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生前不是五虎将,死后未被封为侯,赵云因何在蜀汉阵营郁郁不得志
迪丽瓦拉
2025-11-22 14:03:08
0

《三国志卷三十二蜀书二·先主传第二》中记载: 秋天的时候,群臣上表请求册封刘备为汉中王,并在表文中列出了许多将领和文臣的名字,包括平西将军都亭侯马超、左将军领长史领镇军将军许靖、营司马庞羲、议曹从事中郎军议中郎将射援、军师将军诸葛亮、荡寇将军汉寿亭侯关羽、征虏将军新亭侯张飞、征西将军黄忠、镇远将军赖恭、扬武将军法正、兴业将军李严等共一百二十人…… 然而,在这份名单中,却唯独没有赵云——那位披白盔、穿白甲、骑白马、手持银枪、威风凛凛的战神。他在民间常被称作一吕、二典、三赵、四关、五马、六张飞,可见其地位的重要性。 赵云,字子龙,常山真定(今河北正定)人。他身高八尺,容貌威武,是蜀汉的一员名将。自跟随刘备以来,赵云忠心耿耿,劳苦功高。赤壁之战后,他随刘备征取荆南四郡;又随诸葛亮增援四川,攻下江州,平定江阳、犍为等地;在汉水之滨,他大破曹军,助刘备夺取汉中;夷陵之战前,他多次劝谏刘备不宜轻敌,但劝谏未果,刘备兵败后,赵云仍奋勇前往永州救援;北伐时期,赵云年近七旬,但仍带病出征,屡建奇功。 如此功勋卓著的战神,却未得到应有的重用和封赏,这令人不免感到唏嘘。 其原因至今不得而知,史书中没有明确记载。刘备称王后,只封了四位上将:前将军关羽、右将军张飞、左将军马超、后将军黄忠,而赵云仍仅为翊军将军,属杂号将军。

至于《三国演义》中的五虎将,是罗贯中根据陈寿《三国志》把关羽、张飞、马超、黄忠、赵云合并演绎而来,也说明陈寿和罗贯中都认为赵云是非常重要的人物。 赵云初出茅庐时,便能与河北名将文丑战个平手。公孙瓒介绍刘备与赵云相见时,刘备初见赵云便心生不舍,分别时更是执手垂泪,不忍相离,甚至说:公且屈身事之,相见有日。刘备为得到赵云,不惜与公孙瓒翻脸,背上挖墙脚的骂名,而赵云也决心追随英雄,为大业效力。 在刘备遭遇危难之时,赵云不顾安危前来投奔,刘备将其视为心腹弟弟,与其同睡一床,把重要机密交托给他。 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夺取荆州时,刘备部队被追击,在当阳长坂坡(今湖北东阳东部)展开激战。刘备兵败,被迫舍弃妻儿向南逃走。赵云见状,心生不忍,策马回去,在曹操百万大军中七进八出,血染战袍,救出刘备幼子。途中,他斩杀曹营名将五十余人,夺取大旗两面、长枪三条,功绩显赫,升任牙门将军。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魏将夏侯渊在定军山(今陕西勉县南)被黄忠击杀,曹军大败退守阳平关。汉中为益州门户,战略地位极重要。同年三月,曹操派二十万大军经斜谷(今陕西眉县西南)争夺汉中,同时占据沿途险要地。赵云率数十骑兵巡逻,遇上数千倍于己的敌兵,仍沉着冷静,提枪上马,左冲右突,如入无人之境,救出部将张著,再次突围而出。刘备得知后大喜,称赞子龙一身都是胆,蜀军称他为虎威将军。 同年,东吴大将吕蒙奇袭江陵,蜀军前将军关羽战败身亡。刘备大怒,欲东征讨伐东吴。赵云提出异议,劝刘备:此时应先灭魏国,而非与吴交战。若先灭魏,关中忠义之士必会响应。如今若先与吴交战,则蜀吴两军缠战,难以脱身,影响统一大业。赵云的意见深远合理,但刘备未采纳,自率大军东征,最终在彝陵(今湖北宜昌)战败,赵云因此未受重用。诸葛亮虽知情,也未为赵云辩护,仅感叹如果法正在,就不会有这样的事。

建兴元年(刘备称帝后),赵云官至中护军、征南将军,封永昌亭侯,后升镇东将军。而同期张飞为车骑将军、司隶校尉,封西乡侯;马超为骠骑将军、凉州牧,封斄乡侯。连后起之秀魏延,也位在赵云之上,任前军师、征西大将军,封南郑侯,镇守汉中。赵云生前最高职务就是镇东将军。马谡失街亭、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失败后,赵云又被降为镇军将军。 刘备入蜀后,益州称王、成都称帝,身边人才济济,却认为赵云只是将才,非帅才,未将其放在眼里。生前不得志,死后也未获应有荣誉。 景耀三年,后主刘禅追谥已故将军:关羽为壮缪侯、张飞为桓侯、马超为威侯、黄忠为刚侯,但赵云仍未被追谥。幸亏姜维等人为其争取,才在景耀四年追谥赵云为顺平侯。 按理说,后主刘禅不该忽视赵云。赵云曾救过刘禅性命。问题并非刘禅忘恩,而在于刘备生前只封四员上将,赵云仅为镇军将军,刘禅在追谥时按照四员上将规格处理,自然未将赵云列入。 在刘备建立蜀汉的过程中,人们关注蜀汉兴衰,多从刘备、诸葛亮、关羽等关键人物身上寻找原因。也就是说,蜀汉历史早期主要由刘备、诸葛亮、关羽影响,后期则以诸葛亮为主,次要人物有魏延、马谡、蒋琬、费祎、姜维等,而赵云很少被关注。 三国时期,英雄辈出,风云多变。但赵云的作用却被低估。从有限史料中,可窥见他的战略眼光和人格境界,可得出埋没的帅才,失意的英雄之结论。

赵云未获重用的原因较为复杂,大致有三点:一是门第观念作怪;二是其特殊经历;三是用人策略问题。 自春秋至秦汉,再到三国两晋南北朝,受儒家思想影响,普遍重视门第等级,形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社会现象。赵云出身寒微,没有显赫家世,也未结交权贵。 三国时期,大人物多靠显赫家世上位,如四世三公的袁氏兄弟、曹操、孙权、刘备,要么官宦世家,要么江东名门,要么皇室后裔。吕布先后投靠丁原、董卓、王允,掌握重兵;马超子承父业,基础雄厚;关羽、张飞虽出草莽,但与刘备结义深厚。 赵云从公孙瓒门下转投刘备,是因为公孙瓒在军阀混战中被消灭,他才归顺刘备。这时归顺在刘备心中自然存有芥蒂。刘备对赵云信任有限,只让他担任主骑,负责警卫队长职责。 在刘备心中,最信任的是义弟关羽、张飞,每次分兵总自领一路,关羽亦一路随行。刘备率军攻西川、东川,留守荆州重任自然交给关羽。荆州失守,蜀汉失掉战略前沿,被迫困守四川盆地,战略困局难以破解。 诸葛亮心中,最信任荆襄人士,如马谡等。马谡被任为北伐先锋,占据战略要地街亭,而赵云仅被派为疑兵驻箕谷。街亭失守,使北伐前进阵地瞬间丧失,蜀军遭魏军反攻,连番北伐无建树。

如果赵云当初能获得重用:留守荆州不是关羽而是赵云;刘备采纳赵云建议不与孙吴交战;或东征时由赵云领兵;诸葛亮北伐以赵云为先锋而非马谡…… 三国历史可能会呈现另一番局面。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汉... 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李世民和宋太祖赵匡胤,这四位历史人物我们都非常熟悉。通常人们将他们合称为秦皇汉...
原创 曹... 曹操为什么没有统一天下,而刘邦却能够成功?许多人认为曹操的能力比刘邦更强,其实问题并不简单,不能仅仅...
原创 李... 公元626年玄武门之变后,李渊主动退位,九年后因病去世。在这段时间里,他做了一件让人惊讶的大事——那...
原创 李... **前言** 在上世纪七十年代,考古学家们发现了唐代著名将领唐俭的墓。墓中有一块石碑,碑文上写明...
原创 曹... 大家好,龙傲很高兴和大家一起探讨古代历史以及评述一些文学作品。今天我们来讨论三国时期的一段历史。第二...
原创 曹... 曹操是三国时期非常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但他在为人处世上有些性格缺陷,导致他做出了不少错误决策。比如...
原创 曹... 在高平陵的血雨腥风中,司马懿通过发动兵变,借助三千死士的力量,一举囚禁了曹爽,掌控了洛阳。这位年逾七...
原创 我... 从小到大,我们常常听老师讲述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这使得我们自豪地认为自己是世界上历史最为深...
原创 孙... 前言 孙策去世后,周瑜为什么敢带兵回去奔丧?他在江东的地位到底有多高?这一段历史引发了人们对江东豪杰...
原创 同... 刘备自从讨伐黄巾军起,凭借以德服人的领导风格,赢得了朝廷和百姓的广泛尊敬。在依附刘表的期间,他通过三...
原创 郑... 郑国渠的建设,无疑是秦始皇统一天下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项措施。如果说它的意义非凡,甚至可以认为,它的完...
原创 民... 1922年,蒋介石的军旅生涯迎来了前所未有的考验——一位女子竟然用枪顶住了他的脑袋。 这位勇敢无...
原创 大... 11月7日,日本新任女首相高市早苗在日本国会的答辩中发表了极其错误且危险的言论,涉及所谓台湾有事。她...
原创 从... 西汉时期的外戚专权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独特且深刻的政治现象。外戚专权指的是皇帝的亲属通过政治手段掌握了实...
原创 关... 三国时代,英雄辈出,其中蜀汉的两位名将关羽和张飞堪称其中的佼佼者。作为刘备的左右手,他们在《三国志》...
原创 嬴... 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国历史中,谁是最强的帝王呢?有人认为是秦始皇嬴政,有人则推崇汉武帝刘彻,也有支...
原创 如... 毛主席曾说过一句话:崇祯是个好皇帝!我个人也非常赞同这一看法。那么,崇祯究竟好在哪里呢?他的优点和缺...
原创 他... 细数民国时期那些乱世出身的将才,真是令人惊叹。比如叶挺,二十出头就成为军长,有人看过电影会觉得他很狂...
原创 南... 1970年对柬埔寨来说,毫无疑问是充满灾难的一年。那一年,柬埔寨发生了剧变,国内政局动荡不安。当时,...
原创 刘... 两汉时期约持续了四百多年,随着朝廷不断推动汉室宗亲的分封政策,刘氏家族在这段时间里逐渐扩展,繁衍生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