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民族500多支姓氏,黄帝后代有411支,炎帝后代有多少?
迪丽瓦拉
2024-11-24 15:06:05
0

原标题:华夏民族500多支姓氏,黄帝后代有411支,炎帝后代有多少?

姓氏文化是全球通用的文化之一,姓氏不是一个人的专有特征,而是一支种族的专有特征。

姓氏文化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讲,不仅是出身的体现,也是姓名的首字,对于一个人来说意义重大。

我们常说自己是炎黄子孙,很多人都存在一种误解,认为华夏民族以炎帝和黄帝的子孙后代自居,仅仅是一种文化上的归属感。

但事实上,这是一种误会,其实,炎黄子孙的称谓,不单指文化上的传承,更是一种血缘上的传承。

几千年来,中国人都严守着自己的姓氏,每个家族都有完整的种族谱系,有的家族的种族谱系能上溯几千年,多达上百代人,这为认祖归宗提供了便利。

《百家姓》是一本关于中文姓氏的作品,此书成书于北宋时代,收录了中国人的五百多个姓氏。

这本书对于传承中国姓氏文化、中国文字等方面都起了巨大作用,这些原因导致这本书流传了千年,成为了中国传统蒙学的三大读物之一。

根据自己的姓氏,我们可以很容易地查到自己到底是炎帝的后人,还是黄帝的后人。

华夏三大始祖

中华公认的祖先有三个,他们分别是炎帝、黄帝和蚩尤。炎帝就是神农氏,在新石器时代,炎帝是姜姓部落的首领,黄帝是古华夏部落联盟首领,因有土德之瑞,故号黄帝。

蚩尤是上古时代九黎部落酋长。最开始的时候,这三支种族各据一方,各自发展,后来,炎帝与黄帝联合起来,打败了蚩尤,实现了民族的团结融合。

故华夏人称自己为炎帝和黄帝的后代,近年来,也有史学家将战败的蚩尤也归入中华民族的始祖,故炎帝、黄帝与蚩尤并称为华夏文明的三大始祖。

中华姓氏的由来

众所周知,由于生产力的变化,人类历史曾经历过母系社会和父系社会,先有母系社会,后有父系社会。

要定义一个人,首先得有姓名,姓氏文化由此产生,在远古时期,姓氏不分家。中国的姓氏文化产生于炎帝黄帝时期。

最开始的时候,华夏共有八个姓氏,这八个姓氏代表了八支不同种族的人群,他们分别是:姬、姜、姒、嬴、妘、妫、姚、姞。

上古八大姓

这八个姓氏大有来头,我们先来说姬姓。姬姓就是黄帝的姓氏,相传,黄帝最初的姓氏是公孙,因黄帝居住的地方是姬水之畔,轩辕之丘。故改姓氏为姬姓,黄帝也被称为姬轩辕。

姬姓,目前仍然是一种姓氏,在百家姓中第297位,人口数量大致为54万,属于人数较少的姓氏。

但由姬姓直接衍出的姓氏则非常多,这也意味着衍支出来的姓氏都是姬姓的后人,由姬姓演支出来的姓氏有:周姓、吴姓、郑姓、王姓、鲁姓、曹姓、魏姓等。

这些姓氏都是当下中国人中最为普遍的姓氏,事实也是如此,由姬姓演支出来的姓氏一共411个,占到了百家姓中的82%。

这些姓氏又继续演支出了不计其数的姓氏,这些姓氏人数众多,拥有最大数量的人口,这也是人们把姬姓称为"万姓之祖"的原因。

炎帝也是华夏民族的始祖之一,姜姓部落的首领因为最先学会用火,故被称为炎帝,所以说炎帝本姓姜。

姜姓有一个名人叫做姜子牙,就是辅佐周文王建立周朝那位,也是著名神话故事《封神榜》的主角。他的后人因为被封在"高"这个地方,就更改姓氏为高。

姒(sì)姓是上古八大姓之一,这个姓氏来源于治水的大禹。据《吴越春秋》记载,尧将姒姓赐给了大禹。

这位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古代先贤,采用了"疏"的思想治理了水患,为华夏人民排解了困难,成为了华夏人民杰出的圣祖。嬴"是一个古老的姓,始于舜帝时期。大费,又称伯益,是与大禹一起治理水患的人,也对对华夏民族具有卓越贡献的人。

他擅长驯服鸟兽,为尧驯服鸟兽的时候,由于工作业绩良好,被尧赐姓嬴。姚姓是尧的直系后代,因为尧生于姚墟,因此,姚墟的子孙后代便以姚为姓。

芈姓族人,是轩辕氏的后人,他的得姓始祖季连,是黄帝的八世孙。妫姓,是与姚姓同源的姓氏,也就是说,他们有着共同的祖先。

子姓,也与大禹治水有关,大禹完成治水之后,稷、契、陶等人有功,舜帝任契为司徒,把他封在商地,赐姓为子。

上古八大姓是华夏民族最主要的姓氏,由八大姓演支出来的姓氏很多,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通过对姓氏的溯源,最终指向炎黄二帝和蚩尤。

同源的上古八大姓

华夏史上的八大姓氏演支出来的众多姓氏,最终数量多达五百多支,成为构成中华民族的全部姓氏。

通过对中国上古八大姓氏的来源分析可以看出,虽然中国古代具有八种姓氏,但很多姓氏都具有同源关系,与中华民族的三大始祖有着直接关系。

天下姓氏,疏途同归,最终指向了最初的那几个姓氏,这也意味着,我们有着统一的祖先,他们就是炎帝、黄帝和蚩尤。

在漫长的历史中,充满了姓氏的演化,有的人更改了姓氏,更改姓氏的原因多种多样。

有的是因为战乱,为了达到隐姓埋名的目的,只好更改自己的姓氏,尤其是遇到朝代更替的年代,皇亲贵族为了免受新朝代君王的迫害,只好更改自己的姓氏。

有的人则是因为君王的赐姓,上古八大姓中的"嬴"和"子"的来源,都是因为君王的赐姓。中国人一向重视姓氏来源,有的更改姓氏的人也会在时机适当的时候恢复原来的姓氏。

姓氏不仅与人的祖先有着直接的关系,也与居住繁衍的地区息息相关。

历史上,大部分姓氏都具有固定的居住之地,他们的子孙后代以此为中心繁衍生息,最终形成了具有特色的姓氏分布的特点,这也就能解释一些人能通过别人的居住地点就能说出这个人姓氏的原因。

文/赵贺澜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穿越二十四节气|芒种 芒种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九个节气,也是夏季的第三个节气。 元代文人吴澄编著的《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写道:...
原创 魏... 咱今儿聊聊三国里的猛将魏延,要是他单挑曹魏的五子良将,那得是啥战绩?这事儿啊,还得从诸葛亮对魏延的评...
原创 赵... 咱今天聊聊宋朝那些事儿,主要讲讲赵匡胤死后,他弟弟赵光义是咋对待三位嫂子的,这事儿啊,真挺让人唏嘘的...
原创 中... 自古以来,历史文献及众人都普遍认为中华民族的历史有着五千年的悠久传承。然而,随着近代考古学的不断进步...
原创 颜... 在《三国演义》里,关羽斩颜良这一段那可是相当精彩。但咱细究起来,当时关羽杀颜良,多少有点 “出其不意...
原创 他... 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军队中一些资历尚浅的将领经历了突如其来的提拔,其中包括胡炜将军。胡炜在抗日战争爆...
原创 长... 在三国这段精彩纷呈的历史里,猛将如云,各展风采。一提起长沙郡的猛将,大家的第一反应往往是黄忠和魏延。...
原创 晚... 晚唐故事:诬相臣天潢坐罪,激新军监军使坏 李祐因柏耆返京,于是,整军入城。是时,李祐已抱病,入城后...
中华民国纪念币十文铜元鉴赏与研... 一、历史背景与艺术地位 1911 年辛亥革命成功推翻清王朝统治,1912 年中华民国成立。为纪念这一...
原创 中... 清朝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其外交政策在这个特殊时期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清朝注重维...
“南季北孔”:季子文化泽被江南 孔子是儒家学说创始人,是我国妇孺皆知的万世师表。鲜为人知的是,在孔子时代,江南还有一位与他齐名的谦谦...
原创 为... 泰国是东南亚地区一颗璀璨的明珠,作为该地区少数几个中等偏高收入的国家之一,泰国的经济未来充满了巨大的...
原创 此... 大家都知道,依据《三国演义》的叙述,刘备在征服西川和汉中之后,为了表彰战功,封出了五虎上将,其中张飞...
原创 下... 1950年夏季,南京市的政府机关一片繁忙。市委书记唐亮的办公室内,一名下属满脸焦虑地向他请示:“唐书...
原创 东... 1948年辽沈战役落幕后,主力部队在短暂的休整过后,迅速向内地展开了新的战斗。在这次行军中,总部决定...
原创 清... 前几年,影视市场上充斥着大量的清宫剧,但即便是《甄嬛传》也无法避免情感纠葛的主题。女主角从初入宫廷的...
原创 他... 他曾是蒋介石亲自任命的黄埔军校代校长,但屡次与蒋发生冲突,最终被贬职。他培养了大量国共两党的军事人才...
原创 曹... 荀彧,三国时期赫赫有名的谋士,最初是因为曹操致力于匡扶汉室而投身于曹营的。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曹操...
原创 他... 在开国上将中,杨得志、杨勇和杨成武被誉为“三杨开泰”。这三位杰出的人物在军中具有相似的资历和职务,无...
原创 乐... 乔聚 5月6日下午,以高光宇县长为团长的乐亭县访日团抵达东京,随即展开了一系列紧凑而富有成效的商谈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