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纪念全民族抗战爆发87周年的特殊时刻,为了更深刻揭示日本侵华战争时期731部队的残暴行径,侵华日军第731部队罪证陈列馆与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林口县人民政府于2024年7月6日联合发布了关于日本731部队林口162支部的重要历史档案,其中包括《162支部身上申告书》等资料。这些档案的揭示让我们发现,林口162支部在当时参与了日本细菌生化武器的研制,成为731部队的重要帮手。
央视新闻在7月6日对此进行了详细报道,并公布了《身上申告书》的内容。该文件共177页,实际上是一份详细的人员情况登记表,也可以看作是一个履历记录,详细记录了林口162支部140名成员的基本信息和服役轨迹。
档案中包含了一些关于该支部“捕鼠作业”的记载,这与此前731部队的口述历史相吻合。例如,该支部卫生伍长上野滋的报告中提到,1945年4月,他带领支部成员在佳木斯等地进行捕鼠行动。其捕鼠的目的是为了配合731部队研究鼠疫,培养鼠疫病菌或病毒。这些记载明确指出,林口162支部曾与731部队共同进行鼠疫实验,并参与细菌武器的制造工作。
此外,档案还揭示了731部队本部与林口162支部之间的人员招募与调动路径。例如,山内邦夫等人的记录表明,他们并非直接以731或162部队的名义招募人员,而是通过满洲的第97、177、201部队等名义,在日本国内招募人员。然后,这些人员在日本进行三个月的培训,之后转至162支部服役。这条招募途径非常隐秘,主要是为了避免让外界发现其训练生化部队的事实。这也进一步展现了日本军国主义在战时犯罪活动中的高度隐蔽性。
那么林口162支部与731部队到底是什么关系呢?回顾到1940年12月,日本关东军在中国东北秘密布局,为了支持臭名昭著的731部队设立了四个分支,分别驻扎于林口、海林、孙吴和海拉尔。这意味着,林口162支部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是731部队的一个重要支队之一,并且在规模和组织上脱颖而出。林口162支部不仅拥有庞大的规模,而且具备了与731部队本部类似的运作模式,能够独立执行细菌战任务,实质上也是一支生化部队。
这份177页的《身上申告书》原本藏于日本国立公文书馆,战败后,林口162支部的成员并未集体撤离,而是各自返回日本。他们根据战时规定提交了“个人履历报告”,也就是这次公开的《身上申告书》。经过多方努力,档案终于在2022年被成功征集回国,经过整理后向公众开放,成为揭露日本侵华时期细菌生化战争罪行的宝贵资料。
另外,这份档案还指出,9名林口162部队的成员在战后被苏联红军俘虏,并在苏联伯力(哈巴罗夫斯克)接受审判。此前的资料仅记载了久留岛佑司一名162部队成员在伯力受审,但此次公布的档案显示,另有9名成员也在1950年4月至9月期间接受审判,并被判处10至25年不等的有期徒刑。这也意味着,战后苏联方面曾持续对日本的细菌战罪行进行调查和审判。
日本731部队的全名是日本关东军驻满洲第731防疫给水部队,当时也被称为石井部队或加茂部队。该部队成立于1939年,使用了秘密番号“满洲第六五九部队”。实际上,这个部队是侵华日军假借研究防治疾病与饮水净化为名,实则进行生物武器与化学武器的实验,实验对象包括活体中国人、朝鲜人以及联军战俘。许多研究者认为,死于该部队迫害或实验的人数超过一万,此外,这个部队还拥有日本侵略军的细菌战制剂工厂,占地面积超过300亩。
在日本侵华期间,731部队在我国多个地区散播了鼠疫等多种细菌和病毒制剂,造成了大量瘟疫,死亡人数至今无法统计。731部队是日本法西斯进行细菌战、实施种族灭绝的主要证据之一。1945年8月,日本无条件投降后,731部队在败退时炸毁了包括营房和制剂工厂在内的绝大部分建筑,但仍有部分遗址保留至今。
这次公开的日本162支队《身上申告书》不仅为研究林口162支部人员构成及战后流向提供了宝贵资料,更加深刻地揭示了日本关东军731部队细菌战罪行的广泛性和系统性。这是日本帝国主义在国家层面上有组织、有预谋犯罪的铁证。这一历史真相的揭示,对于我们全面、准确地了解历史、警醒世人铭记历史、珍爱和平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