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武帝刘秀在重建汉室江山的过程中,对那些有功之臣们进行了封赏,赐予他们列侯的爵位。在这些有功之臣中,有一个人的身份尤其特殊,因为他与篡夺西汉天下的王莽有着非常紧密的血缘关系。原来,他的曾祖父是王莽的祖父,换句话说,王莽是他的伯父。那么,作为王莽的亲戚,他为什么没有被汉军追杀,反而被光武帝刘秀封为列侯呢?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一下王莽的家族背景。王莽的祖父名叫王禁,曾担任廷尉史,手握重权,因此积累了相当的财富。王禁不仅好色嗜酒,还娶了不少妻妾,生有四女八子。而使得王家飞黄腾达的,正是王禁的第二女——王政君,她后来成为了汉元帝的皇后。至于王莽的父亲王曼,是王禁的第二子,与王政君并非同母所生。王莽作为王禁的长孙,在新朝建立后取得了显赫的地位。
接下来要介绍的这位人物名叫王泓,他的祖父是王禁的第六子王立,字子叔,也就是说王泓是王莽的侄孙。作为王莽家族的一员,他在王莽政权崩溃后,为什么没有遭到汉军的清算,反而能成为东汉开国的功臣之一呢?这个问题的答案,得从王泓的祖父和父亲身上找起,正是因为他们的某些缘故,王泓才能最终避免祸难,转祸为福。
王莽家族的关系错综复杂,很多亲戚间的争斗和支持在历史上也有很大影响。公元前33年,汉成帝刘骜继位,尊母亲王政君为皇太后,而大舅王凤则以大司马和领尚书事的身份掌握朝政。第二年,汉成帝封四舅王崇为安成侯,另外三个舅父——王谭、王商、王立、王根、王逢时被封为关内侯。由于王曼早逝,王莽的父亲并未获得封爵。
到了公元前27年,汉成帝再次提升几位舅父的爵位,封王谭、王商、王立、王根、王逢时为列侯,其中王立被封为红阳侯,封地位于南阳郡。光武帝刘秀的家族恰好也生活在南阳,是当地的豪门。王立与刘秀家族很快建立了深厚的关系。同时,由于王莽的打压,王立在朝中日益受到排挤,最终被王莽陷害,失去了辅政的机会,被迫离开长安,回到了南阳的封地。
王立虽然在朝中失势,但他并未孤立无援,他在南阳结识了许多有影响力的人,尤其是刘氏家族。公元4年,王莽发动了大规模的冤狱,王立被陷害致死。王立的死,虽然给他留下了不小的悲剧,但他的儿子王丹幸存了下来,还被任命为中山太守。虽然王立这一支系一直受到王莽的打压,甚至成为了王莽政权的敌人,但他们始终保持着与刘秀的联系。王丹得知刘秀起兵的消息后,立刻带领部队投降,并在之后的战斗中壮烈牺牲。刘秀对这个老朋友深感怜悯,于是特意将王丹的儿子王泓封为武桓侯。此后,班彪、班固父子在编撰《汉书》时,王泓依然健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