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常遇春去世,朱元璋嫌葬礼规格太低,北宋名臣给朱元璋留下答案
迪丽瓦拉
2025-11-20 21:31:30
0

今天的内蒙古锡林郭勒正蓝旗,闪电河畔,坐落着一座古城遗址。这座古城对草原上的游牧民族来说,意义非凡。早在金朝时期,这里就被称为景明宫。在忽必烈建立元朝之前,他在这里修建了一座新城,名为开平府。后来,这里成为了元朝的“上都”,与“大都”和“中都”一起,成为元朝的三大都城之一。直到洪武二年,名将常遇春带领九万大军攻破了上都,元朝的最后一位皇帝元顺帝仓皇北逃,从此再也没有敢南下。然而,常遇春凯旋归来时,却不幸病逝,这成为一大遗憾。

常遇春去世后,被追封为“开平王”,而他的封号与他攻下开平府有着密切关系。十五年前,朱元璋还处在起步阶段,准备攻打和州。一天,朱元璋骑马经过田间,一名大汉忽然跳起,表示愿意投奔朱元璋。朱元璋当时以为这位大汉是因饥饿才来参军,但细问之下才得知,这位大汉名叫常遇春,本是山上的土匪,并不愁吃喝,只是觉得做土匪太窝囊,决定下山改变自己的命运。常遇春在田野里睡了一觉,梦见老天告诉他“主人来了”,于是他便起身走向了朱元璋,从此成了朱元璋的追随者。

常遇春逐渐成为朱元璋最得力的先锋官,在朱元璋与陈友谅、张士诚的战斗中,他起到了关键作用。公元1367年,张士诚灭亡后,朱元璋决定派兵北伐元朝。在与将领们的讨论中,朱元璋对大家说道:

“诸将,持重有纪律,得为将之体者,无如徐达;百万之众,勇敢先登,摧锋陷阵,无如常遇春。”

朱元璋认为,徐达稳扎稳打,而常遇春则是攻城拔寨、勇猛无敌的猛将。这句话直接体现了常遇春在朱元璋心中的高地位。因此,朱元璋派徐达和常遇春共同领兵北伐。第二年,即朱元璋即位的那一年,常遇春攻下了元朝的大都,元顺帝急忙逃往开平府。

对于朱元璋来说,尽管元朝在中原的统治已经结束,但只要元顺帝还在,始终是一个隐患。于是朱元璋派遣常遇春率九万精兵攻打开平府。常遇春在作战中有两大特点:一是“勇”,他总是冲在最前面,鼓舞士气;二是“快”,常遇春擅长速战速决,不喜欢持久战。常遇春没有给蒙古人时间部署,就直接冲到了开平城下。《明实录》用八个字简单概括了这场战斗:“开平王至,蓟北皆平!”

常遇春虽取得了胜利,但在凯旋途中却因急病去世。当大军驻扎在河北柳河川时,常遇春突发重病,最终去世,享年仅40岁。常遇春并未死在战场上,这成为一大遗憾。常遇春的去世让朱元璋极为难过,这位曾经多次在危急时刻拯救朱元璋的猛将,终于离世,朱元璋能做的,只有为他举行高规格的葬礼。

常遇春的灵柩运到南京城外时,朱元璋亲自带着太子朱标和文武大臣出城迎接。在面对常遇春的遗体时,朱元璋泣不成声。礼部为常遇春制定了与宰相相当的葬礼规格,但朱元璋仍不满意。为了给常遇春举行一个足够隆重的葬礼,礼部最终找到了一个合适的先例——北宋名臣赵普的葬礼。

赵普是宋太祖赵匡胤的重要谋士,在赵匡胤的黄袍加身、杯酒释兵权等关键事件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赵普去世后,宋太宗赵光义为他举行了非常隆重的葬礼,甚至辍朝五日。朱元璋模仿了赵普的葬礼规格,为常遇春辍朝五日,亲自主持丧事,并为他书写神道碑,追封常遇春为中书右丞相、开平王,并配享太庙。

虽然常遇春的葬礼规格与赵普相同,但两人的历史评价却有所不同。赵普帮宋朝建立了根基,但他是一个精于权谋的人;而常遇春则是名副其实的猛将,战场上勇猛无敌,且为人至诚,朱元璋深知他的忠诚与功勋,历史也应当铭记他的伟大贡献。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古... 古代历史中涌现出许多英勇的猛将,他们在战场上展现出的非凡勇力与智慧,使他们成为不朽的传奇。华夏五千年...
刘备为何白白在新野待了7年 公元201年到208年,刘备在新野足足待了7年。 似乎什么都没做。 为什么会待这么长时间? 主要有三...
原创 朱... 大家都知道,朱元璋通过推翻元朝建立了明朝,但实际上,元朝的版图要比朱元璋的明朝广阔得多。那么,为什么...
原创 唐... 唐朝有一个人,名叫朱前疑,他原本只是一个普通农民,但因为擅长拍马屁,最终从平民一跃成为了五品官。这个...
原创 岳... 宋高宗赵构当皇帝的过程充满了波折。他本来并没有成为皇帝的机会,哥哥钦宗已经当上了皇帝,他自己只是一个...
原创 杀... 三国时期,提到孙权的猛将,吕蒙一定是绕不开的名字。他不仅成功夺取了荆州,还打败了关羽,成为东吴的风云...
原创 为... 今天我们来谈谈古代的捕快。通过影视剧中的表现,大家对捕快应该并不陌生,而且许多人也可能会把他们和今天...
原创 结... 曾国藩的一生可谓充满了传奇。他是湘军的创立者,成功打败了太平军,帮助大清王朝延续了五十年的命运。他还...
原创 三... 曹操手下的武将众多,但真正掌权的却主要是他的家族成员,比如曹休和曹仁等。除了他们,还有一位曹氏子弟,...
原创 诸... 在三国历史的众多战役中,夷陵之战无疑是蜀汉由盛转衰的关键转折点。然而,令人感到困惑的是,作为刘备最为...
原创 当... 电视剧里常常把姨太太们描写得精明能干、能卷走家产逃出生天,但历史真相远比剧情更荒诞、更讽刺。船位有限...
原创 耗... 蒋介石的长子蒋经国一直被视作接班人,在蒋介石逃往台湾后,蒋介石试图建立一个蒋家王朝,希望把权力继续传...
原创 韩... 朝鲜战争打到1950年夏天,形势看起来对朝鲜人民军很有利,他们从6月25日开战后一路南推,把联合国军...
原创 姜...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大家好,我是历史创作者青史回声,今天带大家认识三国时期最后一位汉家将军...
原创 曹... 常言道,英雄不问出处,这句话在民间广为流传,也深受百姓喜爱,成为许多人用来激励自己的座右铭。然而,现...
原创 老... 一组从1924-1970苏联少先队老照片。是否勾起你美好的少年时代的回忆? 苏联是世界上第一个成立少...
原创 同... 大家好,我是黑白三国。 刘备早年颠沛流离,最缺的便是能定计安邦的军师。直到徐庶投奔,才算真正有了 “...
原创 明... 明朝共有十六位皇帝,其中有些皇帝励精图治,也有些皇帝昏庸享乐。在这些皇帝中,最让老朱家蒙羞的皇帝并不...
原创 多... 提到多尔衮这个名字,相信许多了解清朝历史的人都不会感到陌生。多尔衮是努尔哈赤的儿子、皇太极的兄弟。他...
原创 比... 《清史稿·列传一百六》中记载:“和珅掌权多年,善于察言观色,时刻揣摩高宗的心思,因此能够巧妙地利用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