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历史上被黑化形象的三位女性,妲己只能垫底,这一位被黑得最惨
迪丽瓦拉
2025-10-28 20:33:10
0

自古以来,很多历史人物都备受争议。许多人在后代的记载中,不是被美化就是被丑化,导致他们原本的形象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今天,我们来看看那些被误解或歪曲的历史人物。

苏妲己在我们心中,早已是狐狸精的代表。不论是网络文章、影视作品,还是游戏中的苏妲己,都被塑造成狐狸精的形象。很多人已经不再关注,也没有想去了解妲己到底是什么样的人。今天,我们来尝试还原一下苏妲己的真实身份。

《尚书·牧誓》记载,苏妲己是苏氏人,帝辛征服了苏氏后,将她纳入宫中。虽然这篇书中提到帝辛“唯妇人之言是从”,但并没有明确指出这位“妇人”是苏妲己。而且,这篇文献是周武王在伐纣时所写的檄文,其中对苏妲己的描述很可能是夸大了的,因此可信度并不高。考古研究也证明,“纣王”这个称号有贬义,很难是帝辛自己给自己取的名字,更多是周武王为了贬低帝辛所编造的。因此,书中关于“唯妇人之言是从”的描述也难以完全相信。

而且,在帝辛的统治下,苏妲己并没有强大的政治势力,她并没有左右朝政。虽然帝辛晚年放纵享乐,但不至于全然听命于一个女人。周武王在檄文中对帝辛和苏妲己的攻击,更多的是为了赢得民心,毕竟百姓怎么可能知道宫中的真实情况?为何特别指责苏妲己?很可能是因为她曾是一个战俘,一个命悬一线的女子,却能一跃成为王后,这样的身份自然容易引发民众的非议,所以诋毁她符合当时的民情。

那么,苏妲己真的干涉过政事吗?答案是有的,但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种干涉。作为一个战俘,能够得到帝辛的宠爱已经是她的幸运,她只是小心翼翼地陪伴帝辛,偶尔在他犹豫时推波助澜,帮助他做出决策,而不是按自己的意愿干涉政务。所以,商朝的灭亡并不应完全归咎于她。

《吕氏春秋》是记载苏妲己罪状最详细的书籍,但这本书成书的时间已经距离商朝灭亡超过800年。当时文字记载并不丰富,作者怎么可能对800多年前的事如此清楚?因此,许多内容大概率是后人添加的。而在明代的《封神演义》中,苏妲己更是被妖化,成为迷惑帝辛的狐狸精,后世的文人和影视作品则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将她形象化,最终形成了我们今天对苏妲己的认知。

和苏妲己有类似经历的人还有刘娥。刘娥出生在四川,五代十国时,她的祖上曾是高官,但她的父亲那一代已经不行了。刘娥还在婴儿时,就成了孤儿,之后被家里的亲戚轮流抚养。因为是孤儿,不论她被送到谁家,都免不了遭受冷落。长大后,刘娥没有谋生之计,日子过得十分困苦,几次想自杀。直到遇到了一位算命先生,他告诉她:“你有后妃之相”,这句话给了她活下去的希望。

然而,刘娥始终没有进宫的机会。为了生计,她嫁给了一位银匠,每天和丈夫一起摇着拨浪鼓,唱着号子走街串巷。时间久了,刘娥摇拨浪鼓的技艺日益娴熟。因为当地的生意不景气,银匠决定搬到京城去寻求生计,结果这一次搬迁,改变了刘娥的命运。她摇拨浪鼓,甜美的歌声和优雅的容貌在京城很快传开了。许多人排队跟着她夫妇,不是买银饰,而是为了看刘娥的美貌。

这一切引起了韩王赵恒的注意,赵恒当时纵情声色,对刘娥很是宠爱,便花钱将她买了过来。然而,这一举动差点使刘娥丧命。刘娥是民女,赵恒是韩王,两人这样来往,显然不合体面,消息传到了宋太宗耳中。太宗下令将刘娥逐出宫,并赐婚给赵恒。尽管如此,赵恒依然深爱着刘娥,将她藏在了张耆家里。从17岁到28岁,刘娥的生活一直是在暗地里度过的。赵恒对她的爱始终未曾改变。

997年,宋太宗去世,赵恒继位,刘娥终于被带入宫中。然而,由于当时已经有了皇后和嫔妃,刘娥一度未被封号。经过7年后,她才被封为德妃。1010年,刘娥将赵恒与杨淑妃的私生子赵祯托付给杨淑妃抚养。赵恒计划立刘娥为皇后,但大臣们极力反对。经过五年的争斗,刘娥终于在1010年成为了皇后。作为皇后,刘娥非常努力,并协助赵恒处理朝政,深得信任。

然而,宋朝的文官对她并不看好,认为她是民间出身的二婚女子。在这种情况下,文官们全力想要将她拉下马。刘娥并非任人摆布,1019年,她趁“太子监国”之机,清除了那些反对她的大臣。三年后,赵恒去世,遗诏中写明“皇后为皇太后,朝政大事由太后处理”,刘娥开始垂帘听政。然而,大臣们依旧心存不满。刘娥展现了自己的手腕,不仅平定了外部的契丹威胁,还将朝中的权臣们收拾得服服帖帖。平定了内外局势后,她改元“天圣”。明道二年,刘娥去世。

对于刘娥,后人争议较多。有人批评她享受皇帝才有的待遇,并模仿武则天的做法,但她并没有杀掉反对她的大臣,也没有培养自己的权力。许多文人和影视作品对她进行了妖化。尽管如此,《宋史》中的评价却并不完全负面,认为她恢复了宋朝的元气,为后代的繁荣打下了基础。还有史料称她是:“有吕武之才,无吕武之恶”。

这两位身份卑微的女子,最后却权倾朝野,后来却都被后世深深妖化。你能想象,一个普通的民间女子,竟然被误解了千年吗?

潘金莲的形象,早已被人们贴上了“淫妇”的标签。她与西门庆私通,还下药毒死丈夫武大郎,这种罪行在后世被广泛传播。但真实的潘金莲并不是这样。武大郎的真实身份是武植,他并不是我们想象中的矮穷矬。1996年,武植的墓葬被发掘,墓志铭中提到,武植身高七尺,出身贫寒。

潘金莲并非如许多人认为的那样是一个丫鬟,而是一位大家闺秀。她和武植在年轻时相识,彼此产生了深厚的感情,但由于家庭的反对,他们没有能早早结婚。尽管武植家境贫困,潘金莲并不介意,甚至资助他去考取功名。最终,武植考中进士,并被任命为山东阳谷县的县令。在任期间,武植清正廉洁,深得百姓爱戴,潘金莲也成为贤妻良母,他们家庭和谐美满,曾是当地的模范。

但这一切都被一个叫黄堂的人破坏了。黄堂心地狭隘,家境也不好。武植拒绝了黄堂找工作要求,于是黄堂心生嫉妒,开始对潘金莲产生不轨之心。潘金莲将此事告知了武植,而武植将黄堂赶出了家门。没想到,黄堂在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太... 北齐是一个历史上短暂却异常特殊的朝代,这个朝代不仅经历了多个性格各异的皇帝,同时也为中国的文化艺术史...
原创 千... 标题:千古艰难惟一死,庞德为何不投降?原来不投降比投降的理由更充分 在三国历史的浩瀚长河中,有无数...
原创 诸...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诸葛亮、管仲和乐毅三位历史人物,无论是他们的智慧、勇敢,还是领导才能,都为后...
原创 为... 为什么日本皇室受世界瞩目?让人尊重的人格魅力 以软外交直面战争责任 尽管经历了无数武士政权的更迭...
原创 从... 在历史的长河中,每个伟大帝国的兴衰都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记。约翰·拉普利和彼得·希瑟的《帝国为什么衰...
原创 皇... 赵匡胤称帝后,有一天他在朝堂上问了一个问题:“天下何物最大?”众大臣听后面面相觑,都没能给出答案。 ...
原创 鲁... 梁山大军平定方腊之后,曾经热闹的108好汉的景象已经消失,剩下的只有零零散散的二三十个好汉。在这些幸...
原创 宋... 官窑瓷器是中国古代瓷器中的瑰宝,以其精湛的工艺和独特的艺术风格,长久以来深受人们喜爱。它不仅代表了中...
原创 后... 朱温(852年12月5日-912年7月18日),即后梁的开国皇帝太祖,原名全忠,唐僖宗赐名朱温,称帝...
原创 千... 在华夏文明的神话谱系中,人、神、妖并非孤立存在的族群。从上古的混居共生到先秦的分野隔绝,从封神之战的...
原创 宇... 西府赵王李元霸出生之前,大家都知道宇文成都是天下第一的勇猛将军。宇文成都在战场上威风凛凛,号称“横勇...
原创 慈... 1908年11月15日,北京的天空阴云密布,秋风带着刺骨的寒意吹进紫禁城的每个角落。在这寒冷的日子里...
原创 项... 前202年,项羽在垓下遭遇了兵败。尽管他没能带着大军突围,但项羽毕竟是项羽,以其无与伦比的勇气,他依...
原创 民... 民工施工时发现了一个青砖墓,墓志铭让人感动至深,专家称他是真正的梁山好汉 2014年5月,河南省...
原创 毛... 打卡挑战局 你还记得1958年提出的那个口号吗?这个口号的原本意思是:“用十五年时间让钢产量赶上英...
原创 晚... 晚清时期,紫禁城内的政治斗争和情感纠葛交织在一起,形成了波澜壮阔的历史画面。在这幅画卷中,有一位女子...
原创 李... 如果李隆基早死几十年,他的成就可能无法超越李世民,甚至只能与李治平起平坐。李隆基在继位的路上面临了许...
原创 雍... 在《雍正王朝》这部剧中,八阿哥胤禩被称为“八贤王”,他深受文武百官的推崇,连康熙帝也因他过高的人气而...
原创 慈... 晚清时期,宫外的人们几乎在为生计而苦苦挣扎,生活水平低得几乎只能通过交换孩子来换取粮食。然而在宫中,...
原创 清... 在中国漫长的历史中,清朝无疑是一个充满争议的朝代。作为一个由满族人建立的王朝,清朝有一种特殊的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