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汤,西汉时期的著名酷吏,曾是汉武帝(刘彻)重要的臣子,位居三公之列。他以执法严厉而著称,深受汉武帝的信任。可以说,汉武帝时期的许多重大政治决策几乎都少不了张汤的身影,他不仅是决策的参与者,还是执行者,权力可谓空前。
作为一位冷酷的酷吏,张汤在生前以严苛的手段处决了无数人,而在他死后,居然以自己的死亡换取了四人的性命,这一壮举令许多人感到震惊。那么,张汤为何死?又是如何通过死亡“杀人”的呢?
张汤之死的背景十分复杂。元鼎二年,丞相庄青翟的三位长史联合上疏,指控张汤泄露国家商业机密,与商人合谋谋取私利。面对这一指控,汉武帝虽然有所怀疑,但并未立即相信,便召见了张汤,想从他口中得知真相。汉武帝询问张汤,是否有人提前将自己的经济政策泄露给商人,导致商人提前囤积货物,待政策发布后大赚一笔。张汤答道:“那肯定有人泄密!”
接着,另一位酷吏减宣上奏,指控张汤与下属鲁谒居联合谋害御史中丞李文。尽管张汤一直受到汉武帝的宠信,但两项指控使汉武帝心生疑虑,开始怀疑张汤是否真正忠诚。于是,汉武帝派遣了八批使者,带着各种证据前去询问张汤,逐一对质。然而,张汤每次都否认指控,始终不肯承认自己的罪行。
为了彻查此事,汉武帝派赵禹前去处理张汤案。赵禹见到张汤后,劝道:“你为何不懂分寸?你已经处理过很多案件,灭门绝族的事例多得很,现在别人也提出了证据,皇上很重视你的案件,并不想让你入狱,而是希望你能自己处理,不要再坚持抵赖。”张汤听后,终于明白皇帝的暗示——让他自杀。
于是,张汤写了一封信给汉武帝,信中表示自己出身微贱,虽然得到皇帝的重用,位列三公,但如今罪名无法洗清,不能再为皇帝报恩。他在信中还指责三长史是背后策划陷害他的人。写完信后,张汤自尽了。
张汤死后,他的家人原本想为他举办盛大的葬礼,但张汤的母亲阻止了他们:“张汤身为大臣,却因恶名蒙冤而死,何必厚葬?”于是,张汤的家人只为他准备了一个简陋的棺材,并且没有棺椁,草草埋葬在荒郊野外。
就在家人处理完后事后,朝廷派人前来抄家,但他们只找到500金,这些金子全是张汤的俸禄和皇帝赏赐的款项,并没有找到任何与商人勾结的证据。得知真相后,汉武帝深感痛惜,他感叹道:“若非有如此明理的母亲,怎会有如此清廉的儿子!”为了还张汤清白,汉武帝决定深入调查此案,最终揭露了三长史联合陷害张汤的真相。
愤怒的汉武帝下令将三长史全部处死,而他们的上级,丞相庄青翟也因牵涉其中,很快选择自杀。张汤的死,最终让三长史付出了代价,复仇之火燃尽了所有罪恶。
这就是张汤“以死杀人”的全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