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宋朝吏治的先污后浊
1、宋太祖强势反腐
肃贪倡廉是历代统治者都十分重视的,乃至现在国家主席也都十分注重贪官污吏,对于那些贪官都是处以严重的刑法。所以宋朝也不例外,特别是宋朝的开国皇帝赵匡胤,了解这个人物的人都知道赵匡胤曾在民间基层待过几年,深知百姓的疾苦,所以在赵匡胤建国之后为了稳定民心,开始大规模的反腐倡廉。
就在建隆二年的四月,商河县的县令李瑶因为贪污,被宋太祖直接下令乱棍打死。在一个月后供奉官李继诏因为监守自盗,去偷偷卖了官府的官船,将卖船所得的钱财收入囊中,结果可想而知被宋太祖下令处死,李继诏就是典型的要钱不要命。乾德以前主要是针对那些小官小吏,乾德以后就主要盯紧那些地位较高的上层官员,在宋太祖来看,这些高级官员的危害比那些小官的危害更重,规模更大。
在乾德四年五月光禄少卿郭玘,因为贪污而被处死,这个时候大宋王朝才建立七年。乾德五年九月,仓部员外郎陈郾,因为贪污而被处死。三年后的开宝三年十一月,负责监管军粮仓库的将军石延祚,与相关官吏监守自盗,贪污军粮。两个月后,右千牛卫大将军桑进兴,也因为贪污军粮而被处死。
当时宋朝的宰相赵普也差点被罢免,当时赵普命令自己的手下去买木材来为自己家用,结果手底下的人把木材偷去贩卖,赵普偷偷买木材是为了不让皇帝知道,而赵普的手下偷木材去卖是为了不让赵普知道,在后来赵普的手下公然举着赵普的名号在街上贩卖,被人告发,宋太祖当即就发怒了,说要罢免赵普的宰相职位,后面没有办法,只把赵普的手下全部处理了。如果靠宋太祖一个人来处理这些贪官污吏是不可能的,这其中起到关键作用的就是监察部门的办案人员。而正因为主管贪污,也导致了其中的官员出现了贪污现象。在开宝五年的三月份,因为收受他人钱财而被处死的殿中侍御史张穆。
张穆当时主要对皇帝直接负责,有着检察百官的职责,而这样一个皇帝身边最近的人居然都贪污了,如果不处理好那么其他的贪污人员会更加猖狂,宋太祖直接出手,处死了张穆,也利用张穆来杀鸡儆猴,提醒那些人悬崖勒马。宋太祖对于这些贪官污吏绝不手软,能处以死刑绝不有任何余地。所以太祖和太宗对贪污方面严惩不贷,所以宋朝前期官场状态良好。
在当时不能只指宋微宗,还有当时一心想着变法的王安石,在仁宗死后,王安石激进变法,为了变法不惜动用那些个人品质有问题的官员,在宋神宗过后王安石变法之后,腐败之风开始流行,到了徽宗时期更是到达了顶峰。一个国家的风气与否决定了国家的存亡。
二、奸臣是怎样上位的
俗话说人不可貌相,没有哪一个人能够通过外貌来判断这个人的品行如何,通常的判断就是这个长得像一个坏人,但其实并不是,一个真正的坏人从外貌是看不出来的,脸上也不会写着我是坏人这几个字,这些人会隐藏自己的想法潜伏在皇帝的身边,寻找机会。
1、通过骗取高管的信任然后慢慢取得高位宋朝著名的蔡京就是典型的例子,力主变法的宋神宗驾崩,其母高太后垂帘听政,召回已经休息了十五年的司马光回来继续处理朝廷,当时司马光盲目的废除熙宁变法,还有废除的其中一些制度也引起了一些其他的声音。
司马光当时还伤害了苏轼和范仲淹的儿子等人,盲目的听信了蔡京的话,认为蔡京是一个好人。蔡京对司马光做出的任何决策都是给出了自己支持的意见,不论这个决策正确与否,只要能讨好司马光。
2、利用亲缘关系博得官位
这个典型例子就是蔡京的儿子蔡攸,如此精明的蔡京却也生出了一个连进士都没有考中的无赖,丝毫没有学到父亲的精明。当时蔡攸凭借父亲蔡京的宰相之位,短短几年时间就从进士爬到了三品高官的位置。还有南宋后期奸臣贾似道则通过自己的姐姐一步一步爬上了宰相的位置,当时的贾似道已经是"带病"人却还是被人举荐做官。
3、当时在南宋晚期和北宋晚期最常见的通过和那些巴结那些位高权重的官员来获取官位。当时的宰相史弥选,就有一个县官万昕很巴结他,有一次万昕就给梁成透露说史弥远很讨厌真的秀,梁成就说自己能进御史台就能把真德秀弹劾下台,万昕把这话转告给了史弥远,果然进入御史台的梁成把真德秀弹劾下台了,而巴结上这样一个权臣的梁成膨胀了贪污受贿,提拔那些"带病"的官员。
4、当时通过得到一个官职很容易,只要有钱就可以,有钱能使鬼推磨,当时宋朝晚期被奸臣控制下的官场腐败不堪。当时那些下级官员向高官支付大笔赃款,而这些赃款从哪里来,也是贪污受贿得来的,这就是典型的"带病提拔"。三、为何"带病"官员还能够被提拔重用呢?
1、由于当时国家的形式和国家政治方面必须要提拔这些"带病"的官员在宋朝就把蔡京作为例子。
在宋徽宗元年,当朝宰相为了得到绝对的控制权,和另一位韩忠彦宰相闹得那是一个不可开交,这个时候韩忠彦就想起了当初被贬在定州做知州的蔡京,说起蔡京也是一位亦正亦邪的人物,名声很不好,说蔡京不好他又当的宰相,反正蔡京无论是谄媚奉迎,还是见风使舵,还是心狠手辣,还是颠倒黑白都做得游刃有余。
韩忠彦想要把蔡京调回翰林院担任承旨,想蔡京做自己的左膀右臂,这个时候的蔡京已经是负面影响缠身,多次受到朝廷大臣的弹劾,说蔡京恶行昭著,韩忠彦聪明反被聪明误,把野心很重的蔡京引了进来。没过几个月曾布和韩忠彦两个闹得两败俱伤,蔡京也就坐享了渔翁之利,取代了韩忠彦的位置。
2、由于当时的皇帝过于荒淫无道,在政治上毫无作为,性格懦弱,才给了那些有心之人可乘之机,也是导致那些权臣提拔那些"带病"官员的机会。宋朝当时的皇帝在政治上没有一点天分,更没有当时管理国家的能力,皇帝又知道贪图享乐,不管理朝政,权利也就被官员所控制,也就出现了皇帝权利被架空。
在宋徽宗时期就是典型的例子,宋徽宗荒淫无度,不理朝政,这样情况下的朝廷可想而知,奸臣当道。而蔡京知道宋徽宗的品行,就极力的讨好宋徽宗,了解宋徽宗的喜好,投其所好。蔡京因为知道宋徽宗喜欢园林,就去让人修建"花石纲"和"艮岳"。为了让宋徽宗高兴,蔡京常常从国库中支取银两,基本上每次都要用上几十几百两,到大多都是入了蔡京的腰包,蔡京还和当时的主持花石纲的建造的朱勔,两人狼狈为奸提拔了许多"带病"的官员
3、当时官场的腐败,在官场上不过两类人,一是君子,二是自私自利满足自己私欲的小人。一个官场的腐败与否,决定因素就是君子多还是小人多。北宋神宗之前也出现了个别的贪官,但都处理了。如果小人当权,官场必将是腐败、黑暗,所以这样的官场"带病提拔"才是常态,而那些出淤泥而不染的官员若是能够被提拔那才是有问题了。
那个时候朝廷被坏人所掌控,那些小官小吏都可以蹭着朝纲混乱的时候大捞一笔。在这种情况下要想做出一番成绩,就只有和那些贪官一起同流合污,要么就自行淘汰出局。当时那个社会上皇帝的不理朝政也是引起官场腐败一个诱因。
在历史有很多在官场上不得意的人,见到了官场的黑暗,知道自己在这种情况下是永远不能够出头的,就比如陶渊明,在官场不得志就自己退休下乡去种田了,过上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生活。还有著名的诗人孟浩然,孟浩然生性善良儒雅,但是终生没有得志,怀才不遇,有满腔的报复都不能实现。宋朝出现后期"带病提拔"也是导致后面宋朝走向灭亡的重要因素,官场的黑暗也是因为统治者的管理不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