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共和:阻止光绪召见康有为,徐桐不行,翁同龢为何就成功了
迪丽瓦拉
2024-11-24 07:22:06
0

原标题:走向共和:阻止光绪召见康有为,徐桐不行,翁同龢为何就成功了

得到慈禧太后“能帮衬就帮衬,不能帮衬就一边鼓劲”的态度后,光绪皇帝感觉自己已然成为大权在握的大清君主,志在推行新政、重振国势。于是,刚被调入京城、一直嚷嚷着变法图强的康有为便闯入了光绪皇帝的视线。趁着翁同龢、徐桐都在,光绪皇帝问到了这位名震京城的人物。

和往常一样,光绪皇帝自然要先问“自己人”——翁同龢:

翁师傅,康有为见到了吗?

翁同龢哪能想到光绪皇帝会对这样一个轻狂之仕产生兴趣;再说了,圣眷正隆的翁师傅怎能轻易见一个小小的六品主事;所以,康有为接连两次拜见翁同龢都被拒之门外。只是,既然光绪皇帝对康有为有了兴趣,翁同龢就不再如实回答了。

我们来看翁师傅的语言艺术:

还没来得及,倒是听说他就在京城!

“没来得及”和“没见”比起来,“忙于公务、无暇他顾”的境界立马出来了;再加上“听说他就在京城”,就足以证明翁师傅始终跟随着领导的脚步,一直在注意着康有为。

一听议论的是康有为,没等光绪皇帝接话,“翰林院掌院大学士”徐桐发话了:

“皇上,不能见啊!本科春闱,不是老臣阅卷,不然老臣就是用鼻子闻也能闻出他那狂傲的气息,绝不容此人进入三甲!他现在已官居六品,身为朝廷命官,他却不务正业,不查办他已经是皇恩浩荡了,绝不能召见此人!”

徐师傅劝阻光绪皇帝召见康有为的理由非常简单:1、康有为狂傲;2、康有为不务正业。

只是,徐师傅忽略了一个关键问题,劝阻领导也好,给领导提建议也好,想要成功就必须掌握一个要诀,那就是一定要站在领导的角度思考问题。光绪皇帝之所以想要召见康有为,就是因为他对当时的朝堂、固有的制度已经失望。

所以,徐师傅按照自己的看法劝阻光绪皇帝非但不会成功,甚至还会遭到光绪皇帝的讽刺和训斥。

徐师傅刚说完,光绪皇帝就紧接着问道:

“不务正业?徐师傅,你说的这个正业是什么呀?”

徐师傅自然不清楚这是光绪皇帝设的陷阱,还是按照固有思维,从自己的角度出发予以回答:

“他身为工部主事就该日日当值,可工部从不见他的身影。”

当兵吃饷,当官升堂,当一天和尚就该撞一天钟,徐师傅的这句话没毛病。只是,光绪皇帝等的就是这句话,甲午战败以后,光绪皇帝还真遇到如此合适的发泄机会。

“哼!满朝文武倒是日日当值,值的我大清赔进去两万万两银子!”

祖制规矩既然不能阻止光绪皇帝,徐师傅就只能从另一个角度出发:

“皇上,康有为在京城成立了强学会,天下脚下蛊惑人心,不可不留意他呀!”

封建皇权社会中,如果找不到合适的罪名怎么办?扣帽子,扣大帽子!康有为成立强学会,蛊惑人心,意在挑战皇权权威,帽子大不大?罪过大不大?

只是,徐师傅又忽略了一个关键问题——“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你连强学会的基本信息都没有掌握,就急着发起进攻,不是自找挨怼吗!光绪皇帝知道,徐桐身为翰林首脑,肯定会对康有为不屑一顾,对其言行和观点更是嗤之以鼻。抓住这个漏洞,光绪皇帝再次怼了一句:

“那你徐师傅倒是说说,这康有为的蛊惑人心之言为何呀?朕,倒是很感兴趣!”

被怼到无话可说的徐桐,只能支支吾吾,退到了一边,翁同龢的表演时间开始。

“别人的教训,就是自己的经验”,有了徐桐的铺垫,翁师傅自然清楚接下来是该“追加进攻”还是要“逢迎上意”。所以,不管遇到什么事,先沉住气,先管住嘴,等等再说,听听再说,吃不了亏!

我们来看翁师傅的“吃一堑长一智”:

“据臣所知,康有为成立强学会是要以新学振兴我大清,所以京城百官中有不少响应者!”

想要劝阻领导就必须先了解领导的真实想法,领导想干嘛你都不知道,你该怎么找到劝阻方向?翁师傅的这句话就是对光绪皇帝召见康有为之真实意图的试探:

首先,就光绪皇帝刚才对康有为的维护言辞来看,他是欣赏康有为的!所以,翁师傅才会顺着皇上的意思,给出了“康有为要振兴大清”的肯定态度。但是,翁同龢随后就打了一个埋伏——“京城百官有不少响应者”,就等光绪皇帝的回应了。

光绪皇帝要是肯定这种现象,就说明他要召见康有为,重用之;可如果光绪皇帝认为这种现象不太合适甚至会影响自己的皇权权威,就说明他只是想见见这个人而已,别无他意。

等到光绪皇帝给出“这是好事”的回应,确认光绪皇帝打算重用康有为以后,翁同龢便立即进入自己最擅长的领域——朝堂争夺、势力培植。

皇上看中的人,翁师傅要拉拢;就算不能为己所用,也绝对不能让他向别人靠拢。

要想达到这个效果,翁同龢就必须先见到康有为,先试探一下康有为的态度。能拉拢,就引荐给皇上;不能拉拢,就让皇上再也见不到康有为。翁师傅看待新人的原则非常简单——成不了自己人就一定是敌人,得不到就立马毁掉!

好了,明白了翁同龢的真实意图,我们再来看下他劝阻光绪皇帝的理由:

“是好事!但皇上召见此人,臣却是赞同徐师傅的看法。本朝祖制,皇上恩旨召见小陈就一定要加恩,升其品秩。康有为,尚未尺寸之功,绝无加恩擢品之理!所以,皇上若是召见他,恐怕翰林和御史们……”

召见康有为就一定要加恩、升官、晋级别,否则就是有违祖制,更会影响光绪皇帝的正面形象;可康有为并不符合官职晋升的条件,盲目晋升肯定会遭人诟病。为了不让光绪皇帝为难,更为了不让光绪皇帝无辜遭受翰林和御史的进攻,咱还是别见了!

看见了吧,你要从领导的切身利益和具体影响出发,站在领导的角度思考问题,方能让领导知道你是真心劝阻,绝非私心作怪。

更关键的是,翁同龢唯恐光绪皇帝还是听不进去,还刻意强调了“翰林”和“御史”的恐怖威胁。注意,这不仅仅是说给光绪皇帝听的,更是在提醒“翰林”、“御史”们的领袖——徐桐:徐师傅,到你的主场了,赶紧站出来说句话!

徐桐会意,赶紧站出来表明态度:

“翁师傅说得对!”

翻译一下这句话:皇上,你要是见了康有为,我保证会让朝堂掀起一阵舆论旋风,让你见识见识读书人的厉害!

没办法,翁同龢和徐桐虽然没有干实事的能力,但人家手中可掌握着朝廷清流、控制着舆论导向呢,光绪皇帝只能做出让步:

“好了,好了,别说了!翁师傅,要么你替朕见见他!”

目的就是如此简单的实现了,翁同龢再度赢得一次壮大自身势力的机会!做学问,翁同龢和徐桐或许各领风骚;但做官,徐桐不如翁同龢远甚!

(文章仅依据电视剧《走向共和》的演绎情节展开,不以真实历史为依据,烦请读者辨识!)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呼玛尔河口遭遇战:42名八旗兵... 原标题:呼玛尔河口遭遇战:42名八旗兵血战三百哥萨克,竟能重创敌军? 在第二次...
“蚩尤”是何物?为何黄帝当初一... 原标题:“蚩尤”是何物?为何黄帝当初一定要对他赶尽杀绝?有何瓜葛? 在中华文化...
实拍玉林16吨石棺出土,几千李... 原标题:实拍玉林16吨石棺出土,几千李氏族人过来祭拜 各位老表们大家好,近段时...
隋末窦抗被杨广猜忌;再见了表兄... 原标题:隋末窦抗被杨广猜忌;再见了表兄杨广,我要投奔表兄李渊去了哦 窦抗是隋朝...
隋文帝杨坚女儿襄国公主嫁给了谁... 原标题:隋文帝杨坚女儿襄国公主嫁给了谁?婚姻如何呢?子嗣情况如何? 隋文帝杨坚...
隋之仁寿宫;唐之九成宫;隋唐两... 原标题:隋之仁寿宫;唐之九成宫;隋唐两朝皇帝在此都有事发生 隋之仁寿宫;唐之九...
窦荣定孙子窦师伦,墓志参加李渊... 原标题:窦荣定孙子窦师伦,墓志参加李渊晋阳起兵,随李世民冲锋陷阵 窦师伦墓志出...
李多祚:唐朝辽阳郡王,镇守玄武... 原标题:李多祚:唐朝辽阳郡王,镇守玄武门三十年,参与两次玄武门之变 李多祚,爵...
揭秘:唐睿宗李旦有多少儿子?都... 原标题:揭秘:唐睿宗李旦有多少儿子?都是怎么死的?李隆基对兄弟如何 李旦是唐朝...
汉朝最终被三分天下,责任到底在... 原标题:汉朝最终被三分天下,责任到底在谁身上?刘邦刘彻恐怕难辞其咎! 嗨!大家...
1992年,大特务毛森回浙江省... 原标题:1992年,大特务毛森回浙江省亲,一辈子罪行累累,晚年病死美国 199...
张骞出使西域的终点:丝绸之路的... 原标题:张骞出使西域的终点:丝绸之路的开启 公元前138年,汉朝派遣张骞...
杨坚外甥窦庆,一郡太守死的有点... 原标题:杨坚外甥窦庆,一郡太守死的有点冤,竟然被盗贼所杀 窦庆是杨坚的外甥,杨...
曹操拿下荆州,获得了哪些人才?... 原标题:曹操拿下荆州,获得了哪些人才?除了徐庶还有谁? 在三国时期,荆州多俊才...
如果没有这位皇帝,清朝会早亡至... 原标题:如果没有这位皇帝,清朝会早亡至少100年,不是康熙,不是乾隆 如果没有...
她为康熙生下最长寿儿子,无宠活... 原标题:她为康熙生下最长寿儿子,无宠活到97岁,成为清朝后妃长寿之冠 1685...
雍正王朝:康熙为何当众评价胤禛... 原标题:雍正王朝:康熙为何当众评价胤禛一向以精明自诩?是在责怪他吗? 《雍正王...
隆裕皇后:新婚夜失宠,空守19... 原标题:隆裕皇后:新婚夜失宠,空守19年成太后,为何被骂作“大清罪人” 隆裕当...
乾隆问刘墉:大清一年生多少人、... 原标题:乾隆问刘墉:大清一年生多少人、死多少人?刘墉的回答有点绝 说起中国历史...
清朝时期的道台具体是什么官职,... 原标题:清朝时期的道台具体是什么官职,道台和知府哪个级别高权力大? 清朝的官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