汇。1938年,鳌江渔行最高交易额达200万大洋,明矾出口量虽受战争影响,仍保持一定规模,成为当时重要的经济支撑。 直至1942年7月,日军对鳌江港区狂轰滥炸一个月后,鳌江港与大后方的联系才彻底隔断。

1938年7月,新四军兵站在温州设采购办事处,中共江苏省委难民委员会以上海红十字总会的名义,在温州采购办事处内附设办事机构。中共浙江省委领导的温州、平阳、丽水等三个新四军办事机构互相配合,向新四军输送大批干部和进步青年;同时转运上海等地采购的大量军需物资及南洋爱国华侨捐赠的物资到皖南新四军军部和华中根据地。

人员往来:许多爱国青年经鳌江港前往上海、重庆等地参加抗日救亡运动;同时,也有不少台湾同胞经此回到大陆,投身抗战。据统计,平阳县、苍南县至今仍有1万多人在台湾,其中不少人的祖辈就是抗战时期经鳌江港往来两岸的。

海关人的重任

——乱世中的“守关”

在战火纷飞的岁月里,瓯海关古鳌头分卡的关员们,严格稽查走私,防止战略物资资敌;当日军封锁海面时,他们协助中外商轮办理结关手续,保障战略物资流通;在外敌入侵的威胁下,他们维持港口商贸运转,使鳌江成为浙闽沿海重要的物资通道。这些工作为支援抗战作出了特殊贡献。

抗战时期,鳌江为重要转运港口。

1948年5月,因战后税收不旺,古鳌头支关被撤销,但它的“国门精神”并未消失。改革开放后,鳌江口岸迎来新生:1997年,温州海关驻鳌江办事处开关,2018年,温州海关驻瑞鳌办事处机构改立,古鳌头海关的职能以现代形式重启;如今,浙南鳌江正以“百年商埠”为根基,向现代化工贸港口城市迈进。

现代口岸的新布局

——对接国家战略,打造物流枢纽

如今的鳌江口岸,深度融入“一带一路”与金丽温大通道建设:温州海关通过关地合作和全链条服务推动平阳跨境电商园、外贸前置仓,打造龙平苍浙南闽北外贸物流综合枢纽;支持龙港舥艚港作业区、崇家岙码头建设设想,发展保税物流,让百年港口焕发新活力。

如今的鳌江口岸——海河联运

特色产业的“出海路”

——从农产品到新业态

依托海关支持,鳌江的特色产业走出国门:北麂大黄鱼、鲜竹笋、索面等首次实现出口,甘蔗、杨梅等规模化出口;发展跨境电商+产业带、化工中间品独立站+海外仓等新业态,探索进口咬胶原料、澳洲袋鼠肉原料,助力宠物食品产业发展,让“鳌江制造”走向世界。

大黄鱼出口

鲜竹笋出口

索面出口

甘蔗出口

杨梅出口

宠物食品出口

文脉传承的新使命

——铭记历史,续写辉煌

古鳌头海关旧址虽已不存,但其承载的 “通商精神” 与 “抗战记忆”,成为鳌江文脉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今,鳌江镇以 “打造鳌江流域中心” 为目标,在发展经济的同时,积极挖掘海关历史,通过史料整理、旧照展览等方式,让更多人了解烽火岁月,传承 “爱国、开放、坚守” 的精神。

一座海关,一部鳌江的精神史诗

从唐代江口镇的驼铃悠扬,到抗战时期的烽火坚守,再到如今的现代化口岸,古鳌头海关的变迁,是鳌江从 “千年古镇” 到 “工贸新城” 的缩影。它不仅见证浙南沿海的贸易繁荣,更记录中国人在危难时刻 “守家卫国” 的勇气与担当。

今天,回望古鳌头海关的抗战往事,既是为铭记历史,更是为传承“开放包容、坚韧不屈” 的精神。在新时代征程上,鳌江将继续以百年商埠为根基,以红色文脉为动力,续写城市新辉煌。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洪... 1363年,洪都城内,朱文正和他的两万守军在城墙上冷眼望着外面席卷而来的60万大军,刀枪声、战鼓声和...
沪游简报|为引发公众关注非洲文... 《Relooted》游戏画面图片来源:Nyamakop 《Relooted》由南非游戏开发商Nyam...
原创 项...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这句诗出自李清照,写的是项羽的悲壮一生。项羽,...
原创 弄... 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民间起义,虽然最终以失败告终,但它在一定程度上动摇了清朝的统治...
重走长征路的青年,在追寻什么? 重走长征路的青年,在追寻什么? 参加徒步的青年代表们 10月19日,当“走进吴起 走向胜利”的鲜...
龙舞银章:光绪银币丁未一两的传... 在中国近代机制银币的殿堂中,有一些作品因其超凡的设计、精湛的工艺、特殊的历史背景与极致的稀缺性,而被...
原创 刘... 好的,我已理解你的要求。以下是对原文的改写版本,保持原意并增加细节、提高可读性,同时进行了消重处理:...
原创 他... 在抗战时期,很多人物都具有两面性,因为复杂的时代背景,人物的形象会因为立场的变换也产生不断的变化,所...
原创 我... 历史上每位帝王,都有优点与不足,这些缺点往往由他们的性格或者所处的时代背景所决定。然而,历史中也不乏...
原创 历... 历史上,有四对父子战将,堪称最强。每一对父子都是各自时代的英勇代表,他们的战功不仅震撼了敌人,也让后...
大秦灭亡时,老秦人为何不救场?... 各位看官,不知道您有没有琢磨过一桩怪事: 那大秦帝国,当年是何等威风?“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
原创 她... 在古代,许多女子都梦想有一天能“飞上枝头变凤凰”。皇宫中的宫女尤其如此,她们渴望获得皇帝的宠爱,从而...
原创 从... 公元986年,北宋将领曹彬率军北伐,十万精锐在岐沟关溃散,士兵自相践踏死者不计其数。这场惨败并非偶然...
原创 康... 在古代,女子一般很早就要出嫁,通常十三四岁左右就结婚了。如果到了十八岁还未出嫁,往往会被人戏称为“大...
原创 原... 春秋时期,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励精图治的故事广为人知。勾践在越国被吴王夫差打败、国破家亡后,经历了二十...
原创 道...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烽烟四起,百姓流离失所。中原腹地的洛阳城,曾是繁华帝都,如今却残破不堪,街道上随...
原创 古...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每当中原王朝强盛,总会重视西域的治理,把西域牢牢掌控在手中。但许多人会好奇:西域大...
原创 如... 谈到华佗,许多人脑海中立刻浮现出“神医”二字。确实,他堪称古代医学的传奇人物:外科手术的先驱、麻沸散...
原创 北... 在北洋历史的风云变幻中,草莽江湖逐渐变得成熟,但其命运却早已被“宿命”所决定。正如古话所说,“前因决...
林徽因致费慰梅:“我们的《边城... 1935年,林徽因(右四)与金岳霖(左一)、费慰梅(右二)、费正清(右一)等在北平天坛交谈 沈从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