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谁是最强的武将,一直是三国迷们讨论的热点话题。吕布被公认是三国时代的武力第一,无人能敌。这并不令人惊讶,因为吕布有两个无人可比的骄人战绩:一是虎牢关三英大战吕布,三位英雄联手仍难以战胜他;二是在濮阳之战,他一人独自对抗曹操手下的六大猛将——典韦、许褚、夏侯渊等,还能从容撤退,展现了超凡的战力。
但在吕布之后,谁是第二强的武将,历来存在争议。很多人认为是赵云,但也有不少人认为马超更强,应该排在第二。那么,马超和赵云究竟谁更强呢?因为两人没有直接交过手,所以单纯比较并不容易。但从《三国演义》、史实《三国志》以及历代的评价来看,马超的武力确实稍强于赵云。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六个理由来分析: 第一,民间的排名。如今人们普遍认同的武力排名是“一吕二赵三典韦”,即吕布第一,赵云第二。然而,民间流传很久的排名却是“一吕二马三典韦”,也就是说,马超曾被认为是仅次于吕布的第二强者。 第二,俗语“前表吕布,后表马超”。这句俗语表达了一个很直接的意思:如果吕布不在了,那就轮到马超称雄三国,意味着马超的武力被视为仅次于吕布。 第三,“金吕布,银马超”。这句话把吕布和马超并列,形象地表达了吕布是第一,而马超则稳居第二。这个表达方式也印证了马超的强大。 第四,《三国志》中的评价。在《三国志》中,陈寿评价吕布为“虓虎之勇”,即勇猛无敌的猛将。而马超的评价是“抗飏虓虎”,意思是他能与吕布相提并论,拥有与吕布同等的勇猛。在赵云的评价中,则是“强挚壮猛”,虽然赵云也被赞誉为猛将,但显然不如吕布和马超那样被视为无敌。 第五,《三国演义》中的描写。在《三国演义》中,曹操曾在与马超交战后,评价马超“马超不减吕布之勇!”这表明,曹操认为马超的勇猛不逊色于吕布。相比之下,赵云虽也被曹操称为“真虎将”,但曹操对赵云的评价稍逊一筹。此外,曹操还曾在黄忠被赵云救援时表示,“所到之处,不许轻敌。”这可以看出,曹操对马超的评价显然高于赵云。 第六,张郃的表现。虽然马超和赵云从未直接交手,但他们与张郃的交战记录提供了很好的参考。在穰山之战中,赵云与张郃激战30余回合,最终取得胜利;而在潼关之战中,马超仅用20回合便打败了张郃。从战绩上看,马超的表现显得更为迅猛。 综上所述,虽然赵云的勇猛和忠诚不容忽视,但从各方面的评价和对比来看,马超的武力略胜一筹,更加符合“三国第二武力”的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