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我将以简单易懂的方式改写你的文章,增加一些细节描写,提高可读性,同时保持原意:
---
狄仁杰,我们都很熟悉,被称作中国的福尔摩斯,是武则天时期著名的宰相。他的故事已经被拍成多部影视剧,大家对他一定不陌生。不过,有一个人往往被忽略,他正是推荐狄仁杰做宰相的关键人物——娄师德。
当时,武则天问狄仁杰:“这人贤明吗?”狄仁杰回答:“他做将领时谨慎守职,但是否贤明,我就不清楚了。”武则天又问:“那他识人吗?”狄仁杰依然答:“不知。”这时,武则天拿出一份奏章给狄仁杰看。狄仁杰看完后,感慨万分:“娄公真有德,我受他的宽容对待却未察觉,看来我与他差得太远了!”
娄师德确实是个聪明能干的人。20岁时,他就中了进士,被任命为江都县令,后来升至监察御史。唐高宗时期,他主动应征出征讨伐吐蕃,尽管本是文臣,但他戴上红抹额、亲自前往应征,令高宗十分高兴,于是任命他为朝散大夫随军出征。起初战争不顺,但后来一个叫黑齿常之的将领夜袭吐蕃,扭转了局势。随后,高宗派娄师德前往说服吐蕃,他机智应对,把对方说得心服口服、佩服不已,最终成功化解了危机。
后来,吐蕃再次挑衅,娄师德率军打了八场,全胜而归。高宗看到他文武双全,于是任命他为左骁卫郎将、河源军经略副使。武则天上台后,更是任命娄师德为宰相,处理朝政。虽然他在一次对吐蕃作战中失利,被贬为原州员外司马,但武则天认为人才难得,再次召他回任宰相。娄师德以宽厚仁慈著称,受到朝廷上下的尊敬。
不仅如此,娄师德还曾推荐狄仁杰接任宰相,但狄仁杰却未意识到他的用意,反而在工作中多次与他产生摩擦,使娄师德只好调任他职。直到武则天给狄仁杰讲明事情经过,他才恍然大悟,明白娄师德真的是一位优秀的领导者。
后来,突厥入侵,娄师德被任命为检校并州长史、天兵军大总管,可惜同年九月便病逝,享年70岁。司马光曾评价说:“师德在河陇,前后四十余年,恭勤不怠,民夷安之。是时罗织纷纭,师德久为将相,独能以功名终,人以是重之。”可见,他的才能和品德受到了高度认可。
娄师德的故事告诉我们,有些人的功绩可能不如弟子名声显赫,但他们的智慧、胸怀与品格却在历史中留下了深深印记。
---
如果你需要,我可以再帮你做一个更加生动、像讲故事一样的版本,让读者更容易沉浸其中。你希望我做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