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59年,两广总督李侍荛在乾隆的指示下颁布了《防范外夷条规》,标志着清朝开始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尽管清朝强大,丝绸之路带来的东方神秘感仍令许多洋人向往。特别是传教士,如意大利人朱塞佩·伽斯底里奥内,他在中国传教的执着成为了一段传奇。然而,他在中国的经历却让他走向了不同的轨迹,也为后人揭开了乾隆真实容貌。
回溯到1715年,即康熙五十四年,朱塞佩·伽斯底里奥内经过两年的辗转抵达中国广州。他最初的目的是传教,但在清朝,传教是危险的。农民起义常利用外国教会,如摩尼教,因此对传教士实行严格的管制。在这种环境下,朱塞佩·伽斯底里奥内不得不伪装自己,改名郎世宁,蓄起胡子,扎起辫子,穿上中国长袍,小心翼翼地与清朝的居民和官员打交道。然而,这种伪装并没有起到作用,因为没有得到康熙的许可,他的传教之路看不到未来。于是,他想到了一个办法——绘画。作为绘画大师,他在来中国之前为皇室和教堂绘制过肖像和壁画。现在,他需要推广自己的绘画技能,让康熙认识他的才华,进而受到召见。这个计划最终奏效,康熙在5年后,即1720年,接见了他,并赏识他的才华,让他参加了跨年宴会和元宵节的烟火大会。
然而,尽管成为了宫廷画师,但他并未为康熙绘制太多画作。因为1722年,康熙驾崩,雍正继位。于是,他的欧洲明暗画法被展示给了雍正,但雍正更喜欢一些花鸟虫兽的画作,如《桂花玉兔月光画》、《嵩献芝图》和《百骏图》。与此同时,雍正开始大规模扩建圆明园,他绘制的画作主要用于装饰。
直到1735年,雍正帝驾崩,乾隆登基。郎世宁才开始了他在清朝的人物画像传奇。乾隆不同寻常,喜欢赚钱、花钱、玩耍,喜欢新鲜事物。郎世宁便成为了整个清朝人物画像的主导者。起初,郎世宁的画风并非如此,但由于雍正帝不喜欢他的油画,他被迫学习中国画,并加入了西洋画法,形成了现在的画风。尽管基调仍保持中国画的特色,但极度写实,几乎可以媲美照片。乾隆也特别喜欢郎世宁为他绘制的画像。
1739年,郎世宁为乾隆画下了《乾隆皇帝大阅图》。当时的乾隆年轻而精神焕发,郎世宁以中国传统和西方细笔油画的技艺,生动刻画了乾隆的容颜,展现了他的风采。然而,最真实的一幅画像是郎世宁私自绘制的《乾隆皇帝半身冬装像》。这幅画作于1751年,乾隆40岁。这张画显示了乾隆的面容,有些发福,皮肤白皙,两撇小胡子,形象平淡朴实。乾隆本人也很喜欢这张画,毕竟这是油画,而他对新画非常感兴趣。
除此之外,郎世宁还为乾隆画过一张老年像,《乾隆皇帝朝服像》。老年的乾隆显得有些发福,但依然保持着威严。郎世宁在清朝宫廷度过了46年,成为了中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留名宫廷画师之一。在1766年离世时,他或许感到心满意足,毕竟他单枪匹马改变了清朝的审美趣味,成为了中国画坛的独特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