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年对柬埔寨来说,毫无疑问是充满灾难的一年。那一年,柬埔寨发生了剧变,国内政局动荡不安。当时,柬埔寨国家元首西哈努克正在莫斯科访问,然而在他远离家园的这段时间里,国内发生了政变,他一夜之间失去了国家和家园。无法回到祖国的他,内心充满了极大的痛苦和无助。在这绝望的时刻,他想到了一个曾经给予他很多帮助的朋友——中国。
失去一切的西哈努克决定飞往北京,寻找希望。在北京首都机场,他的老朋友——中国总理周恩来亲自带领一大批官员迎接。当飞机缓缓降落,舱门打开的一瞬间,西哈努克看到的是一条铺设得整整齐齐的红地毯,成排的工作人员恭敬地站立,而周恩来总理那张熟悉的面孔,带着温暖的笑容迎接他。这一幕让西哈努克内心充满了感动。尽管失去了自己的国家,但他感到自己并不孤单,因为他还有中国这个真心的朋友。 在中国的帮助下,以及柬埔寨人民的共同努力,柬埔寨最终成功解放。西哈努克也在1975年成功复国。那么,在面临中国给予的巨大支持时,西哈努克又是如何回报这一份深情厚谊的呢? 早在1960年,西哈努克通过柬埔寨国民议会和王国议会的选举,正式成为柬埔寨的国家元首。但即使在如此重要的时刻,他并没有感到丝毫喜悦。因为就在不久之前,他的父亲,苏拉马里特国王突然去世,整个柬埔寨都陷入了深深的哀痛之中。 与此同时,中国的外交代表团正好在南亚地区进行访问。周恩来总理和陈毅元帅在得知这一消息后,意识到原定的访问柬埔寨行程与国丧期间重叠,心中充满了两难之情。柬埔寨方面也建议推迟访问,以免影响接待的规格。但周总理和陈毅元帅在讨论后,决定按计划赴柬,表示要尊重柬埔寨的传统和情感。为了表示敬意,周总理特别指示准备了两套丧服,准备随时展示对柬埔寨的尊重。 当西哈努克得知中国代表团依然按计划来访时,他深受感动,亲自前往机场迎接周总理。两位老朋友的见面,西哈努克激动不已,紧紧握住周总理的手,感激之情溢于言表。在迎接过程中,柬埔寨人民也纷纷自发送上花圈,表达对中国的感激与敬意。那一刻,柬中两国之间深厚的友谊展露无遗。 在中国的帮助下,西哈努克不仅成功复国,还亲自接待了中国代表团。在这段时间里,西哈努克安排中国代表团参观了中国为柬埔寨无条件援建的几座大型工厂。厂区的工人们也都热情欢迎中国代表团的到来,许多工人清楚地知道,是中国的援助为他们提供了稳定的工作机会,也让柬埔寨的经济得到了发展的保障。 同年12月,西哈努克访问中国,周总理亲自陪同他游览中国的山水。这次访问进一步加深了两人之间的友谊。西哈努克对中国的感情也日渐深厚,他不仅将自己的三个孩子送到中国上学,还常常得到邓颖超女士的关怀。 然而,国际局势变幻莫测,柬埔寨国内的政治风波也愈发剧烈。1970年,西哈努克在访问莫斯科时,国内的反动势力发动政变,通过武力控制了柬埔寨。当西哈努克得知这一消息时,内心的痛苦和失落无以言表,但在绝望中,他得到了中国的坚定支持。 尽管西哈努克被反动势力推翻,但中国始终承认他是柬埔寨唯一的合法国家元首。在流亡期间,中国以国家元首的规格接待他。西哈努克抵达北京后,见到周恩来总理时,那份熟悉而温暖的接待让他激动不已。两人紧紧相拥,周总理坚定地告诉他:您仍然是柬埔寨的国家元首,绝不会承认其他人!这句话如同一剂强心针,给了西哈努克继续斗争的信心。 随后,周总理和西哈努克一同前往钓鱼台国宾馆,周总理亲自安排了他们的住宿。在宴会期间,周总理安慰西哈努克:贵国恢复的道路可能还需要一些时间,请您把中国当作第二故乡。从1970年到1975年,这五年时间里,西哈努克一直在中国的支持下,与柬埔寨的反动势力作斗争,最终获得胜利。在这段时间里,西哈努克将中国视作自己的第二故乡。复国后,西哈努克深感感激,在临别时,他与周总理进行了最后一次深情的对话,他也是周总理生前接待的最后一位外国元首。柬埔寨人民永远铭记中国在他们解放过程中给予的支持,而西哈努克也始终坚持保持中立,情感亲华的立场。 当越南与其他东南亚国家对中国南海问题指手画脚时,柬埔寨毫不犹豫地拒绝了这些国家的拉拢,坚决呼吁东南亚国家不要卷入大国争端,要理性看待中国南海问题。柬埔寨的这一立场,也深刻影响了东盟各国的态度。 在2008年汶川地震发生后,得知中国遭遇严重灾难的西哈努克,立即组织援助,源源不断地向中国送去物资。由于交通问题,救援物资的运输几乎是持续不断的,柬埔寨的物资援助一批又一批地送到灾区。 早在西哈努克复国之前,因美国等国对中国实施孤立政策,柬埔寨多次向中国透露联合国的重要机密,确保中国能及时掌握国际局势的变化。2010年,在东盟峰会上,西哈努克公开反对将中国南海问题纳入峰会公报,并继续呼吁东盟国家与中国保持友好关系,尊重中国的主权。 这一切,都是西哈努克与中国之间深厚友谊的见证。他在复国后,也一直致力于推动国内的思想工作,使得中柬两国的关系更加紧密,牢不可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