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的玄天上云雾弥漫,乌鸦落下,随着一声爆炸,曾经过得不错的日本终于宣布投降了。 日本投降后,曾被日本殖民统治36年的朝鲜半岛也迎来了它“尴尬”的解放。日本人走了,苏联和美国两个“大哥”随之而来。美苏两军在朝鲜半岛北纬38度线处相遇,商定将朝鲜分为南北两部分。双方声称,“我们来是为了为朝鲜建立一个独立的国家”,并组成了一个联合委员会来托管朝鲜五年。 尽管理想美好,但现实却是残酷的。苏联和美国都希望朝鲜成为自己理想中的国家。苏联喊出了“苏维埃万岁!”而美国则宣扬“资本主义才是正义,其他的都是异教徒!”于是,两国都试图推动朝鲜朝着符合自己利益的方向发展,结果第一次美苏联合委员会谈判就破裂了。 随着谈判失败,美国开始在南朝鲜单独建立立法机构,并对亲苏的左派力量进行血腥镇压,逮捕了许多左派领导人。冷战的开始,使得朝鲜半岛的美苏共管局面充满了不确定和危机。 随着第二次美苏委员会的破裂,美国将朝鲜问题提交给联合国,这意味着美苏合作解决朝鲜问题的尝试宣告失败。美国加速了分裂朝鲜半岛的步伐。美国通过操控联合国大会,推动了一项决议,支持在朝鲜全境进行选举,成立新的政府。这一决定,意味着美国支持南北朝鲜分开举行选举。 朝鲜人民内心疑惑:“不是说好要为朝鲜建立一个独立的国家吗?” 1948年5月10日,南朝鲜通过了《大韩民国宪法》和《政府组织法》。同年8月15日,李承晚通过国会选举当选为大韩民国首任总统,大韩民国正式在首尔宣告成立。接着,9月9日,朝鲜民族主义共和国宣布成立。从此,朝鲜半岛彻底分裂,成为冷战的牺牲品。 大韩民国是一个历史上从未存在的国家,完全是美国一手扶持的产物。由此可见,依赖外部势力建立的独立和统一,必然会受到大国意志的制约。 朝鲜半岛内部情况也很复杂。日本的迅速投降和朝鲜的解放让原本并未做好准备的朝鲜社会,出现了民族统一主体的真空。各派政治势力为了争夺主导权,相互斗争,导致政局混乱。南北朝鲜的政治力量大分裂,形成了“亲美”和“亲苏”两个阵营。 在当时的南朝鲜,政治势力被分为三大派别。第一大派是以宋镇禹为首的韩民党,主要由地主势力构成,是南朝鲜最具影响力的派系,虽然有亲日历史。第二派是以金九为首的大韩民国临时政府,虽然有名义上的合法性,但影响力有限。第三派是以李承晚为首的独立促成中央协议会,长期漂泊在外,缺乏国内基础。 那么,李承晚为什么能在三大派中脱颖而出,最终成为韩国的总统呢? 李承晚是朝鲜李氏王朝的后代,朝鲜独立运动时期的重要领袖。他自1904年起便在海外为朝鲜争取独立,尤其以夏威夷为中心,积极争取美国的支持。在四十多年的外交活动中,李承晚多次向美国提出请愿,主张朝鲜独立,并请求国际社会提供保障,虽然他的请愿并未成功,但他积累了丰厚的外交人脉和政治资本。 李承晚的亲美立场和反共倾向让他比其他候选人更具优势。这些优势为他最终登上韩国总统的宝座铺平了道路。 1948年3月,美国军政厅决定在南朝鲜举行大选,计划于5月9日举行选举。而正巧当天发生了日食这一不祥之兆,或许也暗示着某种事情的开始。此时的李承晚已经73岁,身为王族后裔,经历过长期的漂泊,他对登顶总统之位充满了渴望。 选举期间,南朝鲜的美军保持备战状态,李承晚的警察和右翼青年团积极行动,强迫18至55岁的男子参加“乡土保卫团”,胁迫民众投票。美国军政厅逮捕了50425人,处决350人,尽管如此,投票率仅有30%。
选举结果产生了198名议员,李承晚通过推举成为了12名议员之一。随后,他成为了制宪国会的议长,并在7月20日当选为韩国总统。 李承晚的统治风格深受儒家家族主义和家长式威权的影响,为其后来的总统式统治奠定了基础。由于韩国是由美国扶持而成立,韩国的政治形态和秩序自然受到美国的影响。韩国建立了“总统中心制”的民主共和国,但由于国民教育水平较低,李承晚推行了长期的中央集权,实质上让总统权力占据绝对主导地位。 李承晚在上台后实行了强大的中央集权体制,立法、司法权都受到行政部门的控制,确保总统有绝对的权力。这种体制使李承晚能够完全掌握政权,但也导致了韩国政府的正当性和稳定性问题。 李承晚政府采取了强硬的反共亲美政策,强调朝鲜半岛的统一,但这种统一其实是借口,实际目的是推动战争。朝韩两国虽表面上支持统一,但由于冷战背景下的美苏角力,李承晚政府提出的北进统一主张实质上意味着战争。 李承晚政府还推行了恐怖政治,镇压反对势力。尤其在1949年6月,李承晚发动了“六月攻势”,大量逮捕与反对派有关的人士,许多人被杀害。李承晚的统治方式被视为法西斯式的统治,朝鲜半岛的许多爱国国民在他手下遭受屠杀。大韩民国成立后,李承晚政府为确保国家的生存,与美国建立了紧密的军事同盟。朝鲜战争爆发后,李承晚政府成功迫使美国签订了《韩美共同防御条约》,美国开始对韩国提供大量军事援助,并在韩国驻军。 李承晚政府并不注重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而是依赖美国的援助支持经济重建。通过土地改革和归属财产的拍卖,李承晚政府为财阀的崛起提供了机会。财阀依靠政府的支持,迅速占据了韩国的经济主导地位,并与政府形成了密切的合作关系。 李承晚政府的政策不仅造成了韩国社会的两极化,还加深了韩国对美国的依赖。20世纪50年代,韩国的财政约有50%来自美国援助。与此同时,韩国政府通过扶持财阀,进一步巩固了与这些经济集团的关系,经济依赖性愈发严重。 李承晚的独裁统治为韩国的军事化和财阀的崛起铺平了道路,但也为韩国的长期分裂和依赖美国的局面埋下了伏笔。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1980年代,直到卢泰愚政府的和平转型才开启了韩国的政治民主化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