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漳州城市职业学院建校120周年的庆祝活动中,一张摄于1931年的老照片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这张照片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像是一把钥匙,打开了那扇尘封已久的记忆之门,展现了关于建筑、人物与教育初心的珍贵往事。这张照片现存于漳州一中红色文化博物馆,记录了当年省立龙溪初级中学和高级中学合并的历史瞬间。
这段历史可以追溯到1930年,当时的省立龙溪初级中学与高级中学合并为福建省立龙溪中学,标志着漳州一中和漳州城市职业学院的前身正式成立。漳州市政协文史员、漳州一中红色文化博物馆馆长林宪杉指出,照片中所摄的是早已拆除的芝山校区五爱楼的前身——“裕康楼”。尽管这座建筑如今已不复存在,但它承载的教育理想与精神仍在传承。
裕康楼的建设与沈裕康校长密不可分。沈裕康于1929年调任省立龙溪高级中学校长,他在漳州的教育事业中,推动了许多重要的改革。他的理念和实践为学校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林宪杉通过翻阅史料,回忆起沈裕康的生平与贡献,感慨万千。沈裕康出身于书香门第,曾在北京师范大学和日本等地考察教育,归国后在教育界施展才华,推行教师公开考试,改变了当地的教育面貌。
在沈裕康的努力下,福建省立龙溪中学于1930年正式成立,裕康楼作为校舍之一也于1931年竣工。这座中西合璧的建筑,曾是学校教学、礼堂和图书馆的多功能场所。然而,沈裕康未能亲眼见证学校的繁荣发展,因长期操劳而积劳成疾,于1931年去世,年仅36岁。裕康楼也在随后的岁月中经历了多次变迁,最终在2004年因扩建图书馆而被拆除。
虽然裕康楼已不复存在,但它所代表的教育精神却依然生生不息。沈裕康的后人对祖辈的教育理念深感自豪,表示将继续传承这份精神。如今,在诏安的裕康楼成为了沈裕康精神的延续,成为了教育初心的重要象征。
随着漳州城市职业学院120周年校庆的到来,追寻裕康楼的故事不仅是对校史的回顾,更是对教育初心的回归与致敬。林宪杉感叹,这张老照片不仅是一座建筑的记忆,更是对教育精神的传承与延续。无论岁月如何变迁,教育初心始终指引着我们前行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