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簿是古代官职之一,主要负责管理文书和辅助主官处理事务。特别是在三国时期,主簿这种官职较为普遍。比如,吕布曾担任并州刺史丁原的主簿,杨修则曾是曹操手下的主簿。今天我们要讲的是蜀汉丞相府的主簿——杨戏。虽然他受到了诸葛亮的赏识,但因为得罪了姜维,最终被罢免了官职。
一、杨戏的背景与仕途
杨戏,字文然,出生在益州的犍为武阳(今四川彭山)。他年少时,与巴西的程祁、巴郡的杨汰以及蜀郡的张表等人一同在当地出名。杨戏特别推崇程祁,称他为众人中的佼佼者,这使得杨戏得到了丞相诸葛亮的青睐。
公元223年,刘备去世,刘禅继位。此时杨戏二十多岁,开始从州书佐升任为督军从事,负责刑罚和处理案件,凭借公平公正的办事风格声名鹊起。后来,辅汉将军张裔推荐杨戏,最终他被召入丞相府,担任主簿。到了建兴十二年(234年),丞相诸葛亮去世,杨戏接任尚书右选部郎。同年,益州刺史蒋琬任命他为治中从事史。延熙元年(238年),蒋琬以大将军身份开府治事,又征召杨戏担任大将军东曹掾。由此可见,不论是诸葛亮还是蒋琬,都非常看重杨戏的才能,纷纷将其召入麾下。
二、杨戏的性格与人际关系
杨戏性格简洁直接,不善于空泛的赞美别人,也很少与人交往。他写信和发布指令时,常常字数简短,极少超过一张纸。尽管如此,杨戏对待故友十分忠诚和宽厚。例如,他与巴西郡的韩俨和黎韬自幼情谊深厚,韩俨因病未被任用,黎韬则因品行不端被免职,杨戏仍常常照顾和帮助他们,保持着昔日的友谊。
另外,杨戏也很看重一些不被他人认可的人。例如,当时人们普遍认为谯周缺乏才华,少有人尊敬他,但杨戏却十分推崇谯周,甚至曾称赞他说:“我们这些年轻人,终究不如这位年长的前辈。”正因为这一番话,许多有见识的人都开始敬重杨戏。
在延熙四年(241年),杨戏作了《季汉辅臣赞》,并且从大将军东曹掾被提拔为南中郎参军。不久后,他又担任了副贰庲降都督,并兼任建宁太守。虽然他之后因病回成都,但依然被任命为护军和监军。随后,他先后担任了梓潼太守和射声校尉等职务。在这些岗位上,杨戏秉持简明务实的作风,做到事务清晰而不繁琐。
三、杨戏与姜维的矛盾
然而,杨戏在晚年的仕途并不平顺。延熙二十年(257年),杨戏随大将军姜维出征,行至芒水时,杨戏开始对姜维心存不满。在酒后的谈话中,他常对姜维进行傲慢的言语调侃。这种行为让姜维虽然表面宽容,内心却渐渐产生了不满。姜维虽然表面不动声色,但他对杨戏的行为心生忌恨,最终将此事报告给了朝廷。
在蜀汉大军返回后,姜维向朝廷呈报杨戏的所作所为,导致杨戏被罢免了官职。这一事件标志着杨戏在蜀汉政坛的结局,他也因此离开了仕途。
总结来说,杨戏是一位深具才干且忠诚于朋友的官员,虽然一度受到诸葛亮和蒋琬的器重,但由于与姜维的矛盾,最终未能稳固自己的官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