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纵观历朝历代的君臣关系,几乎都逃不开这样的致命轮回。行军打仗、开疆拓土的时候,君王对于自己的臣子礼贤下士、百般呵护,王朝建立、天下太平的时候,君王想方设法要将曾经的开国大臣置于死地,而朱元璋也是这样的人。
明太祖朱元璋在起事之时人格魅力极度突出,不仅求贤若渴,而且性格慷慨豪爽,吸引了无数贤人志士前来投奔。然而一统天下以后,他就像变了一个人一样将屠刀挥向那些开国大臣,致使无数功臣惨死,幸存的功臣寥寥无几。
那么问题来了——朱元璋为什么要肆意杀害开国功臣呢?
笔者认为这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一、朱元璋性格自卑敏感
我们知道朱元璋创立明朝堪称历史上的奇迹,因为他是真正的白手起家。
朱元璋的童年可谓非常悲惨,他每天过着有一顿没下顿的日子,为了混口饭吃还必须给地主家放牛。然而即便如此,他的父母兄弟还是没有逃过被饿死的命运。
为了让自己的父母兄弟得到安息,朱元璋用木板拖着他们来到地主家,希望地主能够大发慈悲赏他一小块地用来安葬这些亲人,结果遭到了地主极为果断的拒绝。
经历了这样的家庭变故以后,朱元璋内心变得无比敏感脆弱,似乎全世界都是他的敌人。
后来为了维持生计,他来到寺庙做了和尚。可惜做和尚也不能彻底解决吃饭的问题,因为寺庙和尚太多,朱元璋不得不外出乞讨求取同情,这让他再度遭受了无数的白眼。
不过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机缘巧合之下朱元璋加入了起义军,并且凭借着自己的努力一步步从无名小卒变成开国皇帝,成功实现咸鱼翻身。
由于早年的生活经历实在太悲催,哪怕成为皇帝以后朱元璋也是极度自卑敏感,不过对外表现出来的是喜好猜疑的模样,他生怕有一天手下这些开国功臣会将自己辛苦打拼下来的江上夺走,所以朱元璋时刻提防着这些功臣,一有风吹草动他轻则警告,重则降职降薪,最后直接演变成肆意屠杀,以至于没有几个功臣能够幸免。
二、功臣势力膨胀会影响皇帝决策
从客观方面来讲,朱元璋杀害功臣与其他开国皇帝的意图没有什么两样,都是害怕功臣势力膨胀进来影响皇帝的决策甚至是帝位。
跟随朱元璋打天下立下最大战功的是淮西集团的势力,所以一统天下以后他们很多人都被授予爵位,不但位高权重,而且地位与众不同。
带兵打仗的时候,这些人团结起来只会让自己的实力更为强大。但是天下太平以后,过分的团结就很可能会变成“结党营私”,这不仅会影响到朱元璋决策的权威性,甚至有造反的风险。
所以,作为上位者的朱元璋不得不提防。他想方设法削弱那些功臣的势力,并且一步步分化瓦解他们内部的紧密联系,最后达到高枕无忧的目的。
然而朱元璋错估自己的罪行的容忍程度,纵观历朝历代能真正做到洁身自好的臣子少之又少,几乎所有臣子或多或少都有过贪赃枉法的例子,如果来个“大扫除”那将牵连甚广。朱元璋面对臣子罪行表现得极度的苛求,这也是最后无数功臣惨遭毒手的重要原因。
三、朱标暴毙带来的连锁反应
明朝诸多开国功臣被朱元璋屠杀,这与太子朱标暴毙脱不了关系。
前面我们说道,朱元璋的童年生活非常悲惨,所以在他心中真正属于自己人的人只有马皇后与太子朱标一脉。
为了培养朱标,朱元璋可谓花了大量的时间精力,甚至还将跟随自己的创立基业的功臣全都培养成朱标的接班势力。
然而,这一切都因为朱标的死化为灰烬。朱标死后朱元璋没有选择他的兄弟作为继承人,而是将希望寄托给了朱标的儿子朱允炆。
只是朱允炆年例太小威慑力不足,上位以后恐怕很难震慑住那些功臣,而之前为朱标继位做铺垫的势力又与朱允炆没有太多的交集,如果朱元璋离世,朱允炆的命运很可能是成为傀儡甚至被赶下台。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朱元璋开始大开杀戒将那些功臣赶尽杀绝,单单蓝玉和胡惟庸一案就牵连了好几万人,到最后幸免的大臣实在寥寥无几,以至于朱棣后来能够轻而易举地篡位。
综上所述,朱元璋大肆杀害功臣是其自卑敏感的性格、功臣势力的膨胀以及太子朱标暴毙三方面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最后这些功臣惨死虽然可悲但是也在情理之中。
上一篇:蜀汉五虎将,战力排名
下一篇:郑和下西洋的花销和“赚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