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朝历史中,提到最幸运的皇帝,很多人会首先想到乾隆。而如果说到最命运多舛的皇帝,咸丰无疑是其中之一。咸丰继位时,本应满怀抱负、雄心勃勃,但他所面临的却是国家内外一片动荡、危机四伏的局面。大清帝国早已进入衰退期,咸丰在位后期更是堕落,沉迷于享乐与声色之中,成为了一个以奢靡生活和好色著称的君主。 今天我想特别讲述的是咸丰初年,他最宠爱的一位女人——玶常在。玶常在姓伊尔根觉罗,出自满洲正黄旗这一支。她的祖先赫臣,是清朝初期的著名人物,赫臣在战争中立下赫赫战功,得到了轻车都尉的爵位。尽管伊尔根觉罗这一支逐渐衰落,但到了嘉庆元年,玶常在的曾祖父成格科举及第,最终官至兵部尚书,这使得她家族的地位得到了显著提升,再次进入了清朝的世家行列。
玶常在的父亲彦昌在道光二十七年考中进士,曾担任过国子监祭酒等职务,可以说,玶常在的家世背景是相当显赫的。 咸丰二年,玶常在参与了宫中的八旗选秀活动。这次选秀一共选出了四名秀女,分别是贞嫔、英贵人(即玶常在)、兰贵人和丽贵人。她们被分成两批入宫,贞嫔和英贵人率先入宫,随后兰贵人与丽贵人也紧随其后。 从后来的情况来看,除了玶常在,其他三位女子都在咸丰的后宫中迅速崛起,成为了重要人物。包括后来成为慈安(孝贞显皇后)、慈禧(孝钦显皇后)和丽妃(庄静皇贵妃)。当时的咸丰后宫中,除了云嫔外,贞嫔被视为皇后候选人进入宫中,玶常在则以英贵人的身份入宫,并很快晋升为英嫔,而兰贵人和丽贵人则依然保持原位。因此,当时的慈禧(兰贵人)见到玶常在时,还需恭敬行礼。 然而,在咸丰三年,事态发生了剧变。玶常在刚入宫一年多,就收到敬事房太监孙禄的旨意,被降为了伊贵人。尽管这次降级对玶常在的影响不小,但她依然有机会通过改正错误重新获得咸丰的宠爱和提拔。 不过,玶常在显然是个性格倔强的女人。在咸丰五年间,咸丰再次下旨,将她降为伊常在和伊答应。在短短两年里,玶常在的地位一落千丈,最终降到了最低的答应级别。这显示出玶常在与皇帝之间的信任彻底破裂,几乎被打入冷宫。这无疑给玶常在带来了极大的心理折磨,对她的家族而言也是一种深深的耻辱。玶常在无法忍受这种打击,很快病倒。 到了咸丰六年五月,咸丰终于下旨将玶常在晋升为常在。一个多月后,玶常在就在宫中病榻上去世。显然,这次晋升更多的是一种临终前的安慰。最终,玶常在以常在的身份结束了她在后宫的生涯,人生也画上了句号。至于玶常在为何遭遇降级,史料并未详细记载,但可以推测她与宫中争宠的关系密切。她主要的竞争对手就是兰贵人(慈禧)和丽贵人(庄静皇贵妃),她们都与玶常在一同入宫,最终却都成了咸丰后宫的重要人物。 参考资料:《清史稿》《清文宗实录》《皇朝文典》。