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从今天的角度看,确实显得非常严重,为什么呢?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分析。
首先,关于武则天出生时的相学预言。武则天刚出生时,著名相学大师袁天罡曾看到她穿着男孩衣服,便大声惊叹道:“龙睛凤颈,极贵之相。如果是女孩,必将成为天下的主宰!”但事实是,武则天正是一个女孩。这样的一段预言,连李世民也一定听说过。既然他知道这样的话,为什么在后宫的武则天入宫后,他却没有任何防范呢?
其次,武则天入宫后有一次和李世民一同出行打猎。当时,李世民有一匹非常烈的马,名叫“狮子骢”,没有人能驯服它。武则天看着这匹马,提出自己能驯服它,不过需要三样工具:铁鞭、铁棍和匕首。她解释说,若马不服,就用铁鞭抽打它;若仍不服,用铁棍敲击它的脑袋;如果再不服,则用匕首割断它的喉管。这样霸气的后宫女人,若她一心干政,那对皇帝来说自然是非常危险的。毕竟,皇帝从古至今都最怕后宫的强势和干政。李世民虽然知道这一点,却没有表现出防范,反而对武则天的胆量表示赞赏。
第三,李世民晚年时,民间开始流传一句话:“唐三世后,女主武王,代有天下。”这让李世民十分焦虑,他开始在宫中四处搜查,最终请来了另一位相学大师李淳风。李淳风告诉他,这个“女主武王”的人就在李世民的后宫里。可他没有直接透露是哪位。而且,如果李世民联想到武则天小时候的相学预言,联想到她曾驯服烈马的故事,他本应该意识到问题所在。即便武则天没有做错什么,李世民完全可以通过一些手段让她保持低调,但他并没有这样做,反而在此时把站岗的李君羡给杀了,认为他是潜在的威胁。李世民完全没有从武则天身上看到威胁。
最后,关于李治与武则天眉来眼去的事情,若李世民对武则天有所防范,肯定会察觉到这一点。然而,他显然并没有注意到这些细节。我们可以看出,李世民对武则天并没有太多关注。
那么,为什么李世民会如此放任武则天呢?我们可能是站在后来发生的历史事件上来看待这个问题,毕竟我们知道武则天最终掌握了唐朝的权力,对李唐江山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基于这一点,我们就开始怀疑李世民当时为何没有早作防范。
事实上,许多历史资料其实并不完全可靠。例如,关于袁天罡的相学预言,出自《旧唐书》,但看相这种事情本就常常是无稽之谈,尤其是对一个襁褓中的婴儿来说。而且,很多历史记载是在宋代编纂的,那时的作者可能是根据武则天后来成为女帝的历史背景来回溯的,才加上了这样的描述。而关于“女主武王”的说法,也出自《太平御览》,同样是宋代的文献编纂,其可信度也值得怀疑。
至于武则天驯服马的事件,实际上也是武则天自己事后提到的。毕竟,李世民去世后,宫中的嫔妃们大多去世或剃发为尼,没人在场作证,所以这一事件也只能由武则天自己讲述。至于李治和武则天的关系,李世民未必知情,这也说明了他对武则天的忽视。
从这些分析来看,李世民对武则天并没有太多印象,也没有真正防范她。这是因为在他看来,武则天只是一个普通的宫女,且在宫中并没有得到特别的宠幸。武则天入宫多年,依然只是五等嫔妃“才人”一个。再加上她并没有为李世民生育子嗣,可以推测她在李世民眼里并没有太大的影响力。至于李治与武则天的关系,李世民未必察觉,说明他根本没有对武则天进行防范。
因此,李世民并没有杀掉武则天,而是对她几乎完全忽视,甚至没有察觉到她成为威胁的可能。这样回顾历史,我们不难理解李世民的态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