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1年夏天,正值晚清时期,一位名叫甘博的美国社会学家来到中国旅行。在他途经山海关、北戴河等著名城市时,拍摄了大量风格各异的人文景观。这些珍贵的晚清老照片为后人提供了一个难得的机会,让我们得以窥见百余年前河北秦皇岛一带农民百姓的生活状态。
在晚清时期的河北农村,一张极为罕见的照片捕捉到了一位穿着肚兜的小女孩,她笑得非常灿烂。从晚清末期起,清政府开始禁止民间女子缠足裹脚。正因为如此,那时的女孩不再承受缠足的苦痛,她们的社会地位也因此得到了显著提升,生活中多了更多的自由与尊严。
还有一张晚清时期的老照片,拍摄的是河北秦皇岛郊区一位正在卖箩筐的小商贩。那时候,很多贫苦家庭没有土地可种植,只能靠做些小手工生意勉强维持生计。尽管像这位卖箩筐的小商贩一年赚的钱并不多,最多也只能维持家人的基本生活和日常开销,但这依然是许多家庭的重要经济来源。
另一张旧照片展示了河北某乡村的百姓,靠着驴子驮着家里种的蔬菜和水果沿街出售。照片中的箩筐里装着的是黄瓜,一名路人停下来,似乎对这些瓜果产生了兴趣,可能打算购买。虽然河北一带在那个时期已经开始有一些工业发展,但农业依然占据着经济的主导地位,许多人靠农业为生。
还有一张展示河北小镇街头卖大蒜的商贩的老照片。晚清末期,河北的百姓虽然基本过得温饱,但他们的生活环境依然非常艰苦。遇到旱涝灾害时,许多家庭不仅要忍受饥饿,还常常因为贫困而无法购买足够的食物。大多数人只能靠粗粮维持生计,几乎没有机会品尝到米饭和肉类,而几年的生活中无法吃到这些食物的情况也时有发生。
最后,还有一张展示河北农村土地里种植高粱的旧照。众所周知,高粱是一种传统的粗粮,也是中国古代五谷之一,尤其在北方地区,长期以来它一直是百姓餐桌上最常见的主食之一。高粱的种植非常广泛,因为它不仅耐寒、耐涝,而且产量高,是非常适合农村地区生长的粮食作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