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常说三国时期蜀汉的刘禅是个扶不起的阿斗,认为他无能昏庸,纵使有诸葛亮这样的天才辅佐,依然难以有所作为。但实际上,在诸葛亮临终时,刘禅的一句话却让大家对他有了新的看法。那时,诸葛亮快要去世,他问刘禅:你死后,你的家人怎么办?这句话让诸葛亮突然意识到,刘禅其实并不像外界所认为的那样傻乎乎的,这一切或许只是他精心伪装出来的。
话说刘禅出生时,天空飞来一只白鹤,停在他家屋顶上高声鸣叫了整整40声。刘备见此现象,立刻认定刘禅是上天注定的天选之子。刘禅后来确实稳坐帝位,统治了40年。刘禅出生时,刘备正忙于征战四方,寻找有才能的贤士,想要统一天下。当刘备听说诸葛亮博学多才、眼光独到,他三顾茅庐,亲自请诸葛亮出山辅佐自己。刘备不仅胸怀宏伟的理想和抱负,还有识人之明。正因为如此,他一生几乎都在征战中度过,在东吴的战争中不幸去世。此时,刘禅只有17岁,刘备临终时十分牵挂自己的儿子,他叮嘱诸葛亮一定要全力辅佐刘禅,如果刘禅不能胜任,可以换人来辅佐。同时,刘备还告诫刘禅,要像对待自己的父亲一样尊重并听从诸葛亮的意见。说完这些,刘备便安然离世。 刘禅也按照父亲的嘱托,完全将朝中的大事小事交给了诸葛亮打理,自己几乎不干预政务。诸葛亮多年来悉心辅导刘禅,为他找来了许多忠诚的臣子和优秀的将领,希望这些人能够在日后帮助刘禅更好地处理国家事务。然而,诸葛亮始终搞不懂,年幼时聪慧过人的刘禅,为什么一旦继位后就变得对朝政如此不上心。为了完成刘备的遗愿,诸葛亮亲自带领军队多次北伐,直至在最后一次北伐中因病倒下。临终前,刘禅问了一个问题:丞相百年之后,家族的事务应该如何安排?这话表面上是在关心诸葛亮的家族,实际上是在暗示他是否有意将皇位传给自己的子嗣。这一问让诸葛亮豁然开朗,原来刘禅并不像他之前所认为的那样简单。诸葛亮回答说:臣家中有八百棵桑树,足够我的子孙后代安享生活。诸葛亮去世后,刘禅继续稳坐皇位,长达30余年。如果没有诸葛亮多年来的细心培养,和为他储备的人才,刘禅或许也难以维持长久的统治。仔细想想,乐不思蜀或许也就是一种活在当下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