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桑尼亚这个非洲国家,在基础设施建设上跟中国合作过不少项目,其中巴加莫约港就是个典型例子。这个港口项目本来是中坦合作的重点,投资规模上百亿美元,目标是建成东非最大的港口,能处理每年2000万标准集装箱的货物,远超达累斯萨拉姆港的容量。
项目从2013年启动,当时中国领导人访问坦桑尼亚,双方签了谅解备忘录,由香港招商局国际公司负责建设,还包括周边经济开发区。
坦方当时很看好,认为这能带动工业化,吸引上百家企业入驻,成为东非贸易枢纽。地理位置上,巴加莫约离达累斯萨拉姆港只有65公里,靠近印度洋,连接内陆国家贸易路线很方便。
项目签约后,2014年正式敲定,2015年举行奠基。初期进展还行,中方投入前期资金做勘察和准备。但到2019年,事情变卦了。时任总统马古富力单方面叫停了项目。
他公开说投资方的条件太苛刻,包括33年的运营担保和99年的土地租约,只有傻子才会答应。马古富力还指出,这可能会影响达累斯萨拉姆港的扩建,那边正花5.22亿美元升级容量,提升到原来的三倍。
另外,他提到给当地居民的5000万美元补偿款没到位,被挪用到别处去了。马古富力作风强硬,上台后推资源民族主义,调整过不少外资协议,强调国家利益优先。这次中止直接导致项目搁浅,中方前期投入的资金和资源损失巨大,规模上百亿美元级别。
中止后,有消息说坦桑尼亚转向英国和日本寻求合作,提供更低报价的方案来开发港口。马古富力政府确实派人接触过英日代表,讨论替代计划,但这些努力没成气候。英日方在资金和管理上遇到瓶颈,没能推进大型工程。
结果,巴加莫约现场闲置了好几年,设备生锈,土地长草,成了空谈。马古富力这么做,本意是保护本国利益,但也让坦桑尼亚错失发展机会。
项目停滞期间,达累斯萨拉姆港继续扩建,中国企业参与了泊位升级,从2万吨级提到7万吨级,于2021年6月完工,提升了整体货运能力。坦方官员后来承认,中国企业的速度和技术是正确选择,这也为后续合作铺了路。
2021年3月,马古富力因心脏问题去世,享年61岁。继任者萨米亚上台后,政策转向务实。2021年6月,她公开说已恢复巴加莫约港谈判,继续跟中方合作。这扭转了局面,双方重启对话,调整条款,更注重互利。
恢复后,项目慢慢推进。2024年是中坦建交60周年,双方强调深化战略伙伴关系,推动基础设施共建。坦赞铁路升级也在议程上,目标是完善东非铁海联运网。2024/25财年,坦桑尼亚港口局拨了220亿坦先令做准备工作,包括土地估值和勘测。
9800公顷土地中,5473公顷已测定。2025年2月,坦方签了谅解备忘录,跟中国、埃及和沙特公司合作。初始计划定下,正式开工在即。9月29日,萨米亚宣布建设即将启动,港口建成后能处理达累斯萨拉姆港20倍的货物,成为区域经济支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